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陶研文史》2006,(3):26-26
李公朴、闻一多相继在昆明被暴徒狙击殒命,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亦在沪逝世。海外侨胞闻之不胜愤慨哀悼。星洲侨领陈嘉庚先生等六十余人及学校社团四十三单位,特发起召开新加坡华侨追悼李、闻、陶三先生大会。大会于九月十五日上午十时假公商学校大礼堂举行。大门前有横匾写着民族永生。挽联为“烈士之血,民主之花”。中堂悬有李、闻、陶三先生遗像。台上有陈嘉庚先生挽联云:“君等人地登天,争取民主,争取自由,但凭赤手空拳,洒尽人间血泪;我亦痛心疾首,反对独裁,反对贪佞,悉本侨胞公意,只求国跻三强”。全堂内外挂满挽联、轴幅,气象至为严肃。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他毕生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1947年他逝世时,毛泽东及朱德联名发唁电称先生为“人民教育家”,“为民族解放与社会改革事业奋斗不息”。宋庆龄曾写下了“万世师表”四个大字,高度评价和赞誉陶行知先生。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  相似文献   

3.
三年前的七月是一个多难的七月,继李公朴、闻一多二先生在昆明被害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于二十五日患脑充血逝世。陶先生一生为劳苦大众教育及民主实践而奋斗,他不断的培植国家的干材和训练民主的战士,凡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的死不只是教育界的损失,也是整个民主阵营中莫大的损失。今天我们在解放后的上海,在各地捷报频传的时候,在政协即将开幕的前夕来追悼陶先生,我们除了兴奋外还觉得无限的哀悼。  相似文献   

4.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教育家,一位是孔子,一位是陶行知。毛泽东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位毫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江泽民同志也称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体系的内涵。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之学校观》、《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创造是中国教育之完成》等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他从1927年起先后发动四个教育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教育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主教育运动。这些运动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今年七月二十五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日。为了学习陶先生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他的先进教育思想,并以此为动力,推动我省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我曾倡议在全省教育工作者中开展向陶先生学习的活动。陶先生的一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度过的,他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忱,以“完成四万万五千万人之启蒙大事”为己任,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的斗争,从一个民主主义者成  相似文献   

6.
沉痛悼念张志公先生黄岳洲当代驰名中外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作古了,巨星陨落!语言学界、语文教育界举行了庄严隆重的悼念活动,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志公先生有巨大贡献。志公先生在整个学术活动中探索是多方面的。对语法、修辞、词汇、文字和语文教育的现...  相似文献   

7.
今年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的100周年诞辰。45年前他逝世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同志称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这就是党和人民对陶行知的评价。作为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和爱国民主人士,陶行知一生追求真理,为振兴中华和发展进步教育事业,不屈不挠,鞠躬尽瘁。他从中国国情出发,锐意改革,不断创  相似文献   

8.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7,(34):102-104
他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卓越开拓者;他是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的伟大先驱;他始终关注着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进程;人生短短几十载,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财力和智慧都献给了近代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就是被奉为南开“校父”的严修。 南开老校长张伯苓曾高度评价他的办学功绩,“严先生道德学问,万流共仰!个人追随颇久,深受其人格陶冶。南开之有今日产先生之力尤多,应尊严先生为校父。”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60周年。陶行知先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反传统教育和反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育学说。他的教育学说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思潮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他从事的教育活动完全是为提高人民觉悟、为人民谋福利的,特别是为提高广大农村的劳苦大众的觉悟为主旨。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关注的中心,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他说:“我们要想建设新中国,必须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共同负担这个伟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反对“因袭陈法”、“仪型他国”,是旧中国批判传统教育弊端和洋化教育的杰出代表。为普及教育,“点着中华民族生命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毕生奋斗,鞠躬尽瘁,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和民主教育。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相似文献   

11.
雷沛鸿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思想家,在30和40年代,他在广西全省大规模的开展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改革中等和高等教育,创办新型的国民中学和西江学院,开展成人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著名的中国教育史专家、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郭齐家教授称雷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从整体上探索中国教育出路的先行者”。“七五”计划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教育论著丛书”收入51位教育家;“八五”计划期间,辽宁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研究》收入25位教育家;“八五”计划后期,天津教育出版社“中…  相似文献   

12.
附及: O‘忽传仙逝拗神州“:2印5年6月30日上午25分.著名教育家国家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堪称文化界泰斗 启功先生竟已驾鹤.顿时全国一片悲痛之情。启功老人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吴官正 问和哀悼。7月7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沉痛悼念启功先生。贾庆林李长春等和数以千百计的 仙逝彻神州① 先师 哀合调②。 博透 专 精欲泰斗③ 励耘助学展宏伙④。 师憾传道行与范⑤, 教泽育人谧曰优⑥。 题字刊名嵌仰止⑦, 道文壮节借未秋⑧。 ②“吊唁先师哀念稠“:先师旧时尊称孔子或孔子和周…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陶行知逝世后,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称颂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陶行知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教育经验,对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在反对旧教育开创新教育,提倡和推行“生活教育”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c“它不是外国洋教条的抄袭,而是地道的中国‘特产’;不是实用主义经验论的中国化.而是有其独特理论体系和现实基础的;不是社成‘做中学’的花样翻新,而是批判旧教育改革旧方法的杰出创造”。“陶行知先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由教育救国走上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一个典范”(那还超语)为改革中国的旧教育,勇于革新,不断探求。如他所言“我们在这十二…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教育”思想,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他的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培育具有集体精神的“真善美的活人”为目标;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主张解放、培养并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思想领域的一笔珍贵遗产。今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认真挖掘、整理、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仍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俞庆棠先生致力社会教育,垂三十年,手创江苏教育学院、上海实验民众学校事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不幸任职月余,突患脑出血症逝世。先生富有事业精神与为人民服务之热忱,足为楷模”。这是三十五年前女教育家俞庆棠教授逝世后郭沫若同志题写的悼词,确切地概括了俞庆棠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屠棠 《农村教育》2006,(10):11-11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和陶行知先生逝世60周年,文化界正在广泛开展对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纪念活动。说来也巧,鲁迅比陶行知早诞生10年,早去世10年,都在创造力最为旺盛的55岁英年早逝。鲁迅去世后被誉为“民族魂”,陶行知去世后被誉为“民主魂”。他们的逝世,都被看作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所以.作为校长,应该具备教育家的胸怀和眼光.要时刻意识到责任的重大.志存高远,潜心研究.创造适合孩子们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劳累过度,不幸患脑溢血去世。他的过早辞世,震动了整个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对他表示深切哀悼。毛泽东亲笔题悼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董必武写了“当今圣人”四个大字,贴在他的棺木上;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郭沫若称他是“孔子之后的孔子”。不少教育界的著名人士,认为他是“中国近百年来的大教育家”。比陶行知年长14岁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出于对陶行知教育学说的崇敬,取名“徐师陶”。这些题词和评价等,并非溢美之词,而是对他的盖棺论定。  相似文献   

20.
2010年6月26日,听到吴冠中先生去世的消息,十分沉痛。因为先生不仅是一位有良知、学识渊博、勤奋的大画家,亦是一位为人低调,值得尊敬的美术教育家。他的逝世,对中国的美术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回忆当年与先生相处的一幕幕,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