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基于模糊点数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Logistic回归分析理论中,假定训练数据在回归方程的构建中是同等对待的.然而,在许多实际问题中,训练数据的地位是不同的;通常有些训练数据比其它数据可能更为重要.人们要求重要的训练数据对曲线拟合做出更大的贡献.基于此,作者给每个训练数据赋予一个置信权重并且重新推导了经典的Logistic回归方法,受文[1]的启发,作者将这里的样本称为模糊点样本数据.最后给出了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结论往往是在分析大量有关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来的,能否从众多数据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为考查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综合能力,近几年中考题中,出现了有关数据信息计算题. 数据信息计算题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给出多次实验的有关数据,这些数据中往往隐  相似文献   

3.
平均数、中数和众数,是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我们经常要面对的三个重要数据,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具体意义和应用?我们先从它们的意义开始,学习它们的应用. 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平均大小.做为“一般水平”的代表,平均数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一般的计算方法是:用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题目中数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方法. 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即使相等的数也应全部参加排序)后“找”到的.当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数;当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就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相似文献   

4.
学完八年级“数据的集中程度”后,知道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衡量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姊妹仨.不过,由于一组数据中,这三种数往往不一样,这时,我们若选择一种特征数来作为这组数据的代表,我们该选哪一种数呢?首先必须弄清这三种数的异同性.一、不同性1.代表的概念不同平均数: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和与所有数据的个数的商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空间的网格数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应用数据网格中大量分布异构的数据,在对网格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数据空间概念的网格数据的管理架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网格数据空间管理原型系统,系统中将现有的一些数据空间技术如数据模型iDM、查询语言iTrails等与网格数据访问中间件OGSA-DAI相结合,使用OGSA-DAI工作流来完成数据空间管理系统的数据访问、抽取、数据索引、服务管理和查询回复等一系列工作.实验表明数据空间管理机制在网格环境下是可行的,数据空间管理系统屏蔽了网格数据的分布性和异构性,且能够适应网格数据动态特性,因此满足了对网格数据的管理要求.所提出的网格数据空间架构为网格数据管理提出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Web安全防护中,主要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它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加密和数据存储加密.  相似文献   

7.
公共数据开放中存在诸多利益冲突,有其外因和内因.数据有巨大的使用价值,数据创造财富、实现增值,此为数据开放中利益冲突的外因.数据上有诸多利益相关者是冲突产生的内因:产生个人数据的自然人、使用数据的数据控制人、监管数据开放的数据监管人之间因为彼此利益诉求碰撞激发冲突.以罗尔斯正义论作为理论指引,是基于该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对利益协调的逻辑适恰.罗尔斯正义论"禁止剥夺他人利益、社会服务、人格尊严与自由"三大内涵以及"平等自由、公平与差异"两大原则是本文试图从私法上缓和公共数据开放中利益冲突的理论基础.在罗尔斯正义论的指引下,对公共数据开放中的相关者利益进行权利化配置:为提供可开放数据的自然人配置个人数据权利;为加工和使用数据的数据控制人配置衍生数据主体权利,并对其行为进行合理限制;为数据监督主体配置民事权利;为保障数据共享、自由流动,对公共利益保护予以特别考虑.  相似文献   

8.
教师数据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关于教育数据的意识、知识和能力,是信息化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作为当今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先的国家,美国教育界培育了数据至上的学校文化与教学传统,出台了发展教师数据素养的政策与规划,建立了支撑教师使用教育数据的纵向数据库,开发了发展教师数据素养的资源与工具,具备了发展教师数据素养所需的基础条件.在发展教师数据素养的路径方面,美国主要通过在教师专业标准中纳入数据素养要求,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增加数据素养训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推广使用教育数据,在职后教师专业发展中强化数据素养培训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社交网络服务数据中充斥着大量垃圾数据和广告数据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Mahout框架的数据过滤算法.首先,采用Mahout框架对原始数据中的语素进行分析,得出具有特定语素的单词;然后,根据语素分析结果数据分类生成器为每个生成的语素词分配相应的权重,并得出对应句子的评估值;最后,将评估值与不同类别数据的参考值加以比较完成数据的分类,从而实现社交网络服务数据中有价值数据的过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大数据在各个领域使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大数据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云计算中大数据平台的构建进行分析.构建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包括大数据整个架构、分析平台软件架构、平台的网络架构、统一分析大数据平台构建方案.为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市场竞争提供参考,这里将会针对云计算建立统一大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各行各业中,数据分析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数据分析之中,数理统计才是关键,如果对数理统计加以有效应用,就可以让各行各业对数据实现高效的处理。因此,数理统计不仅仅在投资风险之中以及保险学之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在每一个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数据分析之中,数理统计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对当今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职场上技术工人面临数学问题时的困境和缺乏数学知识的矛盾,必须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高等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应该教会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理解数学知识并会应用数学知识,还应该教给学生运用并掌握科学计算工具(数学软件)来处理数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研究中出现一种数学化倾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认为这种现象有利也有弊,关键是如何利用好数学方法和样本数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数学分析教材和各类相关资料的分析,结合了数学思想的理论,最终归纳和总结了一些数学分析中的数学思想,以便于扩展数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学分析中的数学思想的含义,接着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重点对高层次的数学思想的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和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数学关键能力。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初步析出数学核心素养要素,采用大样本问卷,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和不同的聚类分析标准,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两种结构。第一种由8种基本成分组成:数学抽象、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学建模、数据处理、空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文化品格。第二种由7种成分组成:数学抽象、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建模与数据处理、空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6.
物理量的数学平均值有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等多种表达形式,这些数学平均值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不同的。用数学平均值的方法还可以用来分析和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根据物理实验产生误差的机理不同,采用相应的数学平均值能够减少或消除物理实验的某些误差。  相似文献   

17.
从数据采集、精简、配准等方面讨论了数据点云的预处理.在第三部分,针对散乱数据点集,给出了的基于数学期望的数据点云预处理,精简并去掉分布较稀疏部分的数据点,并按照数学期望意义下数据密集的位置对点云进行了预处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数字产品的动态成本与动态效用集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字产品的定价数学模型,数学分析表明模型与实际相符,因而可由数学模型获得与市场对接的定价数据.  相似文献   

19.
王宇飞 《成才之路》2020,(11):128-129
数学史料是重要的教学素材之一,将数学史料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文章通过分析课堂教学中史料渗透案例,探讨数学史料的渗透策略,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和认知,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use of assessment in mathematics content courses for futur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alysis of self assessment data on 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 and peer assessment data on oral mathematical presentation showed that pre-service teachers had a balanced understanding of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problem solving.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was not in the structure of pre-service teachers’ mathematical knowledge. Understandings of conceptual knowledge,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problem solving had no meaningful effects on gains in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Aspects of oral mathematical present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in particular conceptual knowledge.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calls for a conceptual approach to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sufficient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in college-level mathematics content courses and in particular the infusion of assessment into college-level mathematics education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