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高校党支部书记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党支部书记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高校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着眼点,阐明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存在问题,思考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科学路径,以期对高校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品牌建设,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创新的重要途径.从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品牌建设的意义出发,从品牌建设的基本要求、基本路径和基本保障等方面入手,对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品牌建设进行系统研究,为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工党支部书记肩负带领广大教工投身科研、教学、培育学生的重要使命,如何将党支部工作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是摆在高职院校教工党支部书记面前的一项严肃的政治课题。本文从调研情况对高职院校教工党支部书记的现状进行剖析,探索基于学科平台进行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和改进教师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管理科学系教师党支部建设实际,从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的重要作用入手,探讨总结了教师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强教师党支部团队、创新党员活动等方面经验,激发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活力,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有助于维护高职院校的稳定。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基层党支部教育和管理模式单一;学生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为此,当前必须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完善相关机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是高职院校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抓手,是党的基层组织团结教师的桥梁纽带,是解决职业院校基层党建工作难题的突破口,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中扮演着“领头羊”的作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教师党支部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从2018年开始“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通过强化政治建设,完善“5+1”党建机制,实施党建“五个到位”提升组织力建设等措施,实现了教师党支部建设的3个“新”局面,探索出一条“师德引领,模范育人”的新型党支部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系统中的基本细胞,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做好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前提。做好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抓好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优秀党员和建设者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全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由于受到"2+1"模式及经费匮乏等条件的制约,其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正确认识当前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来解决这些不足,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利于坚持新时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方面,部分高校对基层党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党建管理模式相对滞后、部分教师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不足、高校党组织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不够。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的策略包括:提高对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党组织负责人的能力素养,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建设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普遍存在的对基层党组织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理论学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管理和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据此提出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保障;抓好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之堤;围绕中心抓党建,做好"三个结合";选好用好教师党支部人选;完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等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高度重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我们通过打造党建工作的骨干队伍,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建设的基石,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职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党支部党建工作评价体系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保证。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支部党建工作评价应以“四个结合”为原则,建立以主体多元化、内容科学化、标准差异化、方法多样化、结果导向化等“五化”为特征的支部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和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并以某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为例开展实践,以此表明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中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许铁军 《文教资料》2013,(3):131-132
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政治保证。基层教师是学生专业技术和思想的引路人,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认知角度,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加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室党支部的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从教研室党支部的角度,探索高职院校的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层党支部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主阵地,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工作方式模式化、缺乏个性引导、重业务轻党建、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对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引领作用不显著等问题。基于此,立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总原则和总要求,从把握基本准则,保障党支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质量;创新设置方式,扎牢党支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组织根基;建立协同机制,激发党支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生机活力;搭建引领平台,提升党支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实效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长生 《文教资料》2013,(18):89-90
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结合时代特点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做好新党员发展、完善学习制度和内容、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增强学生党组织组织生活实效性的符合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5.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完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针对基层党组织设置逐步优化、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机制逐步完善的现状,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有机统一、坚持健全体系与强化队伍的有机统一、坚持自身建设与服务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组织员作为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职责。加强组织员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贯彻执行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有效举措。目前,高职院校组织员队伍的建设仍然存在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选拔配备不够合理、岗位职责不够清晰、教育培训力度有待加强、考评激励措施有待完善等问题。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要通过健全长效制度、选优配强人员力量、厘清岗位职责、加强教育培训、优化考评激励措施等路径,为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是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党建和教育教学的双重任务,本文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某省级特色教师党支部为例,分析其“五融合”党建工作的创新模式,从将支部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到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等内容相融合的工作方法的具体分析,结合其提升支部凝聚力、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及文化扶贫的工作成效,总结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建设、多元融合、品牌树立等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一项品牌质量工程。针对"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双带头人"工作室负责人选拔、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和专业群建设等方面,探讨工作室党建和业务的融合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对于社会技术人才的输出具有重要推动意义,而基层党务工作队伍作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教育方针的贯彻者,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从高职院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对高职院校党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决议,加强党建工作的重任.要针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