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新颖有趣的导语,可以使学生受到启迪、感染,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教《草原》一课,教师可以一边放映关于辽阔草原的录像,一边随着悠扬明快的音乐描述草原风光:“那儿的草原一望无际,碧波千里,肥壮的牛羊在草原上或静立不动,或回首眺望,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样的导语,使人身临其境,唤起了学生对草原的无限向往之情。   二、巧设提问,激发…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只有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好的导语就像一首歌的序曲,它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般说来,以学过的知识作铺...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巧用“悬念”“设疑”手法,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讲读课文前巧设导语,质疑激趣。在导语中设置悬念,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进一步探究课文做好铺垫。如教学《田忌赛马》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齐威王的三匹马分别比田忌的好,为什么比赛的结果却是齐威王的马总体上比田忌的马慢?”学生顿时愣住了,眼睛直盯着我,都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就抓住这样的时机,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引向课文内容,学生学习课文时果然特别专注。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笔者认为,好的导语应具有以下性质。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学习和成长。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予以有效的落实呢?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愿学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巧妙恰当的导语,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第一手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6.
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笔者认为,好的导语应具有以下性质。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相似文献   

7.
1.新课的“起调”,扣人心弦。 1.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在教读《变色龙》一文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设置悬念:变色龙是动物蜥蜴的一种,它的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课文是写这种动物吗?不是,那为什么课文却以“变色龙”为题,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引导学生带着悬念,主动、积极地学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中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要巧设导语,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巧妙提问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歌曲导入法,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让他们迅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是许多教育者共同探讨的话题。本人在教学之中比较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浅谈这方面的体会。巧设导语 ,激发兴趣。 课前导语是把学生引向课文意境的桥梁。语文课最讲究艺术性 ,而“导语”是艺术中的艺术。一段简短精彩的“导语” ,可以给学生以兴趣和启迪。要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 ,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上来。教师应根据文章的内容 ,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 ,在一堂课开始就激发学生兴趣。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 ,下面简介几种 :(1 )语言渲染法。例如 :我讲…  相似文献   

10.
设计恰到好处的审美化的课文导入方案很重要,它能让学生从对事物美的形象的初步感知开始,从导语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产生初步的美感,然后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教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为创设美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设计这样的导语: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回答:“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  相似文献   

11.
巧设妙用导语是一项技艺,是一门学问。在导入新课中巧设妙用导语,能促使老师超越课堂的藩篱,拓展自身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文从情境、问题及文本三个层面剖析如何巧设妙用导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研究,探究导语的巧设妙用对构建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一直是一堂优质课的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导语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为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3.
李爱云 《成才之路》2012,(15):69-6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圣人先贤为我们留下的最通俗但又是最宝贵的教育箴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我简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妙用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对新课文往往都有一种新鲜感,抱有新的兴趣和期待值。因此,教师只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文章体裁和内容、难易程度等精心设计导语,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且乐于受教,达到高效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要巧妙地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汲取知识营养。教育家乌由斯基说:“任何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内在动机。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当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品尝满桌美味佳肴的时候,当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是谁让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是谁让我们尽享和平的愉…  相似文献   

15.
1.新课的“起调”,扣人心弦。1.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在教读《变色龙》一文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设置悬念:变色龙是动物蜥蜴的一种,它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课文是写这种动物吗?不是,那为什么课文却以“变色龙”为题,请尉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引导学生带着悬念,主动、积极地学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赵香 《辽宁教育》2010,(5):41-42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无论学什么,做什么.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上课伊始,教师精彩的导入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巧用导语可以先声夺人,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够轻松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教学形式能最快地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之见莫过于课堂提问。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最怕教师的课堂提问仅限于两大类:一是判断性问题,要求学生作出“Yes”或“No”回答。二是叙述性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记忆,背诵做叙述性回答。因为这两类问题主要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而不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要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目的,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18.
李媛媛 《文教资料》2007,(1):193-194
语文课堂应该涌动着生机,充满着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造力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效果取得最佳效益。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灵活机智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或引导,或阐释,或强调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把一堂课中许许多多的点连成一个面,由点而面组成一个完美的有机体,艺术化地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巧设导语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始上课时,教师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是实现教学整体艺术美的关键一步,可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上…  相似文献   

19.
一、巧设导语——激趣 有句名言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授课伊始。教师如能巧设引人人胜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因课而异,巧作安排,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初中语文老师,不少人都感到现在语文越来越不好教了。学生私下说:“中国字认得,课文读得通,大概意思知道了,还学什么?”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一、利用插图,巧设问题巧妙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结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授陈毅的《梅岭三章》时,我们先让学生看插图,然后提出两个问题:(一)从图中看,这三首诗写作的时代特征是什么?(二)图中的人物陈毅是怎样一个人?这两个问题是理解这三首诗的前提,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也就解决了课文的重点和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