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生对一门功课有兴趣才会爱学,爱学才会增知,增知才会长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应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趣”字,做到趣讲、趣练、趣学。  相似文献   

2.
一、质疑——趣中感知课始,在理解“揠”字意思后,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我想知道是谁在拔苗?我想知道那人为什么要这佯做?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 问题源于学生,自然激起了学生求解的欲望。于是,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听,寻求答案,自然格外认真,从而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二、究图——趣中理解 1.利用图画诱思。学习课文时,首先要重视对  相似文献   

3.
我觉得,每教一篇文章,给学生建立的第一个印象应该是总体的。然后让学生通过总体观念去抓主体部分,又通过总体观念去串联词句,就象活水冲动大水车转动一样,让整个文章的字眼、词句都活跃起来。 怎样树总体观念呢?我试着用“画外音”立主脑。讲《秋色赋》时,我在课前抄写了这样几句供同学朗诵:“我爱春天,‘红了桃山绿了水’。我爱秋天,‘山到秋深红更多’”。讲《项链》一文之前,我是这样简要概括的;图虚名,遭实祸。在讲《土地》  相似文献   

4.
梁昌尧 《广西教育》2012,(29):93-94
一、趣为先 孔子说过:“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才谈得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激趣,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持和强化,应贯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第二册《影子》一课 ,主要要求学生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影子的方向及长短变化。在讲授这节课时 ,我的作法是 :一、游戏激趣创情境 ,引出疑问导入新课为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首先打开投影机 ,给学生表演了几种手影 ,学生看后 ,都争着要前来表演 ,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影子”这一自然现象上来。出示课题后 ,引导学生思考 :影子有很多秘密 ,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 ,我将本课仅有两个问题 ,“怎样才有影子 ?”“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出示。这样 ,让学生带着疑问探求新知。二、以实验启发思维 ,学…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05,(7B):46-46
小朋友们吵着要我讲故事.我就随口讲了一个《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哪知刚开了个头.小朋友们就捂着耳朵“罢听”了。一问才知道这个故事讲了太多遍.他们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这样的情况让我不免有些发窘.只好随便扯了个问题来掩饰尴尬:“如果你是唐僧,赶走了孙悟空.白骨精要来抓你了,你会怎么办,”没想到小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大感兴趣,纷纷举手。哈哈.这下我只消当个听众就够啦!  相似文献   

7.
一、课始激趣   1.故事引趣。人人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小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精神会更振奋,学习热情会更高涨。一些短小的故事,教师可添枝加叶,娓娓道来,面对一些情节曲折,内容宠杂的长故事,教师可精选一个片断,巧设一个悬念来激起学生对整个故事产生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诱发出求知的强大内驱力。   2.揭题导趣。课题是整篇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课题本身就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吃墨水的故事》这个题目就很新奇。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是这样通过揭题来导趣的:我在…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只有乐学 ,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 ,如何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爱学、乐学 ,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 ?一、悬念激趣从审题、解题入手 ,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提出问题 ,可以使学生产生悬念 ,激发兴趣。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 ,在出示课题后 ,老师可故作惊奇地问 :“同学们 ,我们都知道 ,人有脚 ,许多动物也有脚 ,爬山虎是植物 ,它怎么也有脚呢 ?它的脚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9.
一、以“新”激趣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节课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有个小朋友已经8岁了,才刚刚过了2个生日,你相信吗?学了“年、月、日”这一节课后,你就明白了。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一个个都睁大眼睛,为什么自己长一岁过一个生日,而这个小朋友长了8岁,才过了2个生日呢?事情出乎他们的想像之外,于是好奇的思维火花被擦亮了,争着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自觉想学的积极动机。二、以“练”激趣学生的技能技巧是在不断的练习中…  相似文献   

