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四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问今是何世”一句。对这句话中的“世”字,截今为止笔者所能见到的选本都把它释为“时代”或“朝代”。查《辞源》“世”字条,第②个义项是“改朝换代建立新王朝为一世”。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中对“世”字有三条解释,其中第③条解释为“时代”,并引用了“问今是何世”为例。由此可见,“世”字确有“时代”,“朝代”之意,但我以为,在这篇文章的这句话里,“世”字所表示的词义并不是因“改朝换代”而形成的“朝代”、“时代”之意,而是一朝之中由于“皇帝的更替”而导致的“辈数”、“代数”的意思。理由如下: 一、从词义上看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时,每次讲到“问今是何世”句时,总有疑云浮上脑海.“何世”一词如何理解呢?翻阅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等资料,都译为“什么朝代”之意,其他文言文解释注本也作此解。笔者在与学生研讨时.提出了另一种观点.那就是“何世”之“世”应为“秦几世”之意.而并非“什么朝代”。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四册《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一句,课本来作注解。此句的谓语动词“问”没有主语,究竟谁作主语呢?一般教学参考书译为:“(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也就是说此句的主语是他们(桃花源人)。笔者则认为此句的主语应该是“渔人”。以“桃花源人”作主语,乍看似有道理,象是承前省略主语。但纵观全文细味之,便觉不妥。首先,桃花源人既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不应该提出“今是何世”的问题。再者,就连桃花源人的“男女衣着”,也“悉如外人”,还有何疑点要问“今是何世”呢?可见,以桃花源人作主语,是不符事理的。渔人“缘溪行”,突然发现了桃花源这一“绝境”,本来就觉奇异了,再听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二册《桃花源记》一文中有“问今是何世”一句。其中的“何世”,《教师教学用书》解释为“什么朝代”,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有悖于历史事实和文章的上下句之意。要探究“何世”的真正含义,先从历史来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希  相似文献   

5.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的“世”历来都翻译为“朝代”,笔者认为不妥。一、“世”有七个义项,但没有“朝代”的意思。将其译成“朝代”显然没有根据且显得牵强。如果译作“朝代”,那么,原文中就应该是“问  相似文献   

6.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一些教学参考资料译作:“(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种译法颇可商榷。按:在唐朝以前,“朝代”是由“代”表示的,“世”与“代”有所区别。《周礼·秋官·大行人》中有“世相朝也”一句,郑玄注曰:“父死子立曰‘世’。”《左传·昭公七年》“从政三世”,也是“祖孙  相似文献   

7.
“今是何世”释义商榷汪秋明《桃花源记》有“问今是何世”一语,人教社《教参》译为“向现在是什么朝代了”。其他注本亦大抵如此。笔者以为,此处释“何世”为“什么朝代一值得商榷。我们知道,桃花源人于秦虽乱而又未亡之际“人源”,至晋太元年间确实已有近600年的...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中有一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语文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译为“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象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文言语法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译为“男男女女的装束完全和外边一样。”近年来出版的其它有关著作都作了相同或类似的解释。我认为,上述种种解释,仅从字面意义上看是非常正确的,但深入一步,就感到完全不合情理。因为桃花源里的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  相似文献   

9.
《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的“世”,课本未加注释。一般作“朝代”讲,我认为应作“父子相继”讲。其理由是: 古汉语中,“世”的本义是“父子相继”,指祖、父、子、孙各代人,犹言“辈”。例如《周札·秋官》:“世相朝也。”郑玄注:“父死子立曰世。”《左传·昭公七年》:“从改三世矣。”贾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桃花源记》一文中的“外人”(这里指“悉如外人”一句中的“外人”)和“何世”两个词,《教学参考书》上把它们分别解释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和“什么朝代”,笔者认为,这两个解释均值得商榷。先来看看“外人”一词。如果按《教参》的说法,那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就应该翻译为“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这一句一看就让人无法理解。从秦末到东晋,五百多年过去了,难道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人的衣着装束是与外界同步发展的吗?五百多年来,外部社会的衣着装束肯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渔人”的衣着装束定然与桃花源中人是大不相同的,这从“见渔人,乃大惊”就可以看出来,远远地看到一个衣着迥异的人,桃花源中人才会“大惊”,才会视为异类。而且,在《桃花源诗》中有“衣裳无新制”一句,说明桃花源中人的穿着还是秦末的形式,我们如果还把“外人”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这难道说,桃花源外世人的衣着装束也与五百年前秦末时一样,五百多年来没有任何发展?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外人”的合理解释应为“天外之人”,渔人看见身着古装的桃花源中人便把他们当成“天外之人”,桃花...  相似文献   

