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学前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处于弱势地位。与城市学前教育相比,农村学前教育在教育资源配置、受教育机会、专业师资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国家可以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加大对农村幼教的投入,构建一体化学前教育管理系统,促使城镇幼儿园向农村幼儿园提供更多支援和帮助,开发适合农村幼儿发展的幼儿园教材,改变农村学前教育的弱势地位,从而促进农村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对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次积极探索,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新的挑战。学生的城乡差别、家庭资本差异,导致农村学生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均处于弱势,缺乏与城市学生的竞争力。因此,需要调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自主招生政策向农村倾斜,加强监督,逐步解决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处于弱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教育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政策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农村的落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和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的落后首先表现在师资、设备、经费等资源配置上的弱势;其次是文化上的弱势,农村孩子早期的文化习得和生活经验与学校知识及其表达方式相差甚远,教育内容、考试内容又带有一定的城市偏向,这样农村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就处于一种文化上的弱势,增加了其学习的难度,从而也不利于其取得学业的成功。资源配置上的弱势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而文化上的弱势则更隐蔽,不易察觉,所以也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教育是基石.实现教育公平,就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近年来,沙河市通过强力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改造农村薄弱学校、统筹配置教师资源等措施,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使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道,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相似文献   

5.
基于构像理论,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考察13名母亲为孩子报培训班的动因、目标和执行策略。通过访谈调查发现,课外补习既是各类家庭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主动选择,也是弱势家庭面对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时间冲突等问题时的无奈之举。在参与补习的孩子中,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低龄儿童母亲中较为常见,当孩子进入中学之后,素质培养逐渐让位于文化课程的补习。基于此,父母应该树立理性的教育补习观;补习机构应提高课程品质;政府不仅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规范补习教育,还需在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弱势家庭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6.
唐卫 《四川教育》2013,(2):23-23
农村中小学的撤并是针对一些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较差、人口较少、教育教学质量较低等问题采取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目的是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保证每个农村孩子受到优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两基”目标的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凸显出来。如何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不仅有学上,而且上好学,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成为今后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农村地区,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中小学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较突出,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教育资源配置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教育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妥善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必将促进新农村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国家重点高校,占有较多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本的社会阶层的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逐渐减少。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  相似文献   

10.
农村学校师资配置问题,是城乡学校不公平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中小学师资低素质配置,导致农村学校的弱势地位。其师资的不均衡配置,除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外,有历史的人事制度原因,也有改革时新的教师岗位移动制度等原因。要实现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城乡学校公平发展,必须改革历史制度,制定公平和科学的教师岗位移动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当前城乡经济一体化改革的推行,原来以单一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的经济模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绝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镇。因而,好多家庭由农村举家搬迁至城镇。随之,其子女上学也由农村不断涌向城区。另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也使得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先配置到城镇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着大量的农村孩子到城镇学校就读。很多农村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接受教育的良好条件,在城区学校周边租房居住,派专人侍候孩子读书,这部分孩子习惯上被称为"外宿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农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纵向研究,以及与城市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横向数据对比,发现农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结构失衡、供给和需求间不平衡、发展后劲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对此需要注重公平与效率统一,在底线均衡的基础上渐进式、多样化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综合提升;重视思想与行动统一,通过做好学校管理工作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注重规划和目标统一,在做好远景规划基础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如此才能有效破解农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可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效益.一方面缓解城市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另一方面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因为许多农村孩子转入城市生活脱离父母亲监管就会养成放任自流、不学无术的坏习惯,本质变坏,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4.
论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表现出总量短缺和结构失衡的特点,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应起基础性作用。应该从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拓宽城乡教育融资渠道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优化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5.
论基于需求的教育资源配置系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源于经济学的教育资源配置观是一种教育资源供给主导配置的分配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实,教育资源的配置不等于教育资源的分配,它实质上是一种以客观需求为主导的系统行为,而不是以供给为主导的、孤立的随机行为.概括地说,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是指,根据某一待配教育系统已构建的教育目标系统对各种教育资源在质与量及其它属性等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配备和依据这些教育资源本身的性质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布置,以构建、完善和维护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该教育系统之系统目标的教育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乡小学在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平。基于罗尔斯的公平理论,缩小城乡小学办学条件差距,实现城乡小学教育公平需要遵循权利平等、机会开放和弱势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育发展不均衡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教育资源由谁进行配置、如何配置等问题是教育能否均衡发展的关键。许丽英、袁桂林撰写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基于对8个样本县在经费、师资等关键性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考察,旨在以均衡为导向,以效率为目标,设计一套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农村教育、经济、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要使这项工作顺利和可持续进行,真正达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应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应保证学生入学机会均等并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从而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应综合考虑办学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布局调整可能带来的全面效果,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应防止布局调整后的教育资源流失和浪费现象,有效保护和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用。  相似文献   

19.
论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表现出总量短缺和结构失衡的特点,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应起基础性作用.应该从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拓宽城乡教育融资渠道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优化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20.
国外在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相对集中的投资体制,健全相关政策法规、逐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保证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扶持弱势地区和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等。借鉴国际经验,在推进我国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应该把弱势地区的义务教育作为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重点,扩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多方合作与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共享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