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研究和整理孔子的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前期孔子课堂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孔子学院总部暨国家汉办《如何申办孔子课堂》《关于合作建设孔子课堂的协议》等文件中关于设立和管理孔子课堂的相关规定,并参照中亚重点建设孔子课堂的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已有文件规定中对孔子课堂的管理和考核要求,文本从"孔子课堂办学条件、中外方义务、孔子课堂运行效果"三大方面设计了《中亚孔子课堂质量评估调查纲要》,依据纲要对吉尔吉斯孔子学院8所孔子课堂进行了试评及评估内容的相应调整,进而在确立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原则基础上对评估内容进行量化,得出《中亚孔子课堂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二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部分,对中国乃至全人类产生过深远、巨大的影响。孔子思想是个庞大的体系,除了哲学、教育思想外,还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在孔子的管理思想中,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人的因素,重视对人的管理。 管理的核心是人,这已成为现代领导者、管理者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总汇,在《论语》中,涉及了孔子的教育、哲学、政治思想,也体现了孔子的人生观。在孔子的教育、哲学、人生观中,有一个核心即政治。孔子谈教育、谈人生、论哲学,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治理社会。因此,可以说,《论语》富含孔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政治实践和政治理想的内容,而政治,其本身少不了管理。当我们从管理这一角度去解读《论语》时,其管理的思想、原则、方法仍超越时空,有许多与我们现代行政管理相通之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论语》中一些管理内容进行粗略考察,并进一步阐述其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认真研究孔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明确孔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产生着重大的社会价值。一、以“诚、信、仁、和”调节人际关系孔子思想中的“仁”是人臻于完美的终级目标。“礼”是人臻于完美的措施和体制。以“仁”和“礼”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形成了孔子思想的完整体系。“中庸”是孔子思想的主髓。不偏不倚,不过而无不及的中和准则,是中  相似文献   

6.
“仁学”思想是孔子儒学的核心,它在各个时代和领域的影响都异常深远,它是现代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本文从传统文化精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宝贵营养。寻求服务于当代高校后勤人员管理的积极因素。系统阐述了孔子仁学思想在高校后勤人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5):65-68,60
"修己安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论述孔子的"安人"思想,试图从孔子提出的具体行政措施——"安人"之文和这一措施所蕴涵的孔子的社会哲学及管理思想——"安人"之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孔子"安人"思想的施行所需的社会条件和对"上知"之人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孔子教育管理思想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40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一、教育目标管理尽管目标管理的概念在 2 0世纪 70年代才被引进教育领域 ,但孔子作为私学的直接管理者 ,已经有了朦胧的教育目标管理思想。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 ,提出明确的办学目标 :培养士或君子 ,即培养“修己以安人”、“修己治人”的统治人才。孔子特别重视君子的品格 ,他认为 ,修养自身是从政的先决条件。孔子对君子强调三方面的修养要求 ,“君子道者三 :仁者不忧 ,知者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出台的孔子课堂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以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的8所孔子课堂建立、运行及管理状况为基础,从孔子课堂遴选、中外方义务、孔子课堂业务、孔子课堂管理、孔子课堂课程设置几个方面提出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遴选建设孔子课堂时主要因素是吉方学校学习汉语的需求;外方义务上通过建立评优机制和召开中外方负责人年度会议激励外方履行应承担义务;中方有待加强派遣教师的手续衔接和开展编写汉语本土教材工作;开展孔子课堂业务需进一步推广孔子课堂活动项目申报制;孔子课堂管理方面尽快出台《孔子课堂量化评估标准》和《孔子课堂工作手册》;课程设置方面孔子学院还需朝着将汉语纳入吉国教育部大纲体系的根本性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0.
