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强度无氧间歇训练组,耐力性持续训练组,训练方式为强制游泳,研究长期训练后心肌功能和代谢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期高强度无氧训练与耐力性有氧训练对心肌的作用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训练方式对心脏的影响不同,耐力训练可促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有氧能力提高;长期高强度无氧训练虽然能使心肌无氧能力有所提高,但却由于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尤以舒张功能下降出现得较早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一、无氧阈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的无氧蒯,是指在递增负荷的运动中,骨骼肌中尚未出现乳酸堆积的情况下,人体最大限度地利用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及其对应的运动强度,它是机体南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健身操运动前后血乳酸的浓度变化,得出运动后血乳酸值在6.5mmol/L左右,说明该项运动强度稍高于“无氧阈”水平,它是一种既靠有氧代谢又靠无氧代谢供能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竞技健美操运动中的供能,是以无氧为主,以有氧和无氧代谢混合供能形式进行。在训练中,应把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5.
有氧能力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有运动时的能量来源有三大途径,即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和糖的无氧酵解供能系统以及磷酸原系统.然而,有氧能力的高低反映了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能力,同时,也决定了运动员运动能力尤其是耐力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高低.对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运动能力之关系的回顾,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能量代谢的研究,寻求理想的有氧训练手段,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供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物的氧化分解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反应,通过生物氧化,生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氧化,无氧也可以提供能量,只不过没有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多。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具有重大意义,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短跑项目的供能特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短跑项目强度大,持续时间短,供能不仅与无氧代谢能力有直接关系,也离不开有氧供能基础,对有氧一无氧能力的组合监测,有助于短跑训练安排更加符合生物学原理。在短跑运动员的营养结构中,除了基本的营养素外,增加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营养保健品、肌酸、1,6-二磷酸果糖、碱性盐,以及中药单方和复方的应用有利于运动员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能。  相似文献   

8.
1中高强度运动中糖的供能代谢 糖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糖原和葡萄糖都可以通过无氧和有氧代谢的方式释放能量。而且糖氧化具有耗能低、输出功率较脂肪氧化大等特点,是中高强度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糖又是惟一的无氧代谢合成ATP的细胞燃料。运动中的供能物质还有磷酸原,脂肪和蛋白质,但运动肌肉对各种供能物质的利用比例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及运动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运动生理研究揭示了青春期前的儿童有氧训练并没有改变最大摄氧量值,虽然在青春期前的儿童和少年有氧训练后,有氧能力有一定的增加,但与成人相比,这种增加基本上可忽略不计。而无氧训练则可以改善儿童和少年的无氧代谢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长跑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无氧代谢供能比例相应增加,其训练特征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无氧能力和速度训练受到高度重视,且速度耐力训练已成为中长跑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有氧能力是中长跑运动员的基础,而速度素质和速度耐力水平是决定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7,(8):57-58
<正>1教学目标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比较,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思考探究生物呼吸的类型。2教学重点和难点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明确生物呼吸的类型。3教学过程3.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表1)导读学生在探究中需要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探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必需条件,明确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导思(1)无氧呼吸为什么放能少?(2)对需氧生物而言,长时间无氧呼吸为什么会自身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12.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注重内外兼修、简捷实用,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深受我国青少年喜爱,跆拳道是以无氧代谢为主、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交替进行的运动项目,在提高练习者的力量、速度和柔韧性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跆拳道训练方式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改善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找到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运动中体内肌酸的作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酸是有益于机体的营养素,能增加肌肉中磷酸肌酸含量,保证肌肉高强度反复收缩时的能量供给,在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的能量供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无氧能力并延缓疲劳的发生.正确合理补充肌酸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运动能力,但肌酸还不能认为是一种普遍效力的补剂,所以补充肌酸须进行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竞技健美操随着健美操运动的蓬勃开展而迅速发展起来,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健美操运动,它比一般健美操更能体现出健、力、美的特色。它是有氧和无氧代谢运动的结合,并以无氧代谢为主,运动强度大、时间短、速度快。它对人的体能、技术、心理、意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速度耐力运动员能量供应主要以无氧代谢系统为主,即磷酸原供能和糖酵解供能。在周期性最大强度运动时,运动员要注意能量代谢的合理分配,在间歇运动中,由于运动时间结构的不同,参与代谢的能量供应系统有所侧重。根据速度耐力运动员的能量供应及限制因素,有针对性地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营养补充,对运动员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不同运动项目血乳酸的变化规律,血乳酸与机能状况和无氧阈值的关系,血乳酸对运动训练的指导作用等,作了简要的阐述。血乳酸是糖无氧酵解时的代谢产物,但仍可通过代谢途径,产生能量,重新供能。运动时血乳酸的积累与运动的绝对强度有着密切关系,并直接影响着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有氧代谢的角度阐述讨论了中跑训练中的能量代谢特点及有氧性质比重,以实例说明了中跑训练理论建立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现役30名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各项有氧代谢指标测试结果,与文献资料中其它运动项目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较,各项有氧代谢指标测试均值属中等偏上水平,说明仍有增长的潜力;2)R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最大摄氧量、最大氧脉搏和血红蛋白指标可以作为武术散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评价代表性指标;3)制定的综合评价标准经样本内回带检验结果表明,本文选择的代表性评价指标及其制订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考试试题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来比较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场所、反应物、生成物、所需的酶、产生能量的多少等;以植物种子、酵母菌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呼吸为背景,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细胞呼吸的类型。下面就针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内容进行剖析。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图解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等级男子短跑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特征,作者对东北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及吉林省体工队共22名男子短跑运动员进行了30s Wingate测定(采用MONARK 894E功率自行车)。结果表明:不同运动等级男子短跑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呈显著差异,即一级运动员总体无氧做功能力强于二级运动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最大功率较绝对最大功率的差异更为显著;男子一级短跑运动员较二级运动员能在更短时间内达到自身无氧做功能力的极限,但同时功率下降的速率也高于二级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