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腿肌急性拉伤是体育比赛和训练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田径、球类项目。他们大多数是在往返来回跑动中膝关节伸直时突然用力蹬地提踵所伤。与赛前或训练时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受风寒肌肉发僵、过度疲劳,老年性缺钙有关。 打网球引起小腿肌肉急性拉伤的原因是直接或间接外力所致。小腿肌的腓肠肌、比目鱼肌、蹠肌因过度收缩或被突然拉长而往往致伤。小腿肌肉急性拉伤大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产生急性骨骼肌半撕裂性拉伤后,各类疼痛及肿胀程度都非常接近;采用舒筋活血类中药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和消除急性骨骼肌半撕裂性拉伤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症状。  相似文献   

3.
短跑运动员在完成后蹬时主要依靠大腿和小腿后部肌群,其中股二头肌尤为重要,所以在快速跑进中也很容易拉伤。一般轻度拉伤休息一星期之后疼痛症状可消失,此时投入再训练,尤其是做强度较大的训练或比赛,很容易重复拉伤,严重者可致股二头肌撕裂而被迫结束运动生涯。在...  相似文献   

4.
适应性训练对骨骼肌肌力、骨架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东 《体育科学》2008,28(2):84-91
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3周、6周适应性离心运动训练"两种方式运动.其中3周适应性离心训练(渐进增加强度),每周5天训练,速度从20.0 m/min增加到32.5 m/min,每次20 min,-5°下坡间歇跑.6周适应性离心训练(相同强度),每周5天训练,前3周速度从20.0 m/min增加到32.5 m/min,后3周保持35.0 m/min,每次20 min,-5°下坡间歇跑.离心运动后不同时段和适应性训练后取大鼠后肢腓肠肌外侧头进行分析.6周适应性训练组进行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运动,一次性离心运动实验为-16°下坡跑台跑,定量大负荷间歇性运动,跑速为26.8 m/min,运动5 min×10组,组间歇1 min.研究适应性训练后大鼠腓肠肌收缩力和拉断力和骨骼肌细胞骨架蛋白含量的变化特点;分析肌收缩力和拉断力与肌细胞骨架蛋白缺失的关系以及与延迟性骨骼肌损伤时血清酶升高的关系;通过观察大鼠经过适应性训练后,骨骼肌肌力及肌细胞基质蛋白含量是否会有适应性的变化,是否会因此提高对抗大强度离心运动所致骨骼肌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腿三头肌损伤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伤后,往往因对此病处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为此,将小腿三头肌损伤的机制、症状、治疗及预防作一个介绍,供各级学校体育教师、医务室和广大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中参考,以期引起重视。〔解剖〕小腿三头肌就是俗称的“小腿肚”,它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此肌有三个头,腓肠肌两个头在此肌的浅部,比目鱼肌这个头在深层。三个头向下织成一个腱,称跟腱,止于跟骨。跖肌是一个肌腹短小、肌腱细长的肌肉。它起于股骨外上髁腓肠肌外侧头上方,行走于比目鱼肌与腓肠肌  相似文献   

6.
人体骨髂肌损伤是在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下过度主动收缩或拉长时引起的损伤,多见于股后肌群、股四头肌、小腿腓肠肌、腰背肌和肩袖肌,由于运动员赛前准备不足,技术动作不够标准,使肌肉及周边软组织损伤,损伤初期,局部肿胀,按之疼痛,后由于不加注意和配合相宜的治疗,肌肉组织自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环节肌肉用力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揭示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环节肌肉用力特征.结果显示:在起跳环节中,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是起跳腿的主要用力肌肉;在起跳腿即将着地前,所测肌肉均有较明显的预激活现象;着地后,肌肉用力的激活顺序依次为胫骨前肌、股二头肌与股内侧肌、股外侧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头、股直肌、臀大肌;肌肉用力的失活顺序依次为胫骨前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臀大肌、腓肠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肌肉用力持续时间长短依次为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股外侧肌、腓肠肌内侧头和股内侧肌、臀大肌、股直肌、胫骨前肌.起跳腿拮抗肌共同收缩的特征为:缓冲阶段踝关节拮抗肌共同收缩最强烈,而在蹬伸阶段膝关节拮抗肌共同收缩最强烈.  相似文献   

