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屈原命运坎坷,托情山川景物,"香草美人";谢灵运与世不遇,寄意山水遨游。《楚辞》"开后世诗文写景之法门";诗至灵运,山水真正独立。谢灵运的诗有明显接受楚辞之处。从语言与风格的融汇,思想感情及精神的追寻上探讨谢灵运诗对楚辞的继承,并从文学观念的角度揭示谢灵运在山水描写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朓在谢灵运的基础上发展了山水诗,使山水诗创作彻底地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并对唐代山水诗歌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分析其创作的不同从而阐释谢朓在谢灵运创作的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1)庄子“游心大道”的体道观,启迪了谢灵运的山水审美观照;(2)庄子“物我为一”的“物化”境界,影响了谢灵运的审美意境创造;(3)庄子“虚而待物”的“心斋”说,为谢灵运的山水审美心态所取法。  相似文献   

4.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景与理,在抚慰他的忧虑苦闷上获得一致,并进而统一在一起。景与理都是谢灵运用来消忧的工具,二者的地位是相等的,谢灵运的山水诗与玄言诗中的景色描写有很大的不同,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多的还是学习当时的山水之作,而不是玄言诗中的山水描写。  相似文献   

5.
家族因素、社会政治气候因素、文坛整体气候与文人境况对诗人谢灵运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文人性格对其创作影响更大。谢灵运是一个充满书生气的典型文人,其山水题材的创作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田园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6.
晋宋之际,在玄言诗之后,出现了山水诗,谢灵运被公认为山水诗的创始人。在谢灵运以前,山水诗只是作为背景出现的,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到了南齐的谢眺,山水诗有了新的发展。谢灵运、谢眺人称“大谢”、  相似文献   

7.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他的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独立、客观的审美对象,对山水景物精细刻画,营造画境。他的山水诗表现形式绮丽,声色并妙,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开拓了诗歌的新境界。谢灵运在山水诗领域所展现的审美特质与运思模式对中国的山水诗史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以清新秀丽的笔调描绘山水,其山水诗在文学史上可谓成就不凡;杜甫虽不以山水诗闻名,但其山水诗亦成就斐然。就山水诗而言,杜甫对谢灵运有继承又有发展,两人均重视对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杜甫更是将写实手法推向高峰。除此之外,杜甫笔下的山水诗更注重情景关系,达到了浑融的艺术境界,此乃对谢灵运山水诗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第一表现主题,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色彩的思想主题的先例。谢灵运是一位杰出而又成功的山水诗人,但却又是一位十足的政治失败者。他一方面执着于仕途而紧抓不放,但一生仕途蹉跎。另一方面又对隐居生活表现极强的愿望,但一生时官时隐。他把那种仕途失意的愁绪和悲伤,传递给山水让其洋溢着浓郁的主观情感。  相似文献   

10.
齐宋时代的山水诗代替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是南朝诗歌发展上的第一个重要的变化。 沈玉成先生《谢灵运评传》说:“山水诗脱胎于玄言诗,又否定了玄言诗。这两者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在玄言家的心目中,山水本来有‘以形媚道’(宗炳《画山水序》)的一面。山水之中包孕着玄趣,玄言诗中出现一点山水描写也并不罕见。东晋后期。模山范水的作品渐渐增多,诗风开始转变。谢灵运的叔父谢混在这一转变中曾经作出过贡献,但真正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完成这一变革,并使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一个流派的,则是谢灵运。”这里。不仅指出了山水诗代替玄言诗的过程,而且充分肯定了谢灵运的贡献和功绩。  相似文献   

11.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情感的思想主题的先例。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重要表现主题,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味,可以说这一主题的呈现对他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章辨析了谢灵运山水诗歌中的主观抒情色彩的成因,以及这一思想主题与诗人本身的遭遇、性格、家族和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材.盛唐时代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除了陶渊明、谢灵运外,主要还有谢口、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谢灵运曾是东晋末期谢家子弟"乌衣之游"的重要人物,他在仕途屡遭坎坷后,转而寄情山水,与谢惠连、何长瑜等人结为"四友",共为"山泽之游"。谢灵运在山泽之游中创作了大量情、景、理相融的山水诗,这标志着谢灵运诗歌创作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运,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庄老告退”,是指统治当时诗坛近百年之久的玄言诗的没落;“山水方滋”,则是说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的兴起。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次革新创造的大事,具有广大而深远的影响。认真地研究和总结这一段历史及其代表作家谢灵运,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唐诗的山水田园来源于六朝,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与山水,一直延展至唐。但对陶渊明,唐人似乎还未从历史性的麻痹中醒来,或者陶渊明所处  相似文献   

16.
从创作手法、精神气韵、才情个性等角度深入剖析了从谢灵运到韩愈在审美追求及诗歌风格方面停承及发展的轨迹。就传承而言,谢灵运以功力为诗,这在中唐时得到了空前响应;就发展而言,谢灵运的时代,山水态美尚未被人感知和表现,他以细致的体物传达山水精神,使山水诗蔚为大观。韩愈的时代,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山水美在诗篇里已趋饱和,他的体物是要表现事物的丑陋、冷森、充满戾气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材。盛唐时代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其山水诗中蕴含着大量自然美因素。文章将从山水之色、山水之声、山水之形三个方面对其山水诗的自然生态景观进行探索研究,并力图作一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现在的人们把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诗称为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