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庶昌是著名的学者、外交家、散文家,被誉为贵州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在古籍整理、研究,散文创作及外交等方面的成就早为世人所崇尚与称颂;此外,黎庶昌对我国教育事业甚为重视,提出不少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真知灼见,并创办“新学”付诸实施,亦可谓是一位教育改革家。  相似文献   

2.
笔者拟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分析清朝外交家黎庶昌《西洋杂志》中所描述的西方形象,阐明黎庶昌笔下的西方形象与其时社会集体想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黎庶昌被誉为"贵州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桐城派散文家和"沙滩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并开创了文化外交的独特风格。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黎庶昌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著作、论文十分可观,对黎庶昌的历史地位、改革、外交、教育思想、文学散文等诸多方面皆有论述,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对于推动此后黎庶昌的相关研究也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黎庶昌(1837—1896),贵州遵义人,我国晚清著名外交家和散文家,遵义“沙滩文化”代表人物之一。《西洋杂志》是其先后出使并留心考察德、法、美、西、意、比等国内政、外交、社会及经济见闻而撰著的书籍。文章以《西洋杂志》为线索,对走出黔北山门、睁眼看世界的黎庶昌给予了有见地的评价,认为黎庶昌敢于走出国门是“只缘心中有正气”,因而始终抱定“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学习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并从器物层面扩及到制度、精神层面,肯定了黎庶昌为中国近代社会传播西方文化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西洋杂志》以游记散文的方式记录了黎庶昌作为中国早期外交官在欧洲的见闻,由于这样的经历于当时具有初探性,故而其散文也就自然有新的特色来承担起这份初探性;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黎庶昌及其同时代人的一大特征,故而,在《西洋杂志》中必然会出现新旧文风的交叠,这种交叠体现为他对桐城派散文创作的继承和革新。  相似文献   

6.
黎铎 《教育文化论坛》2014,6(5):117-121
《全黔国故颂》是黎庶昌收录编撰的一部贵州从汉到清历史名人的专题资料集,共收录了贵州从汉到清的历史名人一百三十五人.编撰的时间,应是在黎庶昌光绪十一年回家丁忧和第二次使日期间.在收录上,本着表彰名贤,为国史张本,力求贵州有更多的贤人志士入国史的原则,厚今薄古,“故持例稍严”.对在历史上能震古烁今的人物,更是不遗余力追求事无巨细,囊括殆尽.  相似文献   

7.
典型话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暖的大家庭,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儿女用孝心给父母奉上一丝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8.
黎庶昌散文创作师从郑珍、曾国藩而又自树一帜,以经世致用为主题,融汇两汉大赋笔法,汲取古诗文典雅语汇,取法唐宋,兼宗史汉,融汇中西,广大学术,成为中国近代散文转型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十分重要的公开课,气氛活跃而温馨,我们正在学习一首优美的诗歌《家》。尽管台下是来自各个学校的校长和专家,孩子们却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灵气,用稚嫩的童音回答着问题,琅琅的读书声陶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看着孩子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问道。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孩子们兴奋地回答:“喜欢———”,课堂如同激活了的一池清泉,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家介绍给同伴,浓浓的亲情此刻正在聚集升华。这不正是我最期望在这节课获得的,也是竭力营造的学习氛围吗?我心中不由涌动起一…  相似文献   

10.
黎庶昌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首行文化外交的外交家。使日期间,他用文化来消弭与出使国之间的隔阂并获得成功。他通过文化和个人魅力,在思想上寻求志同道合者,并赢得人心。加上尊崇“忠信笃敬,守定和约”的外交思想,使他赢得了日本朝野的尊重,较好地完成了外交使命。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提要·东坡词提要》云:“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这段话不仅写出了柳永、苏轼、辛弃疾对宋词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床·井栏·辘轳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李白《静夜思》(一作《夜思》),写远客思乡,信口而成,意味隽永,耐人寻绎,在我国几于妇孺皆知。选家注家们编集选本,也几于无一遗漏。但于“床前明月光”一句的“床”字,均不作注,想来“床”者,卧床也,还不是人人知晓,就不必作注了。年来赏析文字很多,也确有解作“卧床”的。  相似文献   

13.
南朝顾野王所撰《玉篇》经唐代孙强、北宋陈彭年等人的重新修订,题为《大广益会玉篇》流传于世。未经修改的《原本玉篇》失传已久,直至清末民初由黎庶昌、罗振玉等人从日本传回国内。二书皆保留有众多《诗经》材料,在引《诗》体例上互有异同。《大广益会玉篇》虽然大量删减《原本玉篇》中的《诗经》经文,但保留了不少注解训释,且二书所据皆以《毛诗》为主以《韩诗》为辅;《原本玉篇》引《诗》皆标明是毛家还是韩家,《大广益会玉篇》则只称为《诗》而不言何家,但可以推断为毛。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疏于辨别二书的引《诗》体例,并将二书混为一谈,通过“非毛即韩”的排除法认定《玉篇》所引之《诗》为韩,出现了一系列辑佚失误。  相似文献   

14.
张凯 《河北教育》2008,(10):28-28
陶行知曾说“校长是学校之魂。”在学校中,校长有着多重角色。首先是一个领导者,他要用思想办学;校长又是一个管理者,要用文化理校;校长更是一个教育者,要用先进的理论来引领大家;校长还是一个实践者,要有教育家的战略眼光和广泛开发各种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姚鼐《古文辞类纂》问世之后,王先谦、黎庶昌、蒋瑞藻都有续作。作为分别带有承传性质、变革性质和总结性质的古文总集,这些选本具有强烈的文统意识,反映了桐城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衍变。  相似文献   

16.
女孩·狗     
宋湉 《中学生读写》2010,(10):34-37
身体的残缺挽回了生活中那一份久违的完整,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心爱的小狗,这便是最完美的家吧!  相似文献   

17.
小女·儿语     
题记: 谁听说水的家住在黄色的大厦 谁见过时间向你扮着鬼脸嬉戏 多少文学家形容过葫芦的形象 却没人说它像胖子一样 “无奈”孩子都在说 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应该怎样做 更有她关于过日子的见地 警告父母要好好生活 一、水的家   潜意识里,希望女儿能有几分诗意的文秀,于是经常带她去接近大自然,触摸大自然。   一天,带女儿在河堤上散步。彼岸工厂的黄色楼房,引起了女儿的兴趣:“妈妈,那是谁家 ?真漂亮 !”“那是工厂的房子。”我说。忽然女儿指着映在水里的黄色楼房:“妈妈你看,那是水的家。”那份认真和笃定的神情,让你…  相似文献   

18.
<正>初中语文第六册《陌上桑》写罗敷的头上梳着“倭堕髻”。这“倭堕髻”究为何物?“倭堕髻”是一种偏垂在一侧,欲堕不堕,似堕非堕的髻,也是汉、魏间贵家女子中很流行的一种发髻。  相似文献   

19.
博·语录     
我当过刑警、漂流过长江,在北京上大学,在巴黎出书,在剑桥,伦敦居住、飞行,做过房地产商、制片人、旅行家,在国外的十八年间,我游历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诗经·采薇     
《学语文》2009,(5):1-1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