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心理素质,就是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动能心素、智能心素和复合心素.动能心素是由需求、情感、动机、注意四种品质组成.智能心素是由认识、运筹与决策能力、行为及其他能力构成.复合心素概括意志、气质、审美、社交、道德等品质.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中,由于人的生存环境变的越来越复杂,生态环境变的越来越尖锐,高技术的劳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等等,这一切无不加重现代人的心理负担,使人们不断处在应激状态下.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冲击主要指向现代人的心理层面.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课题.由于体育本身的特点是,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更为丰实的心理体验,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创造了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2.
一、道德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和强调,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与心理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初中把心理素质教育放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学习有关内容.可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女生由于想保持自己在班级中的优势地位竟然把错误答案告诉别的同学;一位男学生认为周围的人都不好,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他们不再注意他人的感受、不会和人交往、不关心他人的疾苦,不能为别人着想.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出现了学生道德素质严重不足的现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四大误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教育和青少年的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那么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道德素质就是个体所具有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是社会思想和道德准则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和性格品质、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近代学者王国维曾提出心理素质教育包括德育、智育、美育,与体育并列构成教育宗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校长是学校组织管理的指挥者,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个性就是学校的特色:校长过硬的心理素质对师生具有最现实、最鲜明的直接影响力。这就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努力塑造自我健康的心理形象。校长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性格、情感以及对己待人处事等方面。这就要求校长要有开朗乐观的性格,饱含情感的火热心肠,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实事求是又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又当机立断,在校园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4.
人的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在行为、作风上表现出来的品质。其主要内容是个体的气质、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性格(包括道德性格、情感性格、意志性格、理智性格、自我意识和性格类型)等心理品质。为迎接21世纪来临,本文就中医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进行一些探讨。一、21世纪对教育及人才素质的要求知识经济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知识经济的显著特点,是把智力作为资本投入经济运行,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物化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所以,知识经济的竞争表现出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编辑心理素质结构及其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期刊编辑心理素质结构主要是性格品质中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心理能力中的认知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动力中的动机和兴趣等。提出了优化编辑心理素质的途径: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培养高水平的心理能力,激发强烈的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素质与个性心理素质和现代心理品质相互渗透和互融.在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封闭向开放转型,机遇和挑战同在,成功和失败并存的条件下,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学校教育中,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进取向上、豁达乐观、宽容善待和坚韧顽强的心理品质,要特别重视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造就优秀人才的重要内容.那么从哪些方面努力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呢?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针对当前中学生的特点,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得到了些许感受.  相似文献   

7.
校长是学校组织管理的指挥者,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个性就是学校的特色。校长过硬的心理素质对师生具有最现实、最鲜明的直接影响力。这就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努力塑造自我健康的心理形象。校长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性格、情感以及对己待人处事等方面。这就要求校长要有开朗乐观的性格,饱含情感的火热心肠,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实事求是又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又当机立断,在校园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校长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编号指标分类心理特点列举1角色意识自知身份和潜在优势、劣势2教育心…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心理素质指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及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的综合体现,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心理品质是伴随人一生的,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因此,在职业高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更好地提升心理健康教学质量。本文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修养,以更好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机能,是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统一体.心理素质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源于生理、心理和外部条件,是在一定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后天人生经历的积累.人的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心理健康水平高,心理素质也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0.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心理品质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它必须从小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指发展每个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克服消极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主要是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只有自身具有较好的素质,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