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克清 《中国广播》2006,(12):48-50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尤其是边境沿线,山高谷深,交通、通讯十分滞后。这些特点决定了传播信息快、收听方便的广播仍然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传媒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特别是“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广播事业,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广播的覆盖率明显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今年6月,我有幸随国家有关部门到西部民族地区,对广播事业的发展做了一次调查,深切感受到了我国民族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影响,同时也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广播在我国广播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兴起和发展,使我国广播事业呈现出丰富多采的局面。对少数民族广播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少数民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国少数民族广播事业迎来了第50个年头。1950年5月 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藏语节目,这标志着我们开始书写新中国少数民族广播事业发展史。 据统计,到1998年底,从中央到地方,包括省(自治区)、地(州、盟)、县(旗)共办有蒙古、藏、维吾尔等24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全国有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165座,电视台141家。两年多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深化改革,增强针对性,在提高收听率方面进行探索,并已见成效。如藏语广播开办《空中信箱》栏目,一年内共播出内地西藏中学的藏语…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朝鲜民族多与汉族和其它民族共同集聚在一起,加之朝鲜语广播事业起步较晚,目前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散居地区朝鲜语广播事业,将本民族的特色报道出来,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新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百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几个历史时期后形成了一支空前壮大、日益成熟的民族新闻工作队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速度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成就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搞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意义重大。中央电台开办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第一要务就是把中央的声音传播到少数民族千家万户,让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及时了解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其次,要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对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少数民族广播处于境外思想文化渗透的阵地前沿.多年来,民族广播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民族广播要进一步大发展、大繁荣,还应发挥好溢出式传播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就肩负起向境外传播中国之声的神圣使命。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天,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的前列,并在五大洲听众中享有较高的舆论威信。我对外广播的规模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前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我国在加强原有的英语和日语广播的基础上,首先开办了对周边的国家越南、印尼、缅甸、泰语和朝鲜语广播,并开始面向东南…  相似文献   

9.
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一书。日前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书中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研究、队伍建设)的兴起、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我国广播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民族语言广播在新形势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技术特别是当下“呈爆炸式’增长的微博弥补了传统广播单一的线性播放与收听服务模式的不足,为广播节目提供了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和互动性节目服务的可能。本文认为民族语言广播也应当与时俱进,加快与先进的传播技术如网络、微博和多媒体等的融合步伐,以迎接“微博时代”的到来,更好地为我国的民族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创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报纸、广播、电视事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96年的统计,在全国范围,用17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了77种报纸,用11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了153种期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自治区广播电台,使用16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州(盟)、县(旗)广播台(站)使用当地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一、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作用看,办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广播、电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宣传贯彻党的总路线、总任务,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大团结,实…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媒体数量虽然不少,已相当于美国的89%;但在国际传播实力方面,我国仍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只相当于美国的14%.国际上以汉语为传播符号的信息量也仅占总量的5%左右,少数民族语言的传媒信息量就更是微乎其微,我国在世界传媒格局中的软、硬传播亟待提高.加强国家维、哈、蒙语广播作为国家少数民族语言传播,是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播作为以声音形式传播信息的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比其他传媒更直接、更有效的宣传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民族广播,因它是通过对本民族的特点和本民族现实问题的关注实现的,所以自然不同于其他媒体,并且凭借少数民族广播在少数民族中已有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以下简称《生平检索》)是由我国民族新闻史研究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主编出版的一部学术著作。《生平检索》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搜集、整理,它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史料研究的空白,而且对研究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  相似文献   

15.
哈艳秋  庞亮 《现代传播》2001,(4):113-115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满已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大体上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5个谱系。因此,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发展在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 自20世纪20年代广播传入我国以来,从1932年国民党中央台开办蒙、藏语广播到2000年 12月 24日专门以 5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8套节目的开播,从只是旧中国上等阶层的奢华享受到2000年末全国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真正成为老少边穷及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广…  相似文献   

16.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推进。面对新的改革开放春潮,汉语广播已打破了以往的固定办节目方式,形成了多信息、多服务、多色彩,开放式新格局,以其鲜明的广播特色和清新的风格,在广大听众面前树立起一个崭新的形象,向宣传开放迈出了一步。那么,我们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办好广播呢?这是我们从事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同志需要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的紧迫问题。 认识优势 看到差距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同整个广播一样,是党和政府以及各民族人民的喉舌和耳目。它是教育、鼓舞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传播工具。在地处边远、交通不便、消息闭塞、面积辽阔的民族地区更有其他宣传工具无法相比的特殊的重要性和优势,如它具有收听方便、传播信息快、不受地域、文化限制等特点,是少数民族群众获取国内外信息的主要来源。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少数民族对政策、经济、文化信息的要求空前迫切,对知识,对文化  相似文献   

17.
郭璇 《中国广播》2015,(4):12-15
民族文化传播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一环,对我国多样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立足自身优势,在民族文化传播领域做了许多工作。面对新形势,民族语言广播应确保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以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杂志等各种形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传播事业不分民族,不论地域。在当今世界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已经发生并正在继续发生愈来愈大的影响,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同汉族一道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不论研究哪一方面历史,都不应忽视少数民族的存在及其贡献。1949年以后,新中国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有了飞速发展。据1987年统计,少数民族地区已有报纸近200家,其中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有80多家,共用17种文字出版,总印数达11400多万份。少数民族地区拥  相似文献   

19.
雷柯 《中国广播》2009,(6):81-81
在我国广播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准确的收听率在提升广播电台的节目传播效果和促进广播市场的广告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翻译是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服务的重要部分,而实现民族共同繁荣需要发挥少数民族广播的主流媒体作用,关键在于坚持广播受众研究,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完善广播的舆论引导重在提高少数民族翻译水平。彝语广播作为重要的少数民族广播,提高其广播的翻译水平能有效增进彝语广播的节目影响力和感染力,提高节目的质量,增强信息传播效果,从而完善了彝语广播的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