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大干世界瞬息万变。针对突发的新闻事件,新闻策划能使朦胧的意向变成清晰的思路。从1998年至今,笔者组织参与策划了多次新闻宣传报道活动,感触最深的仍然是那几次由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而引发的新闻宣传报道,如’98抗洪、2005年九江地震和2008年抗冰雪灾害等。这些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策划给笔者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驻站记者,主要负责某地的宣传报道工作。驻站记者需要经常与基层打交道,基层也为驻站记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海南日报社,一般情况下,记者都要有驻站经历,才会被分配到其他部门。驻站能锻炼年轻记者的毅力,为年轻记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让  相似文献   

3.
刘世领 《传媒观察》2005,(11):34-35
省级党报分布在各县市的驻站记者处于直接面对现实生活的前沿阵地,是采编队伍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好驻站记者功能,是落实报社各个时期的宣传报道思想,保证提供大量鲜活新闻,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条件。新华日报深刻体会到基层驻站记者的重要性,积极打造新时期驻站记者的核心竞争力,去年,又增派60多名年轻记者蹲点12个省辖市,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汤茹悦 《新闻实践》2009,(11):77-77
媒体报道策划一般往往局限于总编辑对报纸的总体策划、编辑对分管版面的策划,而当今策划已经前移到记者对读者的调查、事件采访和报道。应该看到,“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在新闻界尚有争论,持反对意见者认为:由记者参与策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并予以报道,是先有记者行为,后有事实报道模式,存在主观臆断的嫌疑,并认为对新闻事件作为策划对象,混淆了商业活动和新闻活动的界限。  相似文献   

5.
县市报道一般由驻站记者完成,驻站记者在新闻战地的第一线,及时向编辑部传回各市县的报道. 驻站记者各据一方,他们对各县市有关情况了如指掌,但在长期的采访中,容易形成某种心理定势,只注意采访某一方面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新闻传播策划中记者的主体参与 在新闻传播策划中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进行的报道策划。这种组织报道,是为了使报道更加完美,只要符合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人们是不会有多大意见的;另一种策划,即新闻工作者参与正在发生或还没发生的事件之中,以自己的主观努力促其按计划完成,尔后再予以报道。对此,我以为是可行的,只要实施时按“新闻传播策划”基本的要求办事。  相似文献   

7.
汤尔利 《记者摇篮》2006,(11):11-12
按照中央的安排和部署,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全省分三批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宣传组立足省情抓宣传,紧紧围绕推进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辽宁这一全省中心工作,组织和策划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宣传报道,抓住了辽宁特点,打造了新闻亮点,使我省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受到了中央和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找准定位,牢牢把握先进性教育活动新闻宣传报道的正确导向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根…  相似文献   

8.
新闻策划的步骤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凡是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都离不天新闻策划;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不宣传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实践证明,新闻策划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 新闻策划是增强宣传效果的必然之举 所谓新闻策划,是指依据新闻事实或新闻素材,对所要宣传、报道的内容、步骤、途径等进行组织和安排,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时代,是高扬与时俱进精神的时代,是提倡创新的时代。时代的这个重要特征,要求新闻业务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新闻业务工作来说,湖北日报驻地方记者是一个主要生产新闻稿件的环节、部门。驻站记者生产足够的新闻稿件,满足报纸的正常出版,这是一个起码的一般的要求,驻地方记者生产优质的稿件,这是一个较高的特殊的要求。在满足起码、一般要求的同时,争取满足较高、特殊的要求,应是驻站记者新闻业务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追求。在新闻业务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求驻站记者不断转变思维方式、采访方式、写作方…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形势下,加强省级新闻单位驻站记者队伍建设,使其更好地发挥独特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悉心考察选拔,配齐备足力量省级新闻单位驻站记者是一个新闻单位乃至整个新闻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骨干力量。驻站记者远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各级电视台的重视。事先制定宣传计划和步骤,对宣传报道实施周密组织和指导,已成为各级电视媒体的共识。电视新闻报道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周俊 《青年记者》2012,(10):39-42
职业意识 1.传媒假事件是由传媒采编部门或记者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具有公共关系性质(包括记者的个人职业主义动机)的一系列活动.这与其他社会组织或传媒内部公共关系部门策划和实施的一般假事件不同,是由传媒采编部门或记者自编自导自演自播的.① “假事件”(pseudo-event)一词起源于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Boorstin)的著作《形象》(The Images).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先后有两次赴安吉县当驻站记者的经历,至今当驻站记者已有6年多了。我认为驻站记者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关健是如何扬长避短。优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贴近基层;劣势是远离报社总部,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往往站得不高,视野不够开阔。如何把驻地新闻转化为全局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闻,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全局意识。要善于跳出驻地看全局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驻站记者,必  相似文献   

