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思考我在教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时,书上出示的是小朋友的借书的图,然后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得出减法是用加法来验算的.我看了教材后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节课里介绍了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来得出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那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数量关系?还是会用加法来验算减法?如果是数量关系的话,那这节课的重点就成了解决实际问题.2.书上介绍了用加法来验算减法,那别的验算方法可不可以?本节课需要介绍给学生吗?经过思考和同组的老师商量后,我觉得:1.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应以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后,学生在做课堂练习或测验时,常因时间不够而来不及对答案进行验算,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因为传统的验算方法是把题目重做一遍或逆做一遍,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加法来验算乘法的方法,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同时也减少了验算所需的时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万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与10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2.认识“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验算方法。3.认识用“凑十”方法进行连加的简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识记”方面,必须认识并记住的内容是:①万以内加法的进位法则和计算法则;②万以内加法的验算方法;③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④“比一数多几”概念;⑤连加竖式中“凑十先加”的简便方法;⑥和为1000的两个数的特征及寻找办法。在“领会”方面,要求学生领会、理解的内容是:①万以内加法的算理,特别是“本位满十,向前位进一”的道理;②交换加数位置来验算加法的方法;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儿童的验算能力和习慣,不仅对减少作业中的錯誤,提高算术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养儿童的細致踏实作风和高度的責任感也有积极作用。培养儿童的验算习慣,首先要教会儿童验算的方法。在四則运算中,每一級运算的两种不同运算都互为逆运算,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减法可以用加法来还原,差与减数相加等于被减数;除法可以用乘法来还原,商与除数的乘积(有余数的除法再加上余数)等于破除数。加法和乘法虽也可以分别用减法和除法来验算,但为了計算上的方便,一般根据加法和乘法中的交换律,交换加  相似文献   

6.
(二)减法的验算小朋友,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加法的巧妙验算方法,现在我再给大家介绍减法的验算方法。进行减法计算后,先把被减数、减数、差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相加,如果得出的数不是一位数,再将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直到所得的数是一位数为止。然后把减数和差按这种"相加"的方法所得的一  相似文献   

7.
陆钦基 《广西教育》2013,(1):58+96-58,96
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在旧的人教版四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即"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同时安排了用加法验算减法,用乘法验算除法。笔者认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应用于"加、减"之间的验算或"乘、除"之间的验算。  相似文献   

8.
新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而且对各年级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如“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二年级,要求“会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养成验算的习惯,具有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不少“想一想”.“想一想”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本文试作浅析.一、促使知识的迁移.如在讲述万以上的数的加法计算方法时,先引导学生想一想:“万以内的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由于万以上的数的加法计算方法与万以内的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因此,旧知识一经被回忆起来,便自然向新知识迁移.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连续退位减》是第四册数学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第二节“笔算减法”中的教学内容 ,分3课时学完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新授课 ,教学P99的例5、例6 ,完成“做一做”的两道题和练习二十六的1-3题。此前 ,学生已学习了“不连续退位的减法”和“减法的验算” ,基本掌握了笔算减法的原则 ,知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在这节课中 ,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连续退位减法就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都不够减 ,需要从前一位退1 ,在本位上加10 ,再减 ,这类减法第二次退位时的思维过程就很复杂 ,…  相似文献   

11.
一、整体忆知。就是根据单元题目,回忆一下所学的知识。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七册第二单元大标题是“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就应回忆起怎样进行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方法是什么?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7页。【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主要研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一节课的例1和例2。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就接触过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三年级就学习过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去验算计算正确与否,本课为接下来学习乘法、减法、除法的运算定律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1.认识多位数加、减法与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2.认识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3.记住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二)理解1.懂得用竖式计算多位数的加法时,先把每一位上可以凑成整十的数结合起来再加。2.在减法计算中,能判断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三)掌握1.正确掌握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2.能速算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加减,会根据减法运算性质进行速算。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新入学儿童的加减法基本口算能力很不平衡.10以内加法的口算能力很强,10以内减法的口算能力比较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比较弱,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能力很弱.数学教学中应重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教学;加强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教学;科学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训练.教材编写时,减法练习题量可适当多于加法.学校和幼儿园之间应多进行幼小衔接方面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用正确方法进行验算,可以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包括数的计算和解答方法),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判断变得更有根据和更有把握。有些学生对应用题的验算,往往只是按所列的算式去算。这样去验算的话,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检查出式子计算得是否正确,而检查不出解题方法是否正确。例如解答这样一道应用题:哥哥植树15棵,哥哥比弟弟多植4棵。弟弟植树多少棵?学生如这样错误列式去计算:15 4=19(棵),不管用加法交换律或用逆运算关系都检查不出它的错误,而要按原题题意、数量关系去检查,才  相似文献   

16.
<正>探索,需要“特定问题情境”驱动。可是,加法交换律常常是“无疑可探”。如某教材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法”单元就以“一图两式”的方式初次渗透了加法交换律,之后的学习中又以多种方式不断地呈现类似的内容,并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开始了“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再算一遍”的加法验算方法。也就是说,在四年级学习“加法交换律”之前,学生对该规律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熟练运用。无疑可探,怎么办?教材编写,显然避开了“激疑”。  相似文献   

17.
某期刊开展了"数学课程标准改革进程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讨论",其中谈到"习惯培养的问题"。周玉仁教授认为:"现在强调兴趣很多,但强调学习习惯比较少,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是很重要的。比如,做完题后进行检查、验算,找到错误要进行订正;再如,加法要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要成为自动化的习惯。但是,课改专家刘坚教授认为:"如果在学生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就强调检查、验算、不要出错这些习惯,试想当学生面对新的知识的时候,还会有多大的可能性进行创造力的想像"。  相似文献   

18.
一、主题图不只是为了导入案例:“9以内的加法”。下图是《现代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图。该图围绕“我们去郊游”这一主题学习“认识加法”“认识减法”加法与减法”三部分内容。在主题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根据图示提出了很多问题,并初步了解了加法的含义。在学习“9以内的加法”时,教师再一次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利用主题图的素材,进行开放式练习。生:苹果和梨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生:4 5=9。生:黄蝴蝶和白蝴蝶加起来一共有几只?生:7 5=12。生:荷叶上有几只青蛙?跳下水的有几只?一共有几只?生:4 3=7。在同伴举例的过程中,学生进…  相似文献   

19.
验算是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不少教师对此并不重视,以致学生解答应用题后,须靠互对答案来判断其运算的错对。长此以往,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很难养成。那么,怎样进行应用题验算的教学呢?在解应用题时,验算是指在得出答案后,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检查列式计算的方法与结果是否正确的过程。应用题验算因题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已经接触到验算。它是通过逆运算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加数与和的关系,以求计算正确的方法。 但在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却仍旧很多,如10-5=15、5 8=3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类型的问题呢?我认为除了学生的粗心大意外,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