正名、宽猛相济、道德教化构成了孔子治国之道的基本要素。孔子治道思想中强调秩序,崇尚德政,主张中庸之道。故在稳定社会秩序,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和外部矛盾中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文试图用现代政治学的原理诠释孔子的治道思想,旨在为当代中国政治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语》是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但不是研究孔子的唯一文献依据。孔子本人首先是一个礼学家,然后才是一个道德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是为重建礼制秩序服务的。孔子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为此他开门授徒,对弟子讲述礼仪,阐述礼义,最终形成了以重建礼制秩序为核心内容、以礼乐刑政为施政纲领、以心性道德修养为立国基础、以畏天命远鬼神敬亡亲为宗教态度、以“中”“和”为思想方法、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治国要务、以文献古籍为制礼依据的一套完整的礼学治国思想体系。现存的孔子研究文献主要有《论语》《礼记》《大戴礼记》《孝经》《仪礼》以及上博简中的七十子作品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礼学文献,其中《仪礼》和大小戴《礼记》中那些记载礼仪的篇章居于主干地位,而《论语》《孝经》、大小戴《礼记》中讲述礼义的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孔子师徒文献都是礼学传记。从这个角度来看,《论语》只是孔子礼学的重要传记。《论语》所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仅凭一部《论语》来研究孔子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2.
孔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却并没有明确说自己的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又是用什么贯串起来的。后人恰恰多就这两个问题各持己见,争论不已。关于孔子的"道",有三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仁"、"礼"、"仁与礼";关于"一以贯之"的"一",有的认为是"忠恕"(这种说法较为普遍),有的认为是"中庸",也有的认为是"仁",还有的认为是"礼"。不管哪种说法,要搞清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一"是什么,如果从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的人生理想、孔子中庸思想的形成、孔子的人生实践来分析其思想观念,就会明白,"中庸"应该是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From Confucius to Lin Piao, all reactionaries in history who tried to restore the old order and turn back the clock invariably advocate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chung yung]." Confucius praise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s the "supreme virtue"; Chiang Kai-shek spoke of it as "the most refined and correct philosophy of life"; and Lin Piao babbled that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 is rational." The revolutionary people, however, have nothing but contempt for all this trash. Hadn't Confucius cursed that "the inferior man opposes the mean"? This shows that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has always been opposed by the revolutionary people since antiquity. The working class is the most thoroughgoing revolutionary class, so it should thoroughly criticize this doctrine.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中庸思想中的现实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中庸的“用中”思想中最能体现中庸的现实性。在现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不仅仅要努力发挥孔子的“中”的思想,还需要发挥孔子“用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在他的美学思想体系中 ,社会伦理之美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而在当前中小学美育的实施过程中 ,社会伦理之美的教育比较欠缺。作为一个人来讲 ,唯有真善才可真美。为此 ,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的美学思想 ,从培养学生的爱心入手 ,让他们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 ,形成富有爱心、勇于奉献、懂得责任的美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何晏、程颢、朱熹、钱穆注释不够详细具体,今人陈广达、白彤东二先生认为此句于孔子平生行为有矛盾。作者通过研究分析总结认为此句意义有三:一是孔子阐述自己理想中的政治是各守其位,各司其职;二是警告破坏礼制的乱臣;三是不谋其政不是"不谋政",而是不谋某一具体职位上具体的政事,抽象的"大政"还是"谋"的,只是换一种方式,办教育、培养从政官员而已。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中记载孔子对生死问题的阐述并不多,总共不过十几处,但这其中却可以体现出孔子对生死一种价值取向。文章试通过《论语》中孔子对生死问题的阐述,深入解读孔子的生死观,展现孔子的价值取向,同时给予那些仍然将生死问题视为玄机的人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道德原则(即“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和价值理念(即宗族主义和普遍主义)。由于这两种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哲学立场(自然主义和个体主义)之上,所以,它们之间并没有一种逻辑上的推演关系。这就使孔子的伦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双重性的特征。正是这种双重性,使得孔子的“仁爱“伦理思想在运用于社会道德生活时会遇到一种内在冲突。孔子是通过造成社会生活中道德评价和评价之后的行为的某种断裂而使这种冲突得以调和的。这种调和对于孔子的伦理思想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它固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论语》之“论”作“伦理”解、圆通解、“选择”解、“讨论编次”解、“编纂”解都是不对的,而应作“议”解。《说文解字》释“论”为“议”。《论语》、《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后序》和《汉书.艺文志》中的“论”也应释为“议”。《论语》之“论”的动作实施者肯定是孔子,而不是此书之编者。与《论语》同时代的其它著作中也出现了许多作“议”解的“论”字。“语”具有“言说”和“辩论”之义。《论语》书名之义就是:孔子的议论、评论之辞及其与弟子的言说、辩论之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