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会倾听的方法和好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游戏等,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并感受倾听的作用,学会倾听他人说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有效倾听.  相似文献   

2.
张曼 《黑河教育》2013,(1):33-3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初步了解决定角大小的因素。过程与方法:在找角、画角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探索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3.
活动主题:“播种牵牛花”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认识、移栽牵牛花,体验其生长过程,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热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和做事持之以恒的态度。2.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播种,在盼望中学会期待,在思索中感受成功,在耕耘中提高自身的生活实践能力。3.让那些在实践中失败了的孩子总结经验、树立信心、勇于攀登,在不断的摸索中获得成功。活动前准备:通过召开以“播种希望”为主题的班队会,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解自然、热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知道如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学会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和记…  相似文献   

4.
《秋天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我设计了“秋天的发现”、“秋天的描述”、“秋天的对话”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学会用各种方式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学会在描述、赞美秋天的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学会在观察、探究自然的活动中保护自然,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叶瑶  夏惠 《湖北教育》2003,(23):33-34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寻找秋天的特点,体验与秋姑娘一起游戏的乐趣。 2.使学生学会美化、丰富自己的生活,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场地: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草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  相似文献   

6.
虞喆 《科学教育》2005,11(6):7-8
“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它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了解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交流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段话集中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重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更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情境检验、观察生活、动手操作等多种数学活动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0.
薛雯 《成才之路》2014,(28):92-92
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与操作能力的审美教育,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创造等行为获得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陶行知的观点,阐述在自然的生活教育和刻意营造的生活教育环境中让孩子学会感受美,利用各种方式让孩子表现美,让孩子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下掌握各种绘画的技能,为人才成长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生命观体验式教育方法.就是用体验式教育形式进行生命观教育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心理、情绪,体会其中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领悟出生活的真谛,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生活及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学会珍爱生命,展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一系列动脑、动口、动手等有直观感受的数学活动,获取丰富的感知和一定的经验,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再通过认知和情感的参与,对数学活动中的感知进行各种思维活动,从而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有助于通过多种活  相似文献   

13.
数学:可能性     
设计理念1.《课标》在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2.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发生,有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里的事情。2.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3.重视培…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等。  相似文献   

15.
一、活动目的 1.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发展多元智能。 2.通过多种途径听懂、会说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类单词。 3.了解名片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校审美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的能力。美的熏陶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较高的劳动技能是技工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课可通过故事会,学会想象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可爱和科学发明的无限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动手动脑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活动一发明家故事会1.小朋友们,在家仔细观察过烧开水过程的请举手。请你来说说水开时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有什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我心中的春天》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里的第八课。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学会观察、探究和发现。【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引导观察、感受,交流、赞美各自"心中的春天"。2.行为与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9.
王蕾 《山东教育》2003,(12):34-35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或接触铅笔、蜡笔、水彩笔、毛笔等,他们对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孩子喜欢拆卸、摆弄、尝试使用各种笔。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实践探索、看投影、互相交流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笔的用途、特性及来历,比较、分析其演变,感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深刻体会“笔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笔”。活动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笔,探索它们的不同特性。2.了解笔的演变,感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感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笔,并学会正确使用笔,知道爱惜笔。活动准备1.…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差,对社会缺乏了解,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等问题,临邑县教育局提出,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利用丰富的农村资源,在全县中小学重点开展四项活动,即要求中小学生学会十种技能,会做十种饭菜,认识一百种植物,与一百个人交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四项实践活动,被称为"双十双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