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担任图书馆馆长转眼五年。在这五年里,真是饱尝了甜酸苦辣,可谓几度春秋,几经风雨,有时更觉酸甜苦辣都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谈及愉快、喜悦,人们都喜欢以“甜丝丝”来形容、来憧憬,可不是吗?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喷泉,是学校文献情报中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浅析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图书馆文明建设孙金波(山东省滨州师专图书馆图书馆作为保存、积累、传递人类智慧成果的专门机构,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图书馆文化”,成为璀灿的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图书馆的观念、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3.
出身农家 ,总觉得“图书馆”三个字对我遥远又陌生。那是城里人的事情 ,只有城里人才有资格去图书馆里借书阅报。而“城”离我们这些乡下人更遥远。虽说县城距我居住的小镇只有四十华里 ,但我的伯父伯母年近花甲了还未进过一趟。记得我第一次进入图书馆是上世纪 6 0年代初。那一年我 13岁 ,考上了县第七中学。不知什么原因 ,第七中学没建在我们镇上 ,却建在了距我们镇12华里的一个名叫“程寺”的地方。那地方既偏僻又落后 ,用“鬼不下蛋”来形容它决不为过。那是一个非常小的乡间小集 ,街长不足 5 0 0米 ,有两间供销门市部和一个小卫生所 ,…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国家乃至智慧地球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重大议题。图书馆亟需向智慧化转型,为社会提供更便捷高效、更具智慧化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国家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曾经组织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由传统向数字化转型。面对智慧化发展的新需求,国家图书馆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推动图书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总体架构可以归纳为1+3+N,其中,“1”是指一个“云上智慧图书馆”,“3”是指搭载其上的全网知识内容集成仓储、全国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全域智慧化知识服务运营环境,“N”是指在全国各级图书馆及其基层服务点普遍建立线下智慧服务空间。为确保项目科学发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将建设三个支撑保障体系:一是智慧图书馆评价体系,二是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三是智慧图书馆研究及人才培养体系。图1。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2002年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记提问了些大白话,如“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像这样的提问,既不能让霍金快乐,更无法让读快乐。面对霍金,记的提问有太多的外行话,以至于霍金拒绝回答一些提问,这本身就颇值得反思。无独有偶,  相似文献   

6.
张践明 《图书馆》2007,(1):37-39,44
图书馆需要理解,它是人文主义的事业;图书馆是保护社会遗传的重要机制,它是社会知识和个人转化的重要中介;图书馆建设与利用是人类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表征,它在弥合“信息鸿沟”中起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度,图书馆的发展史也是社会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27日至6月2日,是全国的第二个“图书馆服务宣传周”。这期间,全市各级图书馆都将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服务活动,例如“街点服务”、“敞开办证”、“送书上门”、“服务成果展览”和“图书讲座”等。为什么要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呢?大家知道。图书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和  相似文献   

8.
书林偶感     
假如我是一个读者今年以来,不少地区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乘客”、“假如我是一个顾客”、“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等讨论活动。这些讨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工作,提高了服务质量,好处很多。我想,我们图书馆界,是否也来个“假如我是一个读者”的讨论? 因为“假如我是一个读者”的讨论,它把宾主位置(也就是读者和管理员的位置)完全颠倒了过来。而这一颠倒,就能促使我们设身处地的去为读者们着想。例如:  相似文献   

9.
当前,不同化遗产和信息服务的整合已成为档案学关注的焦点。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及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委员会(名曰“资源”)的成立是明显的例证。但是,业内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种协作与整合存在着风险。我认为,我们要先搞清楚“交叉区域”、“多方协作”、“整合化一”的确切涵义,因为这些词汇出现在多种领域。对现有的协作与整合案例做一些深入研究,或许对此会有所帮助。为了表述清楚,我用“交叉区域”来形容不同种类档案之间的关系,用“交叉范围”来形容档案与其它专业门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当代的大环境和情报学面临的挑战情报学的成长、发展,同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密不可分。目前,人类社会朝着什么大趋势发展? 特别是九十年代,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人类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最近,日本情报学家山下甫认为,人类社会正朝着“智慧创造阶段”发展。“智慧创造阶段”,也叫“智能化阶段”,它是信息化社会的第二阶段。按照山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谓服务?服务——字典里的解释是“为一定的对象工作”。这样一个充满发散性的定义,仿佛启示人们,服务理念的提出,将是一个构建性的、不断深入和丰富的思想发展历程。什么是图书馆服务?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理解程度的不同,必将决定服务水平和质量。图书馆工作者的职责是“服务育人”。这很朴素,但足以说明服务的不同寻常——艰辛与神圣。服务究竟为了什么?这看起来很好回答,其实不然。这样的问题是“元问题”,是服务的“根”,也是服务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作为图书馆工作者,我想,这是不能不思考的问题。它是一切服务行为的“追求”——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对于图书馆的服务,如果不作这样的思考,我想,图书馆工作者仅仅是完成了“借借还还”的“职业任务”,充其量只是实现了有限的工作量,或者说是“撞了钟”。这样的“者”,是“经者”,可能还不能完全担当起服务育人的“人者”重任。服务是什么?我思考着,但回答不了。服务为了什么?我想得不深刻,但有一点坚信不移,那就是:服务是为了人!图书馆的服务即为了读者“成人”,只有“成人”了,才谈得上“成才”。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多元化取向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选择,同时也给图书馆和它的...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世纪之交,中国文明的进步,不仅需要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同时也不要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图书馆,由于它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名流对此都有切身体验。“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信息的重要基地。不仅科研工作者离不开它,一般老百姓也离不开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一生直到今天,可以说是极少离开图书馆,就如人每人必须吃饭一样,经常而必须。”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如是说。“爱书是读书人的人性,图书馆是读书人精神的绿洲,生命…  相似文献   