8.
运用爱沙尼亚产MYOTON肌肉疲乏测试系统对短道速滑运动员500m比赛后肌肉伸缩性、硬度、弹性进行测试,将运动员赛后数据与赛前12h数据进行对比,并与速度滑冰相同距离比赛运动员肌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专项疲劳特征,以便为教练员有针对性地安排肌肉恢复训练。根据专项动作结构及涉及肌群,选取了腓肠肌、胫骨前肌、腘绳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臀大肌、腹直肌等8块最重要的肌肉测试。结果表明,短道速滑运动员在500m比赛后,专项动作涉及的8块肌肉的疲劳程度各不相同,与自身赛前安静状态相比,下肢小腿肌群疲劳更为明显。与速度滑冰相同距离比赛的运动员相比,腓肠肌、胫骨前肌、股外侧肌、腘绳肌、臀大肌疲劳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夏巴县高一·六班齐有才问:为什么跑步时小腿经常抽筋? 在紧张或剧烈的比赛中,经常会发生小腿后群肌抽筋,也就是小腿三头肌痉挛。这是一种强直性肌肉收缩,而小腿三头肌是由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组成的(见图),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痉挛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 一、在紧张的运动训练或剧烈  相似文献   

10.
推铅球练习时,在掌握基本技术的情况下,加强一定的力量训练,是运动员获得最佳成绩的保证。力量训练是通过肌肉运动来实现的。因此有必要了解是哪些肌肉参与了运动,现就把这些参与运动的肌肉作如下归纳。一、小腿三肌位于小腿后面浅层,特别发达,使小腿后部隆起,它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的  相似文献   

11.
骨骼肌伤后训练对其收缩力与松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胜年 《体育科学》2002,22(4):129-134
82只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对其小腿三头肌急性拉伤。随机分为自然修复组(实验对照EC)、牵张训练组(PT)、静力训练组(ST)和跑动训练组(MT)、分别于恢复期不同的时间测试腓肠肌的等长收缩力和应力松弛特性。结果发现:在体肌肉中,轻度拉伤早期收缩力的较大幅度的变化,炎性反应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拉伤早期的收缩力恢复与其结构性修复存在着时程上的差异,这种时程方面的差异是肌肉重复损伤的重要原因,肌肉拉伤早期进行牵张训练,对肌肉的功能恢复产生负面影响,拉伤后期的牵张训练,对肌肉的功能性恢复与提高产生重要作用,大强度的跑动训练并没表现出训练效应累积。肌肉伤后静力训练对收缩力及松弛特性的恢复有着积极影响,大运动量的静力训练导致伤肌的功能性消退。  相似文献   

12.
膝部疼痛会妨碍蛙泳运动员的训练,严重者还会中止其运动生涯。所以,做好蛙泳运动员膝部疼痛的防治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疼痛原因引起膝部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蛙泳训练中,激烈的蹬腿动作致使大腿肌肉过度疲劳引起肌肉痉挛造成的。运动员在伸展大腿,强蹬的最后一瞬间,腿部四头肌和缝匠肌是最容易被拉伤的。四头肌受损时会引起大腿骨外部疼痛;缝匠肌受损时疼痛部位则发生在大腿骨内部。如果是微小的肌肉纤维受损,只会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肌内效贴贴扎小腿腓肠肌对纵跳动力学特征及小腿其他肌肉活动的影响,本文对10名国家二级及以上水平运动员进行无、有贴扎纵跳实验,每组5人随机进行纵跳实验,重复3次,选择最佳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肌内效贴能够提高纵跳高度(P<0.01),增加最大蹬伸力和最大缓冲力(P<0.05),对蹬伸时间和最大蹬伸力梯度也有影响(P<0.05);同时,在蹬伸阶段,肌内效贴贴扎使双腿内侧腓肠肌积分肌电(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增加(P<0.05),使一侧胫骨前肌iEMG和RMS减少(P<0.05)。但在缓冲阶段,对小腿各肌肉IEMG和RM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肌内效贴使部分纵跳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对小腿内侧腓肠肌肌肉活动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表面肌电和高速摄像同步测试方法,揭示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拉桨技术环节肌肉用力特征及其相应的运动学变化.结果显示:1)赛艇运动员拉桨时间为0.8s,拉桨至与艇垂直时间占拉桨阶段的70%;2)拉桨环节肌肉活动顺序为股四头肌内侧头、股直肌、腓肠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腹直肌;3)肌肉做功百分比大小顺序为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背阔肌>股直肌>腓肠肌>腹直肌,aEMG值为背阔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腓肠肌>肱二头肌>股直肌>腹直肌.提示:运动员拉桨前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背阔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肱二头肌在拉桨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运动员除躯干打开稍早外,技术动作比较规范稳定,肌肉用力协调.  相似文献   

