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日妥协是建立在对当时国际形势分析、预测基础上的对日战略总构想的组成部分,战前的对日妥协与全面抗战后的“苦撑待变”本质上是一致的;对日妥协是基于当时中国国情与悬殊的中日力量对比考虑的权宜之计和拖延战术,其目的是“以妥协换时间准确抗日”,本质是立足于最后的“打”的妥协,它与以往历届中国政府的对外妥协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尽管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使蒋介石及南京政府具有独裁、反民主、反共反人民的倾向,但鲜明的民族主义立场会使他最终走上全面抗日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共产国际与我党“逼蒋抗日”张建芳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整个东北,继之又不断地向内地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当时掌握国家权力的蒋介石集团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步妥协退让,对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3.
从“四·一二事件”到“七·七事变”十余年间,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历了试探拉拢、妥协退让以及联共抗日等几个阶段。“不抵抗主义”是蒋介石对日关系的基调,而其形成则始于1928年的“济南惨案”.本文试就“济南五·三惨案”前后蒋日关系的变化及影响作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4.
“东南互保”是在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高潮,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武装干涉和侵略的条件下,以刘绅一、张之洞为首的东南督抚与以英国为主的帝国主义列强,出于各自的需要而相互利用的产物。“东南互保”活动虽然是一场本质上体现清末的妥协、退让政策的政治赌博,但在妥协、退让中也蕴含着一种抗争和抵制。评价“东南互保”应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不应否认其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全面抗战初期,基于维护其远东安全、避免东西两面被夹击的国家利益的需要,苏联在处理与中共的关系上,一方面从道义和舆论上大力支持中共,另一方面,却拒绝在军事物质上援助中共,而且,片面地要求中共“团结”、“服从”国民党,甚至要求中共在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以保持中国抗日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阶级关系的变化,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关门主义错误,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这是继遵义会议之后,我们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路线转变的关键。会后,刘少奇代表中央到华北贯彻会议精神,向全国宣传党的新政策。当时,华北是全国抗日的前哨阵地,情况十分复杂,一方面日寇在华北炮制第二个“满洲国”,民族危机达到了极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爆发了“一二、九”爱国运动,将全国的抗日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另一方面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继续执行妥协退  相似文献   

7.
最新的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卢沟桥事变后英国的对日政策,从九一八事变后的绥靖政策,转变为一种自私自利的、被迫的援华抗日政策。英国明确反对日本侵略中国,但不愿为了中国而与日本开战;英国官方不愿公开援助中国抗战,但允许通过民间方式援助中国;英国希望“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但英国对日退让的底线是“恢复到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英国的这种对日政策虽然仍然是一种妥协,而且还没有完全摆脱绥靖政策的阴影,但已经有了实质上的改变:英国并没有出卖中国来与日本妥协,实现其维护在远东利益的计划。这也就说明,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并不存在英美等国勾结共同出卖中国的“远东慕尼黑阴谋”。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六年三日二十日广州发生的“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为了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而制造的反动事件。事件发生后,共产党方面作了全面妥协退让,使蒋介石轻易篡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全部军权。不久,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共产党人再次妥协,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被全会通过,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军人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这就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9.
1988年12月29日至1989年元月2日,在湖南省城长沙,举行了首届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称的重要领袖人物,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黄兴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多数论者对黄兴的评价偏低。这次与会的近百名中外专家学者,提出以下八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黄兴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听闻题。与会者认为,过去许多论者曾给黄兴戴过“右派”、“中间偏右”、“妥协派”、“二民主义者”的帽子是不当的。黄兴一贯坚持爱国、民主的旗帜,不是右派。在南北议和中,黄兴主张过妥协,但马克思主义者也并不一概排斥妥协,孙中山当时也曾主张妥协,黄兴在妥协中还存在抗争。黄  相似文献   

10.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蒋介石由对日妥协转向抗日的原因蔡丽娟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由地区性急剧向全国性升级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向全国抗战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下野后,蒋介石选择出游日本,其主要目的是想走东京路线,其次是为了宋美龄的婚事.在研究蒋介石出游日本这一事件中,有两个因素应该考虑其一,当时的蒋介石为亲日派分子;其二,这次出游事件发生在东方会议召开后不久,中日关系正日趋紧张.在出游日本的整个过程中,蒋介石在订亲、培植友谊等方面都比较顺利,但在访日的重头戏--田中会谈上,蒋介石没有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日本应支持他北伐,统一全国.因此,可认为,这次出游日本是失败的.在此之后蒋介石的亲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宋哲元与冀察政务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哲元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后 ,首先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人事进行调整 ,在以后的对日交涉中虽有一些妥协和让步 ,但抗日御侮、维护统一仍是其政治活动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在反蒋派的逼迫下再次下野。继任的孙科政府,因得不到实力派的支持,面对日军的侵略也一筹莫展。为应付内外交迫的形势,孙科政府在外交上提出了对日绝交方案。然而,孙科政府的对日绝交方案不仅违背了宁粤和会既定的外交政策,而且对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政治地位也造成威胁,因而遭到蒋、汪的联手否决。孙科政府对日绝交方案的提出与否决,表面上是宁粤双方外交政策分歧的结果,实质上则是国民党派系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西安事变扣蒋战斗打响及捉蒋时间上的不同观点,特别是张魁堂先生的“文寅”扣蒋说,从张、杨部署的统一行动时间、事变发动的整个过程、西安城内扣押蒋系军政大员的时间、捉住蒋介石的时间、中共对事变的反应等五个方面,用详实的史料,再次论证了扣蒋发生在12月12日早晨6点钟左右,捉住蒋介石在8点钟左右。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新桂系首领白崇禧提出过“全国总动员”、开展“全面抗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抗日外交等一些有见地的抗日战略和战术主张,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文章就白崇禧的抗日战略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此纪念国民党爱国将领为祖国的抗战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联日策略及其动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靖  吕琼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1):130-132
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与日本长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谋求日本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孙中山曾经采用联日策略与日本政府进行各种谈判。对这种策略及其动机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于理解当时的革命处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政权有二次收复港九地区的好机遇:一次是1942年的中英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另一次是1945年日本投降。在这两次机遇中,蒋介石政权是尽了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但结果是令人失望的。究其责任,失败并不是由于蒋介石政权无能,而是由于收复港九地区的条件不成熟。蒋介石政权收复港九地区失败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8.
胡汉民是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他曾经站在历史的前头,成为革命的推动者,在政治上一度处于权力的中枢。然而,他晚年之时,依靠西南的微弱力量,顽固地坚持"抗日""剿共""反蒋",结果被历史抛弃。胡汉民政治上的得失,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其品格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多方面的品格使胡汉民在政治上得到许多的同时,失掉的更多,最终成了悲剧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对于道家文化,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采取的是忽略、否定、批判和贬斥的态度,林语堂可能是少有的例外。他纵其一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讨和翻译道家经典,在其著述中随处可见道家语句,他对道家有着强烈的崇拜之情。林语堂深受道家文化精神的熏染,这包括归于自然和天地大道、柔弱的女性美学、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浪漫优雅的文体风格等方面。当然,林语堂对于道家文化并非一味肯定,而是进行了辩证的理解和现代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