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预习,作好课前准备实验课前,教师往往忽略了让学生预习这一环节,以致不少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甚明确·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首先,每次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指导学生做好实验预习 1、在准备上实验课前,教师要根据实验课的内容及大纲要求,布置预习题。预习题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所需器材,实验操作步骤等。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的“四读”预习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中学(545900)黎光读“跳、粗、精、心”“四读”预习法是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自学能力的好方法。1跳读预习实验内容的第一步要求学生做到:①了解实验课题是什么?②明确实验的内容一般包括三大项目(实验目的、用品、...  相似文献   

4.
为了取得更好的学生分组实验效果,我采用了两轮预习的办法。一、个人预习: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弄清反应原理,反应所需的条件、装置特点及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5.
实验是高职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全面完成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实验教学状况看,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学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实验教学改革作一些探讨。一、目前高职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1.实验教学内容受理论课制约,内容陈旧,验证性的实验居多,学生实验兴趣不大。2.实验课前老师要求不具体或不严格,学生实验前没有预习与实验相关的内容或预习不充分,无预习报告,有个别学生甚至连实验名称都不清楚,实验存在盲目性。3.实验设备不完善或条件不足。一些专…  相似文献   

6.
丁肇中教授说过,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中产生的.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特别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一、物理实验教学程序的设计1.实验前学生的预习工作在做某个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提前预习,使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一写好预习报告在实验前要求每个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有关项目的内容,掌握实验的工作原理以及所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事项,弄清实验步骤,写好预习报告,拟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根据每个实验特点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回答,这样就能使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联系,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课文预习是学生对教师尚未讲授的知识内容独立学习的活动过程,即学生运用旧知自学新知的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教师要设计好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保证预习时间,检查预习情况,注重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克服"单方面教"的痕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工夫。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所要讲的内容,并布置以下问题:(1)本节内容与前节内容的联系,或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的联系。(2)本节讲授的主要内容。(3)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通过预习发现的疑难问题。同时要布置学生预习实验,让学生猜想会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培养良好的实验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化学是九年级新开设的学科,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一开始就让学生预习,然后有目的地听课,把书本知识和教师的授课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观看演示实验的热情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渴望,布置预习实验要求.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必须让学生在了解实验目的、手段、方法后,再动手操作,这样才能让有限的实验充分发挥作用.一般做法是:对于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1~3分钟按所用仪器、实验做法、实验现象、本实验要说明什么这样的思路进行预习;较简单的学生实验,则要求学生在实验室里以实验小组为中心,讨论本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用时大概为5~10分钟;较为复杂的学生实验则在教室里以小组方式预习探讨,学生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弊端,近年来,笔者试着设计并运用了“启发──探究式”四步物理实验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1说(演说)   说,就是让学生说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课本上的实验内容,在上实验课时将预习所得以及自己对实验的创意或改进思路用口头表达出来。   演说的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实验器材,实验装置(包括改进或自制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的重点难点,实验用到哪些理论,自己有什么创意以及实验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等。要求学生在演说以上各项内容时要特别突出一个“…  相似文献   

12.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旋律",抓好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与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做好实验教学,教师就要切实布置好预习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预习性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实验前明确实验步骤,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的思路,模拟整个实验过程,思考实验是如何呈现或者说明物理现象的,并要求学生把预习过程中对实验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从而确保预习性实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化学教师袁玲君从1984年开始进行“预习、讨论、讲练”三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这一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改革实验分为三个程序。一、预习。教师根据各章节内容,认真编写好带启发性的自学指导题,事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了解章节内容,记下疑难问题,到课堂讨论时提出。自学指导题分两个部分:自学辅导题和思考题。前者紧扣教材,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后者则涉及知识广一些,让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分析、归纳和比较,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 1、预习 要求学生课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教材或有关的资料,通过预习,可以明确所做实验的目的要求,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必要环节,只有通过预习,列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老师讲解时注意总结,实验时亲自动手找规律,这样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甫照 《天中学刊》2003,18(2):117-118
普通物理实验课是一门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课程,其全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即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总结,这3个环节缺一不可. 1 存在的问题 不少学生只注重实验操作这一环节,认为只要到实验室完成实验操作就算完成了实验,对实验预习和撰写实验报告重视不够. (1) 不重视实验预习,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不少学生的预习报告干脆就写在了实验报告纸上,而且大部分是抄袭实验教材书上的内容,预习的目的不够明确,预习的内容也不充分. (2) 实验过程中不重视对实验条件、实验现象、测量数据等内容的记录,实验记录潦草、零乱,有的甚至随意修改…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高年级语文预习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学生对预习的认识不深刻。认为预习可有可无;布置预习有内容但无要求。有要求但无方法,有布置但无检查评价……学生的预习经常是对所要预习的课文匆匆读一两遍,顶多再自学一下生字,对文本的内容不做仔细思考,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预习怎么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呢?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呢?  相似文献   

17.
1 开设“拆装实验” ,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差和过分依赖于教师的传授是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突出智力的开发 ,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要扩大学生实践活动领域 ,创造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要在培养方法上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为主的传统做法 ,为此 ,我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 ,增加了实验上机课 ,开设了专题的“拆装实验”。在实验之前 ,均给学生提出预习内容 ,参考书的章节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写出上机实验的内容、步骤、方法 ,要求学生模拟机器运动并写出模拟机器运行后产生的结果 ,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学英语新大纲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科学指导学生预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教师应对预习量、预习内容、预习对象及预习效果检测手段进行有效把握。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学英语新大纲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科学指导学生预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教师应对预习量、预习内容、预习对象及预习效果检测手段进行有效把握.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初知课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善于指导,要有目的地布置学生预习的内容,恰当地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合理地安排学生预习的时间,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布置学生预习的内容,不要过于简单,过于简单,往往不能启发学生去积极思维;预习的内容也不要偏于复杂,偏于复杂,会使学生增加学习负担,抓不住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