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体育工作者在学校体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一定成绩。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不够完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以致给学校体育的改革带来很大的盲目性、重复性、片面性、表面性和局部性。阻碍了学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尽快建立学校体育目标体系是当前深化学校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里,对学校体育目标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具体的分类阶段。停留在总  相似文献   

2.
转换期的日本学校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我们介绍了日本战后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和日本有关学校体育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学校体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既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又为经济基础服务。学校体育的改革应当考虑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学校体育的目标虽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学校体育目标与内容、方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学校体育的改革,首先应当根据时代和社会的特点,加强对目标的宏观研究。学校体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应当与学校体育目标的发展变化相一致,并为之服务。日本学校体育中的身体教育、运动技术教育、生涯体育、快乐体育等的出现,都有共时代和社会的特征。我们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应当从自己的国情和本国的实际出发,吸收其有益的见解和经验,而不能盲目照搬。日本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些学者比较强调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兴趣爱好、个人特点和个人差异。在学校体育的目标上,强调把“以运动为手段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转换为“把运动作为目的、内容的教育”;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标准上,强调以客体适应主体的需求来取代主体必须适当客体的统一规定的做法;在教学形态上,强调在过去单纯的师生纵向关系上,加上学生之间的横向关系。这些学术观点和发展动向,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感到对学校体育目的进行重新认识的必要性,因为学校体育目的规定着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规定着学校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使学校体育工作者明确为之奋斗的目标及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社会中的价值。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问题研究得较少,缺乏有系列而具体的目标体系,使得学校体育工作无重心,教学无发展,领导不重视。为了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本文试图就学校体育目的具体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个性的缺失和趋同不仅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反而会严重地阻碍学校体育的改革进程。因而,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中,必须突出各省市、各地区、各学校的个性。进行学校体育个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建设,是学校体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5.
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 21 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阐释,及面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 21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在指导思想上,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构建学校体育目标体系;重视学生主体精神,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学校体育如何适应教育和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体育杂志社与中国教育报社体育卫生部于1989年5月27日在北京体育学院联合召开了首都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座谈会。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整理如后: 从整体上审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当前存在四个主要问题。 一、改革目标的盲目性。在学校体育改革之初,我们理论界没有根据学校体育的现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体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总结学校体育目标体系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揭示出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和学校体育目标体系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的学校体育目标体系建设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恽代英的学校体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有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论述,也有对学校体育具体改革措施的构想;既提倡学校体育竞技运动,也强调学校体育应与社会紧密联系.恽代英的学校体育思想对当前学校体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体育工作者在学校体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不够完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以致给学校体育的改革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阻碍了学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因此。尽快建立学校体育目标体系是当前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制定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制定要做到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结合、增强体质与促进全面发展结合、将学生时代体育与终身体育结合、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结合、将普及与提高结合。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具有综合性质,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要以整体观为指导,走综合改革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试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借鉴国内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研究成果,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辩证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对于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合理选用教材,深化人们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就未来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探讨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发展特点,提出了未来学校体育的整体战略思想,指出了未来学校体育的新措施、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探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认为: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根本目标;明确学校体育各学段的体育目标和内容,强调其连续性和衔接性,形成一体化体系;重构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学校体育的地位和发展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学校体育的发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多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将来应进一步从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增加投入、改革学校体育等方面入手,促进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实现学校体育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学校体育的地位和发展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学校体育的发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将来应进一步从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增加投入、改革学校体育等方面入手,促进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实现学校体育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之现状及发展取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校体育为社会大众所关注,亦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影响到整个教育实施的成败。因此,有关体育的课程实施、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改革。以确保完成国家教育目标及政策,落实学校体育的正常发展,更重要的是适应学生的真正需要,完成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状况并不理想,"多元发展"的目标形同虚设。影响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体育目标的内容存在不合理之处、学校体育目标实现过程存在障碍、学校体育评价对目标调控失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目标研究是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发展沿革进行了论述,并在与其他几个国家体育目标的比较分析后,指出了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旨在使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朝着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近些年来,学校体育的改革已经受到教育界和体育界的重视。不少同志从理论上、方法上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但如何使这种研究和探索更有现实意义,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从国情出发,从学校体育的现状出发。学校体育的目标到底该怎样理解,还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但不论哪家之言,学校体育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都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学校体育把育人作为最高目标是无可非议的。当然,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自身的特征,它的具体目标也绝不能等同于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学校体育最突出的特征,概括地说,就是它以  相似文献   

20.
面对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作者就下列问题逐一进行了论述,首先学校体育所面临的现代化,其次体育目标拓宽的必然性以及学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些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