13.
ͼ���ѧ���鱨��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的促进与推动,特别是美国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规划思想席卷全球,在信息社会化日益强劲拓展的今天,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开发与建设的结晶——图书馆的现状与远景,引起了种种异议。诸如:“在一个地点上图书馆是不存在的”,“信息时代的恐龙”,“处在十字路口的图书馆”,“图书馆回归到博物馆”,“图书馆向现代情报中心衍变”,等等。对这些异议本身并没有开展本质主义讨论的必要,但我作为一名教师,经常遭遇到学生们的发问:“既然是这样,何以图书馆学与情报科学能并存呢?”起初,这是一个令我不知如何作答的发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图书馆改革的战略目标?我认为中央书记处一九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讨论通过“把图书馆办成一个社会事业,不一定设行政管理机构”的设想,就是图书馆改革的战略目标,它为图书馆政策、体制方面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图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顾名思义,图书馆即是人类智慧的宝库。它储藏着智慧,又为新智慧的生长提供营养。人们的科学发明创造、思想上的建树等等智慧之果的产生,除了必要的社会实践以外,都离不开以书本形式凝聚的前人的智慧。我们的学术创新,科技发明,就是创前人之所未创,发前人之所未发,都要在前人提供的智慧成果的基础上前进。马克思的辉煌成就,就是由于“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沒有忽略过去”的结果。他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5,(7):24-27
传媒企业化并不新鲜,有人认为,“北青传媒”只是个案。首家在香港上市,意图跨行业经营等一系列作为都让“北青传媒”身上承载了太多的猜测,它是怎样做的?它能走多远?中国媒体是否将由它开始涌现“上市潮”?  相似文献   

17.
陈丽冰 《图书馆》2023,(2):19-25
智慧图书馆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管理体系的简单融合,而是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与信息技术共融的未来图书馆发展模式,是实现图书馆“资源数据化”“数据知识化”“知识智慧化”的一种“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生态。传统图书馆模式呈现出的“空心化”“同质化”“去专业化”“去图书馆化”趋势,制约了图书馆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引擎”价值的实现,而“技术驱动”模式的局限性和“技术异化”也是形成智慧图书馆建设困境的原因之一。文章认为未来应通过“技术为媒、以人为本,多元共建,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路径来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图书馆,人们把它比作文明的宝库,知识的海洋。可见从事图书馆工作,为求知进取奋发向上的人们铺架“阶梯”是一个多么光荣又崇高的职业。我单位的图书室仅有一间60M~2的阅览室和一间小小的藏书室,我是唯一的一名工作人员而服务对象却是娄底铁路地区管内近万名职工,其中相当一部分职工分散在湘黔、娄邵沿线五十多个车站和六十多个工区。在这种点多线长人手单一、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基层图书工作?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这一直是我努力探索的课题,奋起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资源共享共建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有如其它事物 ,必定处于永远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 ,图书馆是社会的产物 ,它因社会的需要而产生 ,也必须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1 ]。今天 ,当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人类由工业经济时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时候 ,图书馆应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图书馆应朝着什么样的模式建设与发展 ,影响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这是值得每一个图书馆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信息活动的状态和社会对文献信息需求的分析 ,提出了影响当前图书馆发展与建设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并探讨了在这一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与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五花八门的图书馆图书馆是人类智慧的海洋,培育人才的摇篮。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图书馆。数学图书馆:加拿大有一座“数学图书馆”.图书馆中不仅有大量数学方面的书籍,而且有印数很有限的不出的小册子,甚至还有奥林匹克运动会制发的印有竞赛题目的题单。通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