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广安,1997年2月19日与世长辞,走完了他伟大而光荣的一生。邓小平的人生经历独特而传奇。在他的一生中,担任过许多党、军队和国家的重要职务,其中三任中央秘书长就是他一生独特经历中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一生“三下三上”,经历传奇。他因为坚持实事求是遭到错误打击而落,又因为坚持实事求是受到重视而起。邓小平的每次复出,都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其中,他的每次复出,都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有三位在他三次复出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他们是:王稼祥、周恩来和叶剑英。邓小平第  相似文献   

3.
赖晨 《湖北档案》2016,(2):35-39
农奴出身的马崑40年未离战争,他一生历经护国战争、北伐战争、红军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临终前还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曙光.他在其家乡贵州省威宁县和曾驻守过的江西省赣州市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见证和反映了20世纪百年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那么,他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相似文献   

4.
特别推荐     
《档案时空》2017,(9):1-1
熊寿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先后任红四军的连、营党代表,代理营长。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熊寿祺始终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并率部打下了朱毛会师后的第一个大胜仗。《熊寿祺的传奇人生》一文通过熊寿祺女儿的回忆,介绍了熊寿祺的传奇经历,尤其是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的那段日子,不仅是他为革命热血战斗的时期,更是他一生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百年诞辰.邓小平同志既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又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传奇般的革命经历、丰富的实践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崇高的政治声望,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毛泽东思想和功业的继承人与发扬光大者.伟大的实践,呼唤并产生伟大的理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取得了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吴冷西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长期担任党的新闻宣传部门的最高执行领导,经历和领导了数次新闻改革,经历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核心。可以说,他的新闻宣传思想既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部分,也是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的一部分。这种特殊的历史地位,也使得他成为了新闻学和新闻史研究的一座富矿。  相似文献   

7.
1.怎样认识邓小平新闻思想?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邓小平一生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树了丰功伟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建国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作报告时指出,"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摇荡拉美     
48岁的前委内瑞拉陆军中校查韦斯一生几经沉浮,既登上过国家最高权力宝座,也曾饱尝铁窗滋味。 然而,所有的荣辱毁誉都不如2002年4月11日午夜至14日凌晨的三天来得集中——其间他经历了被军事政变推翻、拘禁,又被拥护他的军民复职的传奇过程。 4月11日下午,在首都加拉加斯,反对查  相似文献   

9.
《河北广播》2004,(5):38-41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邓小平一生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树了丰功伟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建国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作报告时指出,“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一生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树了丰功伟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建国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作报告时指出,“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同样是我国新闻事业、全体新闻工作的旗帜和指针。  相似文献   

11.
金毓黻先生因病于1962年8月8日逝世。他七十五年的一生,经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巨大历史转折时期,纷繁的社会环境也使他的履历显得不那么简单。不过要历史地认识和评价他的生平也不难,不仅有其呕心沥血的著作在,更有被他视为挚友的《静晤室日记》,忠实地纪录了时局演化和他个人升降沉浮的一切。这部日记起笔于民国九年(1920年)二月二十三日,历经十年而不辍,瘁一生之心力,积三百三十余万言,搁笔于1960年4月30日。其内容包括:“生活经历、时事记实、治学心得、读书笔记、诗文酬唱、文物搜集,尤其对东北典章志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吕正操逝世,享年105岁。这是57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老将军。他的逝世意味着我国10位元帅、10位大将和57位上将已全部成为历史人物。吕正操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却给我们留下了他一生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华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李育中先生,2013年6月28日在广州病逝,享年103岁。李育中先生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和八十五载的辛勤笔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那传奇与不平凡的一生,永远令人回味,怀念。李育中先生祖籍广东新会,1911年1月5日出生在澳门的一个海员家庭,家境清贫。他父亲为了使家里出一个"斯文人"(读书人),动员全  相似文献   

14.
郑保卫 《青年记者》2023,(23):50-58
本文系统梳理了毛泽东一生报刊活动的主要经历,指出毛泽东的报刊活动为成就其革命一生的宏伟事业、奠定其新闻思想的实践基础、培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历史传统、推动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中国化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和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本书回忆了柏杨坎坷传奇的经历,从他不敢十分确定的出生日期写起直至75年的人生历程,艰难的童年时代,辛酸的求学之路,轰轰烈烈的恋爱,梦魇一样的往事,数度入狱终获自由,十年杂文,十年通鉴,他的一生总是令人慨之叹之拍案之钦佩之。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生命历程走过一个世纪,而其政治生涯却在风华正茂的36岁时戛然而止.但这短暂的政治生命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西安事变,他在历史关键点的每一次抉择,都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每一次引导他作出最后抉择的,都源于他那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爱国抗日情怀.性格决定命运,思想决定行动.在这里,理清张学良的抗日思想历程,就不难理解其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一 在中国共产党百岁诞辰到来之际,我想到了我的大姑父茅以升.经历一个世纪风霜雨雪的中国共产党,给许许多多人的生命注入了新鲜活力,就像茅老在他92岁入党时说的那句话一样:"我的新生命从92岁开始!" 这句话说出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一辈子追随中国共产党,并最终实现入党愿望的心声.有人对他在生命旅程接近终点时做出这样的政治选择,感到大惑不解,说他这么大年纪了,地位已经那么高了,还要入党干吗?但是,我了解大姑父,他一生追求进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他老人家埋藏在心底30多年的愿望.这个愿望,矢志不移,老而弥坚,终于在他92岁高龄时实现了.  相似文献   

18.
于媚 《新闻与写作》2004,(11):26-27
2004年8月22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人民的儿子、一代伟人邓小平诞辰一百年纪念日。 为了纪念这个对中国人民和世界都不同寻常的人物,北京青年报亦采取了非常的方式,8月20日以一份特刊共计55版的回顾性访谈,从不同侧面讲述了这位离世刚刚七年的传奇伟人一生.从而开创了红色经典人物报道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当一百年前,在四川省那个小村子里,一个普通的婴儿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时,有谁想到他会成为当今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国际公认的世纪伟人?历史,毕竟是人民写的。不管跨过了多少坎坷,邓小平同志辉煌的业绩不负众望,给了后人一个坚实而满意的答案。纵观邓小平同志一生丰富而不朽的思想轨迹,结  相似文献   

20.
2002年的8月1日,孙作宾爷爷以他九十三岁高龄辞别了人世,回顾爷爷的一生,真可谓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是与邪恶势力不屈不挠斗争的一生。由于我们与作宾爷爷之间的亲族关系。所以有幸在他生前,多次聆听爷爷的教诲,聆听他亲口讲述他经历的故事。追念之余,将这些故事整理成文,以做永久的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