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纳西族民族档案的几种样态及已有的编研成果,其次从孕育和影响纳西族民族档案的纳西族文化谈起,分别阐述了历史因素中的东巴文化、地理因素中的藏汉文化及木氏土司时期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档案编研的影响,最后对纳西族民族档案的编研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云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和个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活动、问题的历史记录.傣文历史档案、纳西族东巴文档案、彝文档案的内容宏富,载体多样.本文旨在对这三个民族历史上形成的档案史料作一简要概述,同时揭示其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民族的历史发展,以及遗存至今的珍贵的民族档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的大力实施,东巴文档案作为纳西族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不可忽视地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开展科学有序的、快速及时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纳西族东巴文档案是否归于我国民族文化遗产这一质疑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与价值分析,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视角下,通过剖析纳西族东巴文档案的保管现状,提出一系列适用于其抢救与保护的实施策略,以便有效地传承这—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宋美霞 《兰台世界》2012,(26):42-43
云南纳西族档案历史资料是在长时间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最近,云南丽江地方相关部门强化了纳西族档案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应用,对深入研究纳西族文化之精髓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纳西民族档案作为丽江旅游的文化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兴盛又进一步促进了纳西民族档案被大众所认识,促进了纳西民族档案的价值实现。本文通过分析纳西民族档案的内涵以及旅游资源效用,再结合档案学视野中的纳西民族文化,引出档案和旅游之间的互依关系,思考纳西民族档案在旅游背景下的价值实现。旅游由人们对异质文化的感同身受之渴望而引起。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表面的、有形的旅游资源,更需要有独特的、内在的、无形的文化内  相似文献   

6.
涂静 《云南档案》2013,(5):37-40
木府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府邸。木氏土司在统治纳西族地区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历史档案,1999年木府重建后又进一步丰富了木府档案。木府档案资源亟待整合,以充分体现其历史凭证价值、参考价值与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7.
纳西族档案资源的优化建设,可以达到丰富馆藏、保护和传承纳西族记忆的目的。本文阐述了纳西族档案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其资源优化建设的必要性,剖析了其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通过采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丰富馆藏资源,加强集中化建设,做好规范化建设和有序化管理工作以及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等方式,以期为纳西族档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并为其他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东巴文档案由于载体形式多样,分布极其分散等原因,致使其数字化保护存在以下一些障碍.鉴于此,本文从几个方面,提出了纳西族东巴文档案数字化保护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达斡尔族档案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渔猎文化,记录着达斡尔族特有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与地域特色,作为一种文化孕育着丰富的价值内涵,构建着达斡尔族的集体记忆。达斡尔族档案有其自身的认知逻辑,从官方叙述与民间话语解读达斡尔族档案的构成,以符号、交融和认同视角阐幽显微达斡尔族档案文化内蕴,体现了古往今来的民族价值。达斡尔族档案以自知、反思和启迪不同的时代旨趣,激发达斡尔族档案文化新的时代定位。  相似文献   

10.
广西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历史悠久。明代以前,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成果较少,直到明、清、民国时期,在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纸质和石刻档案史料的编纂方面才有了大量优秀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取得了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纳西族东巴文档案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与价值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纳西族东巴文档案保管现状,提出一系列适用于其抢救与保护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云南永胜他留人留下了许多汉文历史石刻档案,对我们研究他留人的社会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他留人石刻档案保存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和璇 《兰台世界》2007,(1S):15-16
东巴档案是我国西南的纳西族从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采撷的各样的片段,它积淀了博大精深的纳西民族化。东巴档案是“中国档案献遗产工程”48件之一.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又入选由联合国教科组织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档案除了为人们熟知的东巴经书古籍之外,还有各种画卷、石刻等。化产业是旅游业的灵魂,丽江紧抓大地震以后恢复重建以及1997年申报世界化遗产成功的机遇,制造了旅游业一个突飞猛进、享誉全球的神话,化产业自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巴档案积淀的东巴化以积极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内容与版本的唯一性等特点,其价值是可以扩大和发展的。东巴档案特殊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加上旅游热潮对化底蕴的呼唤,其价值扩展更是得到催化,呈必然之态。本拟从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入手,找到平衡点,以期实现档案价值的深层次优化扩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东巴档案是我国西南的纳西族从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采撷的各样的片段,它积淀了博大精深的纳西民族文化.东巴档案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48件之一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又入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档案除了为人们熟知的东巴经书古籍之外,还有各种画卷、石刻等.文化产业是旅游业的灵魂,丽江紧抓大地震以后恢复重建以及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机遇,制造了旅游业一个突飞猛进、享誉全球的神话,文化产业自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巴档案积淀的东巴文化以积极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内容与版本的唯一性等特点,其价值是可以扩大和发展的.东巴档案特殊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加上旅游热潮对文化底蕴的呼唤,其价值扩展更是得到催化,呈必然之态.本文拟从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人手,找到平衡点,以期实现档案价值的深层次优化扩展.  相似文献   

15.
二、傣文、东巴文、彝文档案史料的研究价值 傣族、纳西族、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字的少数民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傣文、东巴文、彝文档案史料,是傣族、纳西族、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文艺和现实研究价值,并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繁荣中华民族文化事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清代档案史料编纂成因探析清代档案史料的编纂与发展 ,受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古代档案史料编纂史上所取得的各种成就的影响 ,并与清代政治、经济的盛衰密切相关。中华民族注重传统和“博古”的文化心理以及中国封建社会以政治和道德伦理为本位的文化特征对清代档案史料编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的统治者虽是以少数民族崛起于中国的东北地区 ,但受汉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与历代封建王朝一样 ,出于对历史所怀有的深沉的认同感和对传统文化近乎崇拜的心理 ,对档案史料的编纂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早在入关前 ,满族就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相似文献   

17.
庞铭辉 《云南档案》2009,(12):46-48
广西的石刻档案包括摩崖石刻档案和石碑石刻档案,这两类石刻档案数量众多,遍布广西各地,内容也极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军事、科技、民族关系、民族风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东巴文应用性文献是纳西族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比较零散,以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收集、整理、刊布、研究都做得很不够.本文介绍了在丽江塔城田野调查中新发现的两本民国时期的东巴文人情账簿,并进行了翻译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与挖掘民族档案史料,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学习掌握民族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整合档案资源,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机制;规范民族档案的整理、分类、编纂;充分利用挖掘民间档案中所藏的民族史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有关的档案史料,分析了历史上婚姻现象中的姓氏文化特点,主要包括婚姻中的同姓不婚现象、姓氏反映的时代特征、姓氏反映出妇女地位的逐步提高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