14.
欧世金 《军事记者》2003,(12):56-57
四、驻站记者的采访采访是记者的首要职责,而且是重要的职责。驻站记者亦然,但驻站记者的采访与在报社大本营的记者(编辑)的采访有许多不同。最大的不同点是驻报社大本营的记者一般采访都是“指令性”的,他们注重抓好采访前的准备、采访中的提问与观察、采访后的笔记整理等环节就行了,这是许多新闻教科书上讲过的内容。驻站记者的采访,“指令性”内容较少,大都靠自己“找饭吃”,因此,他们遇到的难处是“采访什么”。也就是说,驻站记者的采访,首先要找准采访的题目或线索。从操作层面来看,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向编辑部“要”。驻站记者写稿有…  相似文献   

15.
晁明春 《青年记者》2012,(25):44-45
对大多数传统媒体来说,驻站(包括分社、办事处等形形色色的派出分支机构)记者一直被视为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但随着传媒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记者站的职能及驻站记者的职业角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驻站记者从原来单纯的新闻采写者和稿件提供者,迅速向新闻采写者及与报社事业发展相关的多功能、多角色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16.
张兴 《视听界》2008,(4):82-83
新闻活动是电视媒体整合资源,组织、策划或参与新闻事件,吸引受众关注和参与,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影响力的一种媒介要件。如果我们把捕获新闻的能力称为第一只新闻“眼”,那么策划新闻活动的能力则可称为第二只新闻“眼”。  相似文献   

17.
市县报道,一般是指反映市县工作成就、有效举措、探索实践等的报道。对省报驻站记者来说,市县报道是理所当然的"必修课"。能够运用新闻化的语言,准确及时地把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亮点"印"上省报,不仅是市县的愿望和要求,也是驻站记者的职责和任务。市县报道怎么写,才能既符合本报的要求,同时又赢得市县青睐?以笔者驻站多年、采写大量地方新闻的经验而言,报道要实现"多赢",必须立意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唯物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这个“新近发生的事实”就是独立于记者意识之外的,不以记者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事实。还有人认为,新闻策划活动的客体是新闻报道活动,它是根据新闻价值,对活动的一种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策划,是对新闻活动的创造性的谋划。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丑恶现象和党内腐败现象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其担负的舆论监督职责更重。 党报派驻各地的记者,与编辑部记者一样承担着舆论监督重任。驻站记者除了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外,还应拿起新闻批评的武器,对所驻地域那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与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以明辨是非、扶正祛邪。 与编辑部记者相比,驻站记者开展舆论监督遇到的阻力更大,更容易受到驻地的制约。驻地党政领导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直接影响着驻站记者开展舆论监督的行为以及舆论监督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采写经济报道方面,驻站记者与编辑部跑经济口的专业记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图探讨一下驻站记者采写经济报道的特殊规律。要把经济报道题目放到全局中去比较,不要一叶障目,误将一般当典型驻站记者采写经济报道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新闻不新,没有深度,缺少发现;二是宣传味太重,信息量太少;三是表述上深入浅出不够,可读性差。三条中最主要的还在选题上,即不少稿件放到全局范围内衡量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