11.
对《梅岭三章》中“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把句中的“向”字释为“对着”。二、这句诗是“典故”(见《初中语文课本成语典故注释》,孙良明著),“故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三、重庆师院《语文通讯》曾译为:“我这个  相似文献   

12.
《陈涉世家》中“苟富贵,无相忘”的“相”字,教材中未作注释,一些教学参考书上虽有解释,但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应作副词,有的认为应作代词……等等,教师无所适从。“相”字作为虚词,在中学文言文中是常见的,究竟如何解释,应从多方面进行探讨。首先让我们考查字书的解释。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中,“相”字只有一条解释:“相,省视也。”显然是一个实词。《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旧《辞源》、《辞海》都只有两条解释:(一)共也,(二)交相也。一九七一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对“相”字的解释是:“交互,动作由双方来,如:相亲相爱,言行相符。动  相似文献   

13.
查新、旧版《辞源》、《辞海》二书,对“观音”二字的解释基本一致,都是说:佛教菩萨名“观世音”,因为唐代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才略去“世”字,改称为“观音”的。这是一个很使人迷惑的问题。因为唐代确实有避讳的现象,一般是在太宗李世民死后,“民字”须缺末笔,或用“人”代替;“世”字,也要缺笔,用“代”、“蕖、系”等字代替。但是实际上也有不少的部分是不避讳的,依然写作正规的“世”字(不缺笔),这一点在《八琼室金石补正》的唐代部分中,著者陸氏不止一次地加以指出。  相似文献   

14.
《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已由语文出版社于2 0 0 2年 1 2月出版 ,精装一册 ,三百三十余万字。此书名为“通释” ,可从两方面说 :一是时代上的通 ,把宋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曲辞 ,集中到一部书中来解释 ,比较其异同 ;二是意义上的通 ,把辞义相近的曲辞 ,集中到一个辞条下 ,也比较其  相似文献   

15.
一古人使用符号来标点文章,是逐渐形成的。大约在汉以前,古人就创立了用以断句的“·”和圆圈,以及分章划段的“∨”。但是由于我国文字的独特性,它本身就带有符号的作用,所以,人们往往更习惯于以文字自身或文字叙述来代替标点符号。《诗经·关睢》篇后题云:“关睢五章,章四句。故言三章,一章章四句,二章章八句。”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说:  相似文献   

16.
对于陶渊明的传世名篇《桃花源记》中的一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省略部分的阐述,现行的多套教科书、教参书、辅导材料都比较一致地作如此补充:(村人)问今是何世,(村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笔者对前个部分的补释,即“问今是何世”到底是谁问这一问题,持有不同看法。现阐述如下,请教大家。一、村人为何而问?搞清楚问“问今是何世”的目的,有助于解决到底谁是真正的发问者。如果理解成村人向渔人发问“何世”,那么村人发问的目的无非是出于与世隔绝的茫然和急于知世的渴望。但在村人的精神世界里,他们是厌恶世俗、热爱…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一册《原君》一课中有“摄缄滕,固(?)鐍”之句。其中“缄”字教材注释为:“缄,封固。”笔者以为欠妥。 (一)此注与《辞源》、《辞海》的注释相抵牾。查《辞源》246页,“缄”的第一个义项即“用以结束器物的绳”,举例是《庄子·胠箧》中”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再查同页“缄滕”,其第一义项为“绳索”,举例句出自唐人柳宗元《柳先生集》中《牛赋》:“皮角见用,肩尻英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相似文献   

18.
《塞翁失马》中的“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的“者”字,按照文言虚词通常的解释,就是“……的人”。一九八一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寓言选》便正是把这一句译为“靠近边塞的居民中,有个擅长道术的人”。但往下一读,还有几个“其父”、“其子”。那么这个“塞翁”究竟指谁?是善术者,还是善术者的父亲?“善术者”、“其父”、“其子”,明明是三代人,而原文结尾处却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即只有两代人了。可见这个“者”字不能这样解释。从《淮南子·人间训》的全文来看,《塞翁失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二册《桃花源记》一文中,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教师教学用书》翻译说: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类似的翻译在其他资料上都可见到。其实,这种翻译是错误的,因为“有汉”的“有”不等于“有无”的“有”,而是作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有”作助词,在古代很常见,其用法可分两类。  相似文献   

20.
屈原《涉江》:“乘船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这句中的“吴”字,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南宋人朱熹在《楚辞集注》中说:“吴谓吴国;榜,棹也,盖效吴人所为之棹如云越龄、蜀艇也。”二、东汉人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吴,大也。言已始去乘窗舲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