15.
采用芬兰产Mega6000肌电仪和肌电仪器自带的Megawin2.4软件系统,让实验对象在做大腿后部肌群的力量练习手段如直腿后摆拉橡皮条、俯卧屈小腿拉橡皮条、俯卧后摆腿、俯卧跪起和仰卧挺髋力量练习手段的状态下,对实验对象的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腓肠肌内侧、阔筋膜张肌、股直肌和胫骨前肌进行肌电测试,并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分析肌电特征和肌肉的工作机制。结果表明,各块肌肉在力量练习过程中放电顺序、放电强度、放电时间、肌电积分值都不相同。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根据动作结构、肌肉收缩方式、收缩速度和力量大小等方面进行训练,使训练手段更能符合专项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田径训练中尤其是短跑、跳远的训练中,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的现象比较常见,不少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因股后肌群拉伤,影响系统训练,甚至不少运动员,因伤后愈合慢,严重影响到运动员的发展前途。下面就田径运动员股后肌拉伤的原因及预防,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别观察运动促进的骨骼肌肥大时,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表达的变化。方法:1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跑台训练持续8周,每周5次,每次60min,跑速26m/min。测定两组大鼠肌重胫骨长的比值,HE染色观察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比目鱼肌和腓肠肌MST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运动大鼠骨骼肌重量/胫骨长显著升高(P<0.05),两种肌纤维横截面积均增大。与对照组相比,跑台运动显著抑制了大鼠腓肠肌MSTN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但对比目鱼肌MSTN表达的影响无显著性。结论:运动对MSTN的作用可能存在肌纤维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一、肌肉拉伤的原因在全速疾跑时,大腿后群肌肉和小腿的肌肉产生剧烈的疼痛,无法继续跑进,即所谓的肌肉拉伤。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发生肌肉拉伤最多的是短跑。容易产生肌肉拉伤的季节则是春秋之初和季节变化的时节。容易拉伤的肌肉:短跑是大腿后群肌肉;中常跑则是小腿后群肌肉。肌肉拉伤的感觉,宛如肌肉断了一样,实际上则是极少的一部分或局部拉伤。大腿后群肌肉拉伤,是田径运动中发生最多的运动损伤。拉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肌肉做猛烈的收缩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而使肌肉发生损伤。运动医学认为:肌肉主动收缩时发生的肌肉拉伤叫“主动拉伤”,主动拉伤主要是肌纤维缩短时发生的,受伤时原动肌或协同肌都可能发生损伤。  相似文献   

19.
在径赛项目中,短跑的运动损伤主要有大腿后肌拉伤、跟腱拉伤以及踝关节与膝关节扭伤。在短跑训练中过多地用足尖跑、后蹬跑、跨步跳,容易引起小腿肌肉损伤。在预防中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注意跑道的平整。中长跑的急性损伤较小,但在超长距离跑如马拉松跑时,可发生会阴部及大腿根部擦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1,(1):59-60
<正>在篮球训练中,高强度的技战术训练以及对抗往往让运动员的全身肌肉处于疲劳状态,针对性的放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笔者"因地制宜"地利用篮球进行肌肉放松,减轻关节的压力,可以有效加速校队球员在篮球训练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一、放松腓肠肌放松目的:缓解小腿肌肉疲劳,避免拉伤。放松方法:学生坐于垫上,双手撑于臀部后侧,右腿屈膝大约成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