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已经执五十多年,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成为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核心议题,说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党的执政面临挑战,如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改革执政方式,党对国家的领导将会受到影响。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和紧迫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对苏东国家共产党兴衰成败历史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应对新世纪新阶段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中心,执掌国家政权是政党活动的根本目标。任何政党长期执政,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政治体系的执政力量。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在党执政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党要能长期有效地执政,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而增强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执政公信力是一个政党长期执政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加强执政公信力建设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公信力建设历经了树立、巩固、挫折、恢复、强化与不断提升六个阶段,党的执政地位日益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5.
党的执政地位的获得,是历史的选择,要保持执政党的历史地位,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清醒认识党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与历史机遇。总结党的执政历史经验,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不断地探索并总结新经验,有效地推进执政主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执政长达7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型政党的转变、从领导局部政权的执政党到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转变。科学考察我们党执政意识的历史演进,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经过50多年的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执政之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指导原则加快党的执政方式的现代转型,这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党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执好政,首先必须拥有一支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的队伍。中国共产党要面对现实,正视矛盾,采取综合措施,狠抓党员队伍建设,以使共产党员真正保持其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完成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其长期的执政实践经验表明,坚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0.
执政方式的历史经验与发展创新是我们党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执政理念转化为执政实践的关键,它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发展创新的论析可以发现: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当今要继续执好政,关键在于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的新要求。抓好党性教育,就是要把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中之重,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展工作。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始终坚定为人民服务的鲜明政治立场,自觉实践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我国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经济体制,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抢抓机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发展自己;主动迎接挑战,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华文化的前景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汤因比对中华文化的评价和东亚工业文明的兴起,揭示了中华文化具有生命力的一面,但它自身固有的消极影响亦不容忽视。重要的是“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致力探索一条建设民族新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在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历史时刻,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党史教育,对于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来说能够发挥出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来说,党史教育既是最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最强大的思想信念教育,能够有效振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帮助高校大学生了解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举措。现阶段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党史教育,建立党史思政教学体系,并逐渐将其构建为长效机制,可有效地将党史教育深刻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Systems thinking (ST) is an approach advocating thinking about any given issue as a whole, emphasis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its components rather than the components themselves. This article aims to link ST and school leadership, claiming that ST may enable school principals to develop highly performing schools that can cope successfully with current challenges, which are more complex than ever before in today’s era of accountability and high expectations.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ST – its definition, components, history and applications. Thereafter, its connection to educa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school management are described.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pract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screening for ST-skilled principal candidates and developing ST skills among prospective and currently performing school principals, pinpointing three opportunities for skills acquisition: during preparatory programmes; during their first years on the job, supported by veteran school principals as mentors; and throughout their entire career. Such opportunities may not only provide school principals with ST skills but also improve their functioning throughout the aforementioned stag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主席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努力按照"三个代表"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更加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7.
党史学习教育关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高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必须以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把握其导向价值和人才培养价值,通过形成制度保障、课堂保障、师资保障、网络媒介保障,以及校园环境保障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更好发挥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真实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表达。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史国史学习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其重要指向就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通过承担新使命、构建新格局、用好新技术等方式讲好党史国史,发挥党史国史的铸魂育人作用,培养出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20.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要做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进入职场的准备,要制订职业规划,选定择业方法,掌握面试的基本程序。二是建立合理的职业期待,挖掘自身的潜能,做有准备的人生,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顺应环境,抓住机遇,在职场中求得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