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GIS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空间信息处理的一种高新技术,这种技术现如今被应用于各种领域中,当然农业水土领域也不例外。其在农业水土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使得农业水土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水土方面的发展和进步,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GIS的应用效果,我国相关人员不断的对GIS在农业水土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更好的推动农业水土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就GIS在农业水土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用传感器、农业数据采集与传输、GIS和GPS以及农业智能数据处理等核心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农业管理及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进展,论述了农业物联网对改造与提升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农业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3.
随着GIS应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从真三维空间来处理问题。我国三维GIS技术已经在采矿、地质、石油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发展情况及其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GIS在我国通信领域的研究现状,通过几个GIS系统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和通信增值业务方面的应用说明了GIS的研究现状.本文着重说明了GIS系统在通信领域所起的作用,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GIS在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根据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和GIS的特点来确定GIS技术在水资源评价与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探讨GIS技术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研究GIS技术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ITS给交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GIS结合ITS的发展,使得基于GIS在交通领域中的相关应用更是突飞猛进。本文对GIS和ITS的结合产物GIS-T进行了探讨,然后对GIS在智能交通管理、交通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规划中的相关应用做了概述,最后总结了GIS在该领域发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和如何解决的途径,并对GIS在交通领域中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GIS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形成了电子政务GIS的专门研究领域。该文在对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功能进行简要论述之后,重点探讨了电子政务与GIS的关系以及电子政务对GIS的层次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等的多元化需求,分析总结了我国电子政务GIS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我国电子政务GIS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数字农业应用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农业是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全面应用。因而,某一地区数字农业的发展,依赖于该区域数字农业应用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本文通过建设吉林省数字农业应用技术体系的实践,重点阐述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专家系统(ES)等关键技术在构建技术体系中的方法和功能,初步探讨了吉林省数字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云计算在GIS领域中的架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云计算提供的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在GIS中应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GIS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用于不同的专业领域产生了多种专题性的地理信息系统,山地灾害的研究已经有较长的时间,而将GIS应用在山地灾害中时间仍然较短。GIS在山地灾害领域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山地灾害预报和评价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探究将GIS技术运用于山地灾害频发的泉州市,分析建立GIS山地灾害防治系统的机理,GIS也将在山地灾害运用中获得更多的开发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09,31(5):853-859
基于全国2014个县域农业统计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县(市)数299个,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胶东半岛与冀鲁豫低洼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淮平原东部、福建西部,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低值县(市)数201个,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大部地区、川滇高原、黔桂岩溶地区、秦巴山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西部、桂南滇西地区,以及藏南部分地区。土地生产率较高的县(市)数197个,集中分布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低值县(市)数277个,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西部、三江平原、内蒙古东部、黄土高原大部、秦岭大巴山区和黔贵高原等地区。  相似文献   

12.
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鑫  甄霖  邸苏闯 《资源科学》2012,34(11):2197-2205
泾河流域是农业旱灾的多发地区,但是对该地农业旱灾的发生规律、旱灾影响及旱灾恢复和准备措施方面开展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建立了1km栅格精度的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空间评估模型,并对农业旱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农业承险体脆弱性进行评估,最后综合评估该地区农业旱灾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农业旱灾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及风险的空间特征。本研究采用Z指数方法评估泾河流域农业旱灾致灾因子的强度,选取农作物生长季缺水率、土壤有效含水量、有效灌溉面积比及坡度4个指标评估研究区1km空间尺度的农业旱灾脆弱性。农业旱灾风险综合评估的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北部,低风险区位于该地区南部,且不同等级风险区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总体趋势,但不同等级风险区呈现间隔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在面临土地、资源、环境等多重约束的情况下依靠科技实现了稳定增长。农业科技进步与我国政府持续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改革农业科研体系的努力密切相关。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业科研在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人员、资金结构也有较大改变,农业科研总体效率有了很大提升。通过与其他国家农业科研的比较提出中国农业科研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山东规划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方针为山东特别是半岛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金融支持,强大的金融资本投入是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基础。当前,山东省农村金融部门虽然加大了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扶持力度,但仍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资金需求。半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从山东现实情况来看,强化金融对现代农业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政策金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Librarians and information workers should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disseminating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o farmers in Nigeria using audio-visual material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 boosting food and cash crops production in Nigeria. It highlights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o farmers in the country. Better agricultural practice and high associated yields can, however, be realized in the country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relevant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o farmers. Librarians and information workers in the country should make useful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vailable, and on time via researchers,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gents or direct to farmers; using audio-visual materials as a way of contributing to improve on the current food insecurity.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delivered in the language of the farmers is likely to yield positive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在农业中形成的智能化系统,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型。本文从实际农业种植、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物联网在农业中的信息化应用,提高产业效率,改革农业管理。为了对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智能农业系统需要对主要的农业生产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为了调节不适合农业作物生长的因素,仍然需要一套完备的下位机控制系统,实现被监测参数的调节和完善。本文主要阐述了上位机的管理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农业多功能性多维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何露  闵庆文  张丹 《资源科学》2010,32(6):1057-1064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除了具有生产食物及纤维这一传统功能之外,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环境及文化等独特的非商品生产功能。农业多功能性在概念提出后得到了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利用该理论指导其自身的农业发展。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落后等特点,农业的多功能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其农业同时肩负着生产、生态、文化等功能。因此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业多功能性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其价值,并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模型,并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首批试点浙江省青田县进行了定量评价。青田县农业功能评价结果排序为生态环境保护功能0.86、景观保留功能0.83、文化传承功能0.53、产品生产功能0.32、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0.27,运用多维模型得出农业多功能性综合评价值为0.64。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创新的双规三力互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宗方 《科研管理》1999,20(4):107-111
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双规三力互动模型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在农业知识扩散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杰  苏竣 《科研管理》2000,21(3):49-55
本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知识扩散活动中的特点,分类和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知识扩散对先进住处技术的巨大需求,结合农业有系统在我国部分省区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农业专家系统在我国特定农业环境中促进农业知识扩散的途径,特征以及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