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对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耗散结构为分析框架能很好地解释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内涵。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是在院校与国家层面,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本地高等教育实践或本地高等教育实践影响国际高等教育及相互传递、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动态发展的动力集合及效率。其实质是保持有序状态的负熵,即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双重挑战,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际竞争力内涵、发展历程入手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并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晓棠  刘世奇 《文教资料》2014,(12):102-103
高等教育肩负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全球化趋势使高等教育面临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挑战。基于以上观点,本文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内涵、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卢希 《文教资料》2013,(3):96-98
随着世界科技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成为实施高等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教育内容的国际化、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以及教育技术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源内涵的研究,探究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理解,为了能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文章主要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以及构成要素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对比归类。在此基础之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包含"过程论""氛围论""系统论"三个角度;经济动因、技术动因与国际政策动因共同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两面性,对我国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国际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使高等教育在关系、影响或范围上成为国际性的活动或过程。一些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定义由于采用了规定性、描述性和纲领性的定义陈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概念的混用现象:引发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过程说"、"趋势说"和"结果说"的争论;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国际(高等)教育";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厘清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内涵及其混用现象能够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推进中有必要对其价值进行反思——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为了谁?成就了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动因等潜在性地影响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基础,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标准和过程是持不同高等教育价值观、维护不同利益的价值主体价值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的结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的主要价值主体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方案之手将主观价值“合法化”后加以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应削弱其经济价值取向,以进一步促进高校师生的自主发展为主旨。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括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涵、表现形式、基本动力、时代特征和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我国大学走向世界并更好地实现国际化的思路,包括运用多种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提升大学科研水平、丰富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构成、设置国际化课程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括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涵、表现形式、基本动力、时代特征和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我国大学走向世界并更好地实现国际化的思路,包括运用多种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提升大学科研水平、丰富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构成、设置国际化课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