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32年问世后,引发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烈讨论。书中包含的两种逻辑,使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了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不同解读模式;也就出现了“早期马克思”和“晚期马克思”的对立。《手稿》有其内在逻辑的统一性,文章旨在阐述这一统一性,而切入点则是包含于这一统一性的中心概念——异化。  相似文献   

2.
正第十九讲曲与直曲与直,也是书法学习中需要妥善处理的一对矛盾,主要表现在笔画曲直的统一、变化,以及搭配关系上。统一性谓作品整体基调,变化性谓其丰富,而搭配关系又是统一性与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卫夫人《笔阵图》谓:"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  相似文献   

3.
内在统一性是《去吧,摩西》归属长篇小说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吧,摩西》的文类归属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评论界。本文以美国南方白人和黑人种族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出小说中的七个故事在主题和结构上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指出内在统一性是《去吧,摩西》归属长篇小说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的解读和探究,既有"气"独立出来进行哲学或是文学创作论上的溯源和分析,又有对文学创作之中养气的方法进行拓展性的挖掘。但从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基本价值立场和取向出发,《养气》篇则侧重于从文、赏文和为文的统一性上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即以人为主体的美学意义上的审美意趣,也就是一种"虚实"审美思想上的统一,亦人身体之本器(素心)与文道在审美层面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制史》教材沿用“断代史”编撰体例,以政权或朝代更替布局谋篇.而朝代更替与法律的内在发展秩序并不一致,它割断了法律制度发展内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并导致学术研究中内在视角与整体性的缺失,导致教学实践中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者们意识到断代史编撰体例的缺陷,做出了体例重构的设想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皎然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他的《诗式》是唐代诗论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总结了唐诗由兴而盛的成功经验,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诗由盛而衰的过程。在《诗式》中,他提出了“五格论诗”的诗论方法,这“五格论诗”的方法和皎然的文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方法自身的矛盾,也表现出统一于文艺思想的倾向,既显出矛盾性,也显出统一性。本文拟就皎然诗评标准内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提出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对《圣经》经文的引用、“犯罪——宽恕”情节模式的效仿以及“迷羊”母题的模写是《大地雅歌》在外在形式上的表现,而对《圣经》文化精神内涵的表现则是小说的内在主题,无论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精神来看,《圣经》对范稳小说《大地雅歌》的影响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定位多向分析法,对《垫底辣妹》进行教育叙事,揭示其中人物关系与结构。以学校教育和补习班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对比,阐释良好的教育,是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性,给予尊严与自由,且在培育个体尊严与自由的过程中,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影片中最突出的个性化教育,既是未来教育的走向,也是人文教育的体现,一种表现人尊严与自由的教育,丰富和建构了人内在精神和内在世界。本文通过"什么是教育"、"想要什么样的家庭"、"努力的意义"三个主题,结合影片与现实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9.
穆时英的《夜》与芥川龙之介的《鼻子》关注了同一个意象“鼻子”,具有相似的叙事结构,共同揭示了人及人的生命的虚无与荒诞。“世纪末”思潮影响下的相似的生命现形成了两个文本的内在的统一性,从而显示了二人共同的现代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隐秀篇》"隐"与"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独立美学范畴,是刘勰对创作中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统一性的深刻思辨认识。《隐秀》致力于解决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探讨文学创作的规律,通过"隐"、"秀"的相契相协,文学创作就能够做到更好的依言达意。  相似文献   

11.
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教师可从表现人物、内在逻辑、协调统一、推动情节四个方面来对语言描写的作用进行探究,领悟《水浒传》的语言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周易》以《说卦传》为理论纲领,《说卦传》的思想理路是使《周易》“经传统一”的逻辑始点。《说卦传》承诺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其以“中和贯通”的思想理路和“说卦和中”的理论架构,使《周易》的历史与逻辑、形式与内客、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实现了理论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较少的异化词汇阐述着最明确的异化思想。异化本质上是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是经验条件中现实个人社会本质的表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异化思想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思想具有内在、明晰、严谨的逻辑关联性。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揭示历史发展的经验现实的基础上,借助于异化,实现了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历史进程的科学描绘,真正实现了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形而上的层面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历史演进的内在机制,是强式的哲学话语论证但缺乏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只是到了《资本论》时期,唯物主义历史观才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比较阅读《荆棘鸟》和《沃斯》,《荆棘鸟》在神父的爱情故事里展现的是人性外在表现的世俗欲望与神性的冲突,《沃斯》则是从人性内在的邪恶与弱点凸现其和神性的冲突。两部小说把人性与神性的冲突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都以人性复苏作为冲突演变的终结。  相似文献   

15.
舍伍德.安德森在《俄亥俄州的温斯堡》中使用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一种新的松散的体裁(a new looseness)"的文学样式。该书由一篇引子和二十四篇表面看去互不相干、独立成篇的故事组成。书中每个故事形式上较为松散但书中背景和形象的重复使用增强了故事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使得原本松散的结构呈现出紧凑的统一。此外聚焦人物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增加了作品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丰富的生态观。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手段;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老子《道德经》中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其中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性阐述论证很多,本文通过“道德经”视角解读矛盾的对立性、统一性及其赋予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将女性美展现于后世的作品,向我们呈现的女性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即窈窕淑女。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出发,通过简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辨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内在统一性来构建和整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所以有必要对《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商品这一切入点着手,从《资本论》商品的伦理意蕴、经济逻辑与伦理逻辑的统一等方面进行梳理,力求挖掘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构建原则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