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其科学、理性的幸福观,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影响.本文着重研究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的特殊群体,其幸福观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该文拟在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马克思幸福观视域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我国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问题也甘益凸显出来.本文从幸福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及我国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过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关注人的身心发展和幸福体验等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调查和研究的新热点.从笔者研究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中国传统幸福观的认知根深蒂固,对西方幸福观的理解和认同也很快,对他们实施幸福观教育与其幸福观建立呈正相关;二是当代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水平较低,幸福体验能力较差,科学的幸福观远未形成,对他们实施幸福观教育十分必要.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可以从完善科学的幸福观理论体系、建立系统的幸福观教育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幸福观教育环境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幸福观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本文从我国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倡导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来说,如何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手,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幸福观一脉相承的。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就没有正确的幸福观;正确的幸福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与幸福观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研究和道德建设始终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社会主义大学生荣辱观、幸福观需要有正确的心理指向性。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手,树立起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7.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与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文从幸福的真正内涵和科学的幸福观以及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类型着手,对大学生的幸福观作哲学的思考,就是力图寻找幸福所内含的这种方向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因素,探索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幸福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核心要素,全面推进生态幸福观的大众化认同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幸福观培育成为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与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我们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文从幸福的真正内涵和科学的幸福观以及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类型着手,对大学生的幸福观作哲学的思考,就是力图寻找幸福所内含的这种方向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因素,探索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其幸福观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高职学生的幸福观的内容,根据高职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对在校高职学生进行幸福观调查,并且通过调查分析当代高职学生在幸福观中所存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1.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和谐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并指出和谐幸福观教育需要强调精神幸福的重要性,倡导创造性幸福的具体实践,增强对他人幸福、社会幸福的道德情感,提升主观幸福感体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幸福观误区。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创造幸福与感受幸福的统一。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应夯实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思想,锤炼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意志品质,提升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历文章从探讨当代大学生幸福认知现状出发,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几点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幸福与幸福观紧密相关,当代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确立什么样的幸福观,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前途。但是,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部分大学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扭曲了的幸福观歪曲着他们对幸福的认知,笔者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进行调查,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是人际关系问题出现困惑最多的一个群体,人际伦理出现了不和谐的表现。正确幸福观的树立,对其和谐人际伦理关系的构建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幸福观与和谐人际伦理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和谐的人际伦理关系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正确幸福观的树立则对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伦理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首先挖掘梳理了三线建设史中的思政元素,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最后立足当代大学生,启示当代大学生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同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荣辱观,得失观,顺逆观和苦乐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全面科学的幸福观,本文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基本理论以课堂教学形式来指导当代"90后"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纠正其生活中幸福观的误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在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相关理论实施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者培养大学生幸福意识和能力,通过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方法、加强幸福观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从而促进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日渐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当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探析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实现的途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把握教育时机并利用环境合力,以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高的善,是合乎德性的活动,是快乐和友爱,思辨是最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中的积极因素对当代社会可产生正面的影响,对于建构现代人正确的幸福观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要达到这种幸福观的改变,需要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思考的重视程度,引导当代大学生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