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师生观和现代师生观归纳比较基础上,对班级管理中的师生角色认识进一步深入: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分支,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校管理的成效。教师和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两大角色,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两者积极互动,推进班级管理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引路人,而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角色。建设优秀和谐的班集体,必须从选拔培养班干部人手,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班干部和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下面就我个人的班级管理案例谈一下如何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相似文献   

3.
谁都知道,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班干部人员任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成效。虽然很多班主任意识到了班干部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也只是仅仅把班干部定位在助手角色,协助自己管理班级事务而已,而忽略了班干部最根本的作用就是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带头人,班干部队伍则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力量。如何选好自己的管理小助手,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建设的关键所在。刚从大学毕业的我,在完成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同时,也成为班主任队伍中的年轻一员。但在上任之后首次班会选聘班干部的事情上,竟然出现了整个班级无人竞聘的尴尬现象,这次选聘班委也以我的失败而告  相似文献   

5.
班级是中小学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社会组织。班干部是班级角色结构中的领导层。这里的班干部是指与普通学生相区别的广义的班干部,包括班长、各学科委员、组长等等在班级组织中具有一定职位的学生。虽然教师超越班级角色结构之上,但班级半自治性的组织特点决定了作为成人社会代表的教师要积极合理地干预中小学班干部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班主任主宰班级事务受到传统教师中心观念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担任着主宰者的角色。教师根据学习成绩确定班级学生的座位安排,根据学习成绩确定班干部。在班级活动的参与和班级展示中,成绩优秀者优先,教师会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表扬和激励学生,而学习后进生只有在班级活动需要众多学生参与时才有资格,并且通常是活动的从属者。2.缺乏与家长的沟通在中国的传统认识上存在一个思想误区,学生进入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7.
焦元东 《成才之路》2011,(30):71-71
班级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单位,而班级的管理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有序建设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运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引导学生热爱班集体,形成以班级为核心的向心力,促成良好的班风。 一、抓关键、抓要害 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往往和班干部有很大的关系。班干部是班级中的“主心骨”“领头羊”,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工作、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等方面效仿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一、"班干部"设置不能流于形式在班级管理中,对班干部、小岗位的设置与引导是极为重要的。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小助手。但更重要的是,小岗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它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班集体的重要组成者,只有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才能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担任班干部就是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主人的一种手段。那么,如何让班级管理更加民主化、科学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自己的机会呢?文章对"班干部轮换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班级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一个基本环节 ,其水平与质量的高低 ,不仅影响到学校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 ,还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学校班级管理存在如下弊端 :一是班级管理明显带有行政色彩。一般是学校提出要求 ,班主任贯彻 ,班干部则成了记录员、监督员 ,管理的过程往往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脱节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二是班干部大都是班主任指定 ,尽管一些班级进行了民主选举 ,但多数班干部得到的是一种极不情愿的约束 ,而不是一种集体思想和责任 ,严重影响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班级建设中,班级管理实行的往往是“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从班主任到班干部,从班干部到一般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学生(包括班干部)没有创造性的天地,个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常处于抽象状态。其结果是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班干部成了服从和执行所培养出来的“小警察”,有时还会造成藏族学生和汉族老师的隔阂。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重新给班干部和老师的管理角色定位,应该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把民主选举权真正还给学生。内地西藏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不是上下级的行政管理关系,而是平等的学…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其中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班级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摇蓝,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班干部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既培养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还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下面谈谈我在这几年班主任工作中对于班干部能力培养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3.
要正确处理好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关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既是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又是服务者、协调者等多种角色。要搞好班级管理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一、班干部与一般学生之间的关系。班干部是学生中成绩优秀、享有一定威信的代表人物,是班主任的得力助...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文化影响班级管理风格1.教师文化影响班级管理观念。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分数成为教师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指标。由于教师的管理过于权威和专断,学生被排斥在管理主体之外,形成了"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班级管理观念。教师是谁?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班级管理主体之一。在教师文化诸多内容中,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同是必要的,教师文化影响下的班级管理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  相似文献   

15.
刘俊 《贵州教育》2011,(21):25-27
一、选拔班干部,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制,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选拔班干部是一个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必须认真策划。班级常规管理与建设是一项精心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班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班级工作中,如果班主任事事都亲历亲为、面面俱到,那么必然会疲于应付、焦头烂额,并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在班级事务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建立一支真正负责的班干部队伍不仅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对班干部的培养,我摸索出了"三步走"的办法:选拔——培训——上岗。第一阶段:选拔,确定班级干部的最佳人选。为了确  相似文献   

17.
班级中的班干部、后进生、"小团伙"等群体是影响班级和谐发展的三大因素。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只有时刻关注班干部群体的选拔与培养、后进生群体的教育与转化、"小团伙"群体的引导与分化,才能促进班级和谐发展,才能保障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一、"班干部"设置不能流于形式 在班级管理中,对班干部、小岗位的设置与引导是极为重要的.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小助手.但更重要的是,小岗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它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故事中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在设置班干部、小岗位的过程中走向了误区:表面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其实仅仅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低段的学生对学生干部的角色是模糊的,对学生的职责和如何履行职责都是不清楚的。他们甚至认为当干部是一种荣誉,是一种骄傲。所以小学低段班主任要重视对小干部的培养。选拔好班干部后,训练好班干部队伍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班干部,提高班干部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构成班集体最主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在班级工作中,我尝试实行学生“民主自治”,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班集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一、选拔任用班干部实践证明,实施班级管理的有效机制首先是选拔培养一支符合学生意愿的干部队伍。因此,在班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我大胆进行了学生“民主自治”改革尝试,顺应“民意”,将以前“钦定”的班干部全部免职,同时宣布“放权”,由学生民主选举新一届班委。通过自我推荐、民主测评,先确定班委的候选人名单,然后由候选人竞职演讲,全班无记名投票,最终选举产生新的班委会。选举中,我“退居二线”当了“参谋”,但我仍然很高兴。我感到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做法才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班级管理观。事实上,这一举动产生的效应是积极的,新的班委成员威信高、干劲大,符合学生“民意”,而教师只是帮助小干部开展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由此井井有条,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二、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和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发挥班级奋斗目标的导向作用和各项制度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