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11年8月9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实践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启动以来,作为基层的区县级新闻媒体,重庆市《江津日报》推出“记者走基层”、“百姓故事”、“记者进社区”等栏目面向基层,新闻工作者们深入一线蹲点了解,坚持采访写作,关注民生、关注变化、以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字为特征,在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足气力。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全党上下掀起调查研究的新高潮。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直达一线、实地调查是一种基本素养。当前,全省上下精气神全面提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燕赵大地展现出勃勃生机。作为党报记者,河北日报记者以基层调研为抓手,通过行走火热现场、倾听民意心声、对话专家学者等形式,生动践行“四力”,深入报道燕赵大地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的火热实践,凝聚起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肖榕 《新闻战线》2023,(23):93-94
新闻从业人员应成为大兴调查研究的排头兵、先行者,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进一步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福建日报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为抓手,通过调查研究增强“四力”,讲好新时代体育故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闽西日报》不断强化“三贴近”意识,坚持开展“记者下基层”活动,特别是今年8月中旬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闽西日报》把宣传报道的触角进一步伸向基层一线,采写了一大批引起社会较大反响的新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5.
<正>讲好基层故事,传递时代心声。2024年“新春走基层”主题宣传报道,山东临沂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统筹策划,落实“三贴近”,践行“四力”要求,组织报社和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走进群众、深入一线,在全市媒体(临沂日报、临沂电视台、在临沂客户端、琅琊新闻网、爱临沂客户端、爱临沂网)开设专栏,形成报纸、电视、网络、客户端等多层次全媒体宣传格局,形式丰富多样,以人民群众为视角,用心讲述一线感人故事,生产制作了一大批生动鲜活、场景动人、细节感人的刷屏爆款,让群众唱主角,展示基层振奋人心的发展变化,从平凡的人间烟火气息里,唱响了新时代千万临沂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6.
湖北日报开展的“记者走基层”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各方好评,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对湖北日报这样深入基层采访,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的经验,要综合起来予以公开报道。2月以来,中宣部《新闻阅评》发表了《坚持“三贴近”亲近老百姓湖北日报“记者走基层”专栏受欢迎》的文章;新华社播发了肯定这项活动的通讯《贴近人民才能不忘人民》;人民日报发表了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的文章《贴近些,再贴近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记者走基层贴近百姓心》作了报道。此文对“记者走基层”等“三贴近”系列报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作了深入探讨,现予刊发。  相似文献   

7.
锤炼“脚力”,使新闻真实接地气;锤炼“眼力”,捕捉新闻核心价值;锤炼“脑力”,拓展新闻深度;锤炼“笔力”,提升新闻高度。本文从全面增强“四力”的角度,以辽宁《葫芦岛日报》获奖走基层系列报道为例,对新闻媒体实现精品生产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究分析,供媒体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广西日报驻站记者,我先后驻扎在广西最西南的百色市和最东北的贺州市,去年被评为“走转改”全国优秀记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走基层很苦,从春至冬,我几乎每周都奔波在下基层的路上,顾不上家、顾不上孩子;下一线很累,酷暑寒风是一路伴随着的风景,天寒路遥是四季交替送来的礼物。但火热的一线、生动的基层、朴实的群众,却让我停不下脚步。  相似文献   

9.
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这是电视记者“走基层”蹲点采访的使命和情怀。“走基层”蹲点采访作为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不仅代表着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更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坚持人民路线的生动诠释。本文对电视记者“走基层”蹲点采访报道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给党报记者出了新的考卷,那就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基层中练就强劲脚力,在洞察生活中练就敏锐眼力,在勤学深思中增强脑力,在书写时代中练就不凡笔力。那么,如何在新闻采访中体现记者"四力"呢?不言而喻,通过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增进人民情怀,并始终把基层一线作为记者"四力"锻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11月21日,《安徽日报》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淮记者走基层”专栏,深入宣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事迹和良好风貌。《十年磨一“田”》作为该栏目首篇报道,全文5000余字,并配发评论。中宣部点名表扬该报道:题目起得很好,报道接地气,原汁原味呈现了记者深入一线的观察和体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中,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自曝“家丑”,选择了旗下在广西发行量、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媒体《南国早报》为案例,将近几年来的失实报道集中起来,编辑出版了《我们错了》一书,作为编辑记者学习的警示教材。此举,迅速在全国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我们错了”成为与“给力”相媲关的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既是上级对媒体记者的要求,也是媒体本身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多年来,荆门日报传媒集团始终坚持让记者行走在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实践“三贴近”中锻造采编人员过硬的工作作风,创造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新闻精品。近十年来,本集团先后获得“中国地市报经营管理十强”、“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出版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中国新闻出版报》等介绍了本集团改革发展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4.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部署,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陇南日报》作为陇南市主流媒体、党报,自2011年8月20日到2012年2月开展“走、转、改”活动近半年时间里,先后派出百余批次的记者深入基层,走村入户,采写刊发了来自基层一线的新闻报道200多篇(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陇...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动以来,《十堰日报》编辑部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健全机制.扎实认真地开展“走、转、改”活动,记者们“一头汗、两脚泥”,写出一篇篇鲜活的报道。目前《十堰日报》刊发来基层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围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嘉兴日报策划推出了“民情新闻日记”专栏,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蹲点乡村、社区,访民风、听民声,与村民拉家常,在社区给居民帮忙,到企业看发展,讲述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17.
张炜 《新闻世界》2012,(1):9-10
目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中新社、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负责人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基层活动,《南方周末》于2011年10月13日推出专题报道《部级记者下基层:坐拖拉机、下矿井、雨中“当交警”》。“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18.
“新春走基层”是各大主流媒体开年报道的例行动作,这个传统已走过13个年头。如何常走常“新”,避免老生常谈,是各媒体都遇到的共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唯有践行“四力”,重策划,选取新视角;进一线,体验式采访;练脑力,挖掘新故事;广传播,全媒体呈现,才能走出新意。  相似文献   

19.
<正>岁末年初,面对忙碌的工作和欢快的生活,地方党报必须扛起舆论引导的重任,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以优质内容和贴近生活的传播手段宣传报道党和政府的工作,营造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氛围。河南焦作日报社按照“四力”要求,做好选题策划和新闻采编工作,让新闻报道更有品质。本文结合焦作日报社“新春走基层”栏目的传播实践,探索在践行“四力”中淬炼新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队伍。”践行“四力”是新闻记者的毕生追求,也是淬炼有温度、有精度、有深度、  相似文献   

20.
田儒森 《新闻窗》2012,(5):11-11
自全国新闻界“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立即投身到活动中来,并连续展开了7周的“走转改”培训。与此同时,《贵州都市报》各部门记者积极行动,纷纷走进基层,带回了新鲜生动的一线见闻,传达了基层群众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