10.
湛江市教育局提出课堂教学“八字”要求,即:精讲、善导、激趣、引思,要求做到“讲精华、讲要领;导方法、导思想;激求知之趣、参与教学之趣、动脑筋之趣;引思路、引途径、引发扩散思维”。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八字”要求呢?一、精讲课要讲得精确、精彩,内容精练,情趣生动,必须注意破、拨、引三个方面。破:为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而讲,不必面面俱到,应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把学生难以把握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注重激趣,善于激趣,作文教学之路才可能柳暗花明,春光灿烂。 一、趣读 女作家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一文中说,她学生时代能写出几百字的小小说,全靠勤奋而广泛的阅读。女作家的成才经历启示我们,要酷爱读书,善于读书。 我是这样组织学生“趣读”的: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我从置疑、激趣、创境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置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人们探求新知的动力,有疑才可能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置疑问、引导质疑,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激疑。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消极状态时,教师应巧妙地激疑,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许多学…  相似文献   

13.
热水在冷水中怎样跑?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热往哪里传》一课中的一个活动,教学时间分配上只有10分钟,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想办法看到热水在冷水中跑,再让学生实验、交流得出结论。课前学生围在讲台边,纷纷议论,“老师,我们今天学冷水和热水?”“老师,冷水中倒进热水会怎样?”……看着学生好奇的样子,我改变原来的引入方法,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启发:“如果热水倒进冷水会怎样?”学生的问题受到重视,因而兴致很高,大胆进行猜测,有的说:“热水在冷水中会散开”有的说:“热水会浮在水面上”有的说:“热水会变成温水”……他们急于想知道结  相似文献   

14.
陈维扬 《教育艺术》2006,(9):66-66,65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含义为,要“知之”,需先让学生“好之”,要让学生“好之”,需先让学生“乐之”。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才能够不知疲倦地学习。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学习新课标,讲究激趣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联实际,解决了学生在“趣中想学”、趣中学会的问题。实验探究解决了如何使学生“会学”的问题,“趣”、“新”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差,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学的?”、“不知道他们整天忙些什么?”……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学生如何学,怎么想,他们的疑难会是什么?他们到底喜欢什么等问题,而不能自己成了老师便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在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重在激趣,激趣无法亦有法。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愿望。我在教学“年、月、日”这节内容时,一上课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位老爷爷今年刚过完他的17个生日,你知道他今年多少岁吗?”全班同学一下子议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只过17个生日的原因时,教师板书课题:“年、月、日”,于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愉快的气氛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情感。要…  相似文献   

18.
印象“你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吗?”“你知道孙悟空吗?”如果问100个人这样两个问题,从大人到小孩,可能会有98人回答“看过”“知道”。“那么,你知道孙悟空的扮演者是谁吗?他的本名叫什么?”相信大家同样会脱口而出“:六小龄童!”是的,从上世纪80年代直到现在,每年的暑假黄金档,打开电视,至少会有一个电视台在播放那部经典电视剧《西游记》。在这部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同名电视剧中,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一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艺术形象。一直以来,一提到“六小龄童”,人们就会想到那个手握金箍棒、…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取真实体验,激发写作兴趣。2.将实验中的所见所感表达具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生熟鸡蛋各一枚。教学过程一“、透视鸡蛋”,获取体验师:《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孙悟空和羊力大仙比赛“隔板猜物”,大家看过了吗?记得羊力大仙有双“透视眼”,能隔着木板看到箱子里的东西吗?羊力大仙的这种本领最近黄老师也学会了,黄老师能隔着蛋壳看到里面的蛋清,所以,大家带的鸡蛋,我能辨出生熟,你们信吗?(学生大笑表示不信)生:我知道老师怎么分辨。师:哦?说说…  相似文献   

20.
理科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以文入理”,常能让课堂趣味盎然,成效凸显。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勾股定理时,首先这样激趣:“同学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传为美谈,但现在有一个难题摆在罗密欧的面前,你们能帮他解决吗?问题是这样的:罗密欧有一把长30英尺的梯子,要爬上高18英尺的朱丽叶的房间里去约会,这个梯子应如何摆放他才能如愿?”由这个故事导入数学内容的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非常浓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