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王荣  刘伟娇 《职业圈》2012,(18):153-153
一、行政权 所谓“行政权”,从现代意义上讲,是指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宋莹 《职业圈》2012,(23):159-159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针对具体事项或事实。对外部采取的能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也可以这样描述行政行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为达到行政目的而实施的一切具有公法意义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王东竹 《职业圈》2012,(23):100-100
一、行政行为与行政服务的概念 行政行为通常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管理和服务活动、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服务职能过程中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旨在产生某种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圭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行政行为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即国家行政机关及授权性组织;行政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履行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责。  相似文献   

4.
根据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政府的收费必须依法进行,而且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是税收.文章阐述了行政收费的内涵及其法律控制方法,分析了我国行政收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行政收费法的立法原则与框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叶方莲 《职业圈》2012,(23):156-156
一、行政相对人概念 行政相对人是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行政机关的行为所指向的另一方的当事人,具体包括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争议的核心即"行政法律行为"亦或"行政事实行为"展开.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澄清,以"意思表示"与"法律结果"的关系为切入点得出行政检查是行政事实行为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含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政府人事管理系统的一项基本的管理职能。它指国家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组织与人事行政主管机关,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公职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绩效为主要目的的终身的继续教育和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8.
王艳芹 《职业圈》2011,(32):96-97
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着国家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和国有财产。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程序等的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与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章 《职业圈》2011,(29):137-138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西方听证制度最早的法律基础起源于英国普通法中自然公正原则。在行政法上,自然公正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任何行政权力机关在行使权力可能损害到别人利益时,必须听取相对人的意见,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二是任何人或机关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就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合理、有效地制作和实施行政决定,公开举行由全部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  相似文献   

10.
规范行政公务行为,使行政公务行为真正为国家为政府为人民正确而为.关于行政公务行为,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孙蕾 《职业圈》2012,(23):74-74
形式行政与实质行政是相对的,他们来源于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分类。形式法治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传统的法治观念,认为法治就是法律之洽;而实质法治则是价值法学传统的法治观念,认为法治必须是善法之治,必须以保障人权和自由为目的。因此,形式行政源于建立在公私法二元化基础上的传统行政法学理论,以“依法行政”为基本原理,强调行政主体必须根据法律进行行政行为,从形式上要求行政行为的形式符合法律;而来源于现代行政法学的实质行政则是在全面动态的考察行政活动整个过程的基础上,对整个行政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达到对行政过程全方位的法治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丁宝霖 《职业圈》2010,(6):118-119
规范行政公务行为,使行政公务行为真正为国家为政府为人民正确而为。关于行政公务行为,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招牌研究只反映了它的一个侧面,因为大多数的研究是从发起人商家(有时也许混合了执行者)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的,它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消费心理、商业习俗都是从店家的视觉来分析的。然而作为城市中一种标志性的符号,招牌越来越受到国家行政法律的管理和控制。行政手段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牌传统习俗文化的断裂,成为招牌文化"移风易俗"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都市生活打破旧的传统习俗,积聚形成特有的新的风尚习俗"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参照了有关法律规定,弄清了平等法律关系中政府或其部门的民事主体特性,认定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民事合同,并分析了该合同被误解成行政合同的错误根源.  相似文献   

15.
吴嫒嫒 《职业圈》2012,(23):65-65
秩序行政,以致力于创设良好公共秩序为目的之行政,又称规制行政,在范围上除包含警察行政以外,还包含税务行政及其它直接、间接的指导、规划、管制行政等。此外,秩序行政还是公共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简述行政调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解制度是处理纠纷的一种方式,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纠纷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行政调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行政调解制度的特征、原则,进而提出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建议,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内外关注的一件大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据有重要的一席。本文着重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进程尤其是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中的试点城市———石狮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探索,比较系统的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观点。并论证了行政体制改革要成功的关键就是构建我国的行政组织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于丽丽 《职业圈》2012,(23):157-157
在私法领域里,意思表示往往都是法律关系的起点。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公法私法化的渐露端倪,行政行为合法也应以行政意思表示真实为要件。  相似文献   

19.
崔晓宇 《职业圈》2007,(20):69-70
文章首先界定行政合同概念,并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加以比较,然后以行政合同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经济行政合同产生背景对经济行政合同界定,认为经济行政合同存在宏观调控法中,是政府为了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行政相对人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  相似文献   

20.
陈国栋 《文化学刊》2010,(4):118-123
违法确认导致当前行政赔偿诉讼制度存在着诸如前置程序被边缘化、诉讼程序低下化以及行政赔偿诉讼对行政诉讼的附庸化等弊端。《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废除了违法确认条款,建立了行政赔偿诉讼类型之雏形,为我们发展和完善行政赔偿诉讼制度,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提供了可能与契机。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在诉讼当事人、法律适用、证据制度、诉讼判决方面进行相应改进,以便真正建构行政赔偿诉讼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