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是五年制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它的字里行间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篇进行审美教学的好文章。教师在教学时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通过思维训练,理清文章思路,训练概括能力,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一、初读课文感受美在课前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习字词和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可让他们自学思考:①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4,(A4):53-54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探索有效的方法提高字词教学的实效性,为儿童独立阅读排除障碍。课堂教学时间宝贵,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要抓住重点字词,采用不同方式,让学生在字词教学中培养语感,激发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3.
《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等方法理解字词意思,理解这篇文言文的内容,感悟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并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詹天佑》是一篇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的课文。课文中叙事写人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读来真切、生动、感人。学了这篇课文不难认识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这篇讲读课文,我打算用三课时教学。具体设想和安排是: 第一课时,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读  相似文献   

5.
字词的意义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但大部分老师还拘泥于简单讲解课文后边的注释,或者弱化忽略这一部分的教学,导致这一块教学效率低下。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因形释义,尤其针对学生容易记混的错别字。其次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解析字词意义。做到解析词义时"字词不离句,不离篇",在阅读和作文中感悟字词的魅力,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苏教版六下"笔下人物"专题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理想的风筝》统整教学之课文阅读模块):一、经验唤起,把握人物特点师:通过预备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知道这两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师:这类文章我们都不陌生,从中心、写法两个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第七次阅读研讨大会上,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华丽的转身,向内容分析说再见!这句朴素的口号,一直在我们的脑海里回旋。有教师认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习一篇课文,从学习字词开始,再到整体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  相似文献   

8.
林泉玉 《教师》2014,(24):25-25
正字词是每一篇课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掌握足够多的词汇。可在学生的习作中却经常出现错字连篇或者乱用字词的情况,这些都时刻提醒我们不可忽视字词教学。当前字词教学的现状是教师课上讲讲,学生课后抄抄,走过场。要纠正这种现状,我想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开拓思路,让字词教学活起来。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字词教学应分散进行一篇课文的生字、新词不宜一次性全部抛给学生,应把它们分散到课题中、  相似文献   

9.
《黄山奇石》是一篇传统课文。当学生时我学过这篇课文,做教师后我又讲过三次。为此,我对此文的教与学记忆犹新。犤传统教学设计犦这一课的教学流程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接着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然后开始逐段学习分析词句。第二课时:识字、写字。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地显现出重分析、轻读悟,重教师讲、轻学生学的问题。其实,一篇课文如同一架飞机,这样的设计,没有给学生一架完整的“飞机”,让学生自己去琢磨“飞机”的构造,而是给了学生许多被人为肢解得七零八落的“零件”。整节课…  相似文献   

10.
《黄山奇石》是一篇传统课文。当学生时我学过这篇课文,做教师后我又讲过三次。为此,我对此文的教与学记忆犹新。[传统教学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流程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接着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然后开始逐段学习分析词句。第二课时:识字、写字。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地显现出重分析、轻读悟,重教师讲、轻学生学的问题。其实,一篇课文如同一架飞机,这样的设计,没有给学生一架完整的“飞机”,让学生自己去琢磨“飞机”的构造,而是给了学生许多被人为肢解得七零八落的“零件”。整节课就…  相似文献   

11.
一、借助图画和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并借助拼音初步进行阅读,再学习字词。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巩固汉语拼音,巩固字形字义。反过来说,学词识字以后又可加深理解词语和课文。如《花园,果园》一课,可这样进行识字教学: 1.观察图画,弄懂图意。这篇课文有两幅图,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上树叶绿了,花开  相似文献   

12.
这一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使用语言要注意有的放矢和讲究分寸。这个教学核心点是综合了“单元教学要求”和两篇讲读课的“课文学习重点”以及两篇自读课的“自读提示”概括出来的。这一教学核心点在各篇讲读课文中的特点分别是:  相似文献   

13.
《推敲》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第5、6、7自然段讲的就是贾岛与韩愈推敲诗句的过程。两次教学,我分别进行了以下的处理。第一次教学:感受人物形象目标定位:进入故事情境,读好人物对话,感悟人物形象;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在平时的作文中自觉地推敲字词。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一个降落伞包》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的情况下,把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叶挺的女儿——小杨眉的动人故事,赞颂了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品格。这篇课文虽然直接描写周恩来同志让伞包的文字不多,只有两个小节,但是语句非常精练、紧凑,通过人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语文教学有一个不容回避的现状,那就是比较忽视字词教学:一方面,语文老师对课文的思想明察秋毫,但对字词的教学常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学生学了许多课文,但可供调遣的写作词汇依旧贫乏。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是透过教材和课文来学习语言,而字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应给字词教学以充分的地位,让学生在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16.
一、作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新世纪作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作文教学直接关系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语文教学主要包括讲读教学、作文教学两大方面。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将语文教学以八个字概括,即:化整为零,聚零为整。教师将一篇篇课文处理为字词、划分段落。逐段串讲分析、总结概括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就是化整为零的过程;而让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到的字词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写作知识等来编排写作一篇完整的文章,这就是聚零为整的过程。二是作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作文主要是通过书面表…  相似文献   

17.
字词和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有效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近两年来,由于高考语文试题偏重字词的单项检查,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加强了对字词讲解和训练,这是必要的,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对篇的教学,在部分教师中却出现了不应有的忽视。这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和研究的问题。重字词而轻篇的倾向的产生,固然有高考试题的影响,但也有认识上的原因:一是对字词与篇的关系理解得不正确、处理得不够好;二是对篇的内容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字词和篇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字词是篇的基础;篇又是统率字词的;字词运用的是否妥贴、有力,离开了篇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12,(Z2):80-81
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生作业中,字词抄写是一项最常见的作业。字词抄写一般又分为两项,一项是生字词抄写;另一项为熟词抄写。所谓熟词,是指教师在课文中挑选的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词语。无论是生字词还是熟词,一般学校都要求学生抄写4遍。以上海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平均抄写量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9.
《一定要争气》是国家教委在《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中列举的一篇讲读课文。如何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向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呢?我们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如下:一、板书课题,介绍课文时代背景教师板书课题后,给学生简介课文内容:本课  相似文献   

20.
这篇课文的词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头部器官的名称,另一部分是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因此,我将字词教学也分为了两部分,每部分的教学重点不同。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记字,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偏旁归类,了解偏旁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但两部分的教学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设置情境,利用游戏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