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探讨了煤系地层中存在的中小型平移断层的特征和形成机制,并对其断层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其走向断距的数学模型,对于准确寻找断失盘煤层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孔一-沙四下亚段是红层的主要发育层段,是东营凹陷南部勘探程度较低的层系,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该层系成藏规律复杂,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通过对成藏的系统剖析,明确研究区具有"三洼三层"的供油特点,输导体系分为两种运聚模式,提出油源断层断距决定上升盘有利含油层段等新的成藏认识,能够有利的指导红层的勘探,对东营南坡油气勘探和储量接替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杰 《现代企业教育》2010,(22):134-134
矿各采区内综采工作面断层、褶曲构造极其发育,如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回撤出综采设备,然后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及时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封闭,关键是如何加强顶板管理、控制与维护好顶板。  相似文献   

4.
启事     
考察目的:依本学科《教学大纲》及《国情教育大纲》之规定.特进行此考察活动.目的是:1、加深对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内、外力作用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在野外观察地层、地质构造的方法;通过观察加深对褶曲、背斜、向斜、断层、沙洲、阶地等地貌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由于岩土介质的复杂性,所以在岩土工程中需要根据岩土介质的复杂性建立三维地层模型.通过三维地层信息系统分析复杂的地质现象,为实施岩土工程作业提供有效的数据.本文主要阐述了三维地层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在实际操作中三维地层信息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今琼东南盆地大地热流在空间上显示出一定的热流分布规律,盆地东部低热流区域基底偏刚性,而盆地高热流区域基底偏韧性。考虑基底性质(刚性和韧性)对琼东南盆地断裂组合发育的影响,开展了两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刚性基底的上覆地层呈铲状半地堑构造,发育不对称的单侧台阶状地堑,断陷一侧为缓坡,另一侧边界发育有坡度较大的正断层,断层数量较少,单一断层的断距较小;而韧性基底的上覆地层凹陷凸起间隔分布,凹陷内多发于次级断层,断层数量多,单一断层的断距较小。位于凹陷内部发育的2级和3级断层倾向还受到基底刚、韧性的影响,刚性基底上部凹陷内主要发育与伸展应力相同倾向的正倾向断层,韧性基底上部则发育多组倾向相反的断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飞速发展,由于特殊地质及地形条件的限制,出现了连拱隧道.针对连拱隧道施工的复杂工艺,衍生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即小净距公路隧道.该种公路隧道跨度大,扁平率低,开挖多采用分部法,针对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的围岩稳定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完整地介绍了一整套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监测方案,具有现实可实践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地质构造复杂的太行山东麓山前冲积平原区域的实际情况,从地质状况分析、桩基础优化设计、施工要点等几个方面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支盘桩工艺在复杂岩土地层工程的实际应用。工程研究表明,在复杂岩土地层的工程中采用支盘桩工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依据云异常我们成功预测了世界各地的多次地震,包括2012年5月意大利的6.0级地震,据此提出了"断层云"概念.本文对意大利断层云的研究时间扩展到3年(2011—2013年),3年内断层云总共出现了21次,然后筛选了意大利所有大于4.7级的地震共10次.最后通过假设各种不同的云异常和地震情况,分析了它们之间可能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当二者的时间间隔定在2345天时,10次地震中的8次地震可以通过云异常被预测出来.同时泊松随机分布模型也显示云异常出现率(AAR)与地震发生率(EOR)都要比偶然情况下的值高很多.该方法证明云异常现象与意大利地震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预测地震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油气保存单元概念产生于南方海相盆地油气勘探研究中,是以独立地质单元整体封闭性能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到各要素的空间性、时间性、条件性和有效性.级别划分与综合评价是油气保存单元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结合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的实际地质特征,首次将油气保存单元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陆相盆地油气勘探中,并将该洼陷划分为12个二级保存单元.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认为 2个整体封闭性好、5个整体封闭性中等、5个整体封闭性差.将整体封闭性不同的保存单元与油气富集程度对比,发现保存单元封闭质量越好,油气富集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当前阶级阶层理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基础上批判地借鉴吸收了社会学的分层理论,在阶级阶层内涵界定上实现了创新;在新的社会阶层地位作用的认定上实现了创新--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阶级阶层关系判断上进行了创新--新的社会阶层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基于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与当前阶级阶层理论创新相对应,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PSIM环境下仿真,如果对开关驱动模块设置不当,仿真波形将不完整或失真。通过对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PSIM仿真模型,并对在不同触发设置、不同触发角和不同负载时的整流输出波形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和驱动模块设置的正确性,对PSIM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众多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但是,面临这样一个引人注目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许多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尚未解决,本文主要从客观结构与解释框架,根本观点与具体论新,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以及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等四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与阶层结构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表现出明显的“独资化”倾向。本文对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处于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汉语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中古全浊声母字在该市汉语方言今读塞音、塞擦音时的一些类型的特点是目前方言学界认可的七大汉语方言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6.
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市场化进程中,自致性因素对于社会阶层结构的建构作用逐步加强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而教育则被认为是自致因素的最好度量。那么是否存在一个内在于社会阶层结构本身的阶层化机制呢?通过对既有社会阶层结构对教育获得影响的经验分析,或许可以对这样的机制存在与否做一个透视。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既有的阶层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以一定的方式影响着人们教育的获得。这一结果或许可以表明,在自致作用的背后阶层结构的自我再生产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而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代课程改革的知识选择与社会阶层变更关系密切。新课程改革的知识选择反映着新中产阶层的意愿:从注重学术性知识向更多地关注生产性、实践性知识转向;从重视传递定论性的知识向关注学生的探究性、经验性知识转向。这是倾向于满足新中产阶层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地位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巩固和增强现有新中产阶层的力量,有培养技术和管理新贵的倾向,对迅速壮大新中产阶层的社会发展要求响应不够。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的困境与不尽如人意主要并不在于缺乏清晰而有说服力的改革蓝图,也不在于缺少懂得如何操作改革过程的教育精英,而在于教育所处的整个社会生态格局的复杂性,被围困其中的教育如果仅从自身完成彻底意义上的蜕变几无可能。其中社会阶层的分化趋势、社会阶层的结构固化、社会阶层的微观政治所形成的阶层生态格局对教育改革的内容、方向、立场与合法性构成了威胁,并形成了以单位保护、家庭投入、总体精英、关系资本等围困教育改革的路径,使得教育改革过程处处充满张力。  相似文献   

19.
苏联新阶层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其中的部分人是由原来的体制边缘阶层演化而来,部分是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而产生的.由于在苏联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以及财富获得的独特性质,导致其政治认同上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制度变革的愿望和动力,因此,苏联新社会阶层中的许多成员认同市场经济体制和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