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形技术、多形技术、变形混合技术、超级病毒技术、自动生成技术已逐渐渗透到计算机病毒的生产、传播、感染等全过程中,扩大了病毒的传播和危害的范围,加大了计算机病毒的防御难度,向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这几种计算机病毒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将有助于我们主动采取防护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计算机病毒编写的高级程序化,介绍了Script脚本病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计算机病毒引导方式,把计算机病毒分为系统型、文件型和混合型三种;侧重对系统型和文件型病毒的传播与破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诊断与防治这些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技术有了许多新的发展,病毒的传播迅速、广泛,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失。网络时代的计算机病毒具有许多新特点,防范网络病毒的技术包括:1.反黑与反病毒技术相结合,2.病毒监控技术,3.网关防毒技术,4.网络杀毒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等特点.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理分析可知,只要是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介质都可能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本文分析计算机病毒入侵微机的特点及途径,指出互联网是病毒发作的最大载体,我们要坚持依法治毒,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并且要制定严格的病毒防治技术规范,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病毒和反病毒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安全.本文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入侵方式作了详细解释,介绍了当今流行的计算机病毒,如宏病毒、蠕虫病毒和木马病毒等,并结合反病毒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是愈演愈烈,对于经常使用电脑和上网的人们来说,计算机病毒并不陌生,因为大部分用户所使用的电脑都曾经被病毒所侵扰过。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为广大用户带来了麻烦和困扰,其危害是巨大的。本文主要讨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法以及预防对策,旨在帮助更多的用户积极的做好防范病毒的措施,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8.
当前计算机病毒已经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它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文章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入手,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判定条件,分析计算机病毒的本质及特征,并对计算机病毒进行了分类,预测了病毒变化的总体趋势,最后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防范技术。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病毒一般有文件型计算机病毒、引导型计算机病毒和复合型计算机病毒物质几种类型,通过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识别、防范的方法,可找到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清除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病毒一直是计算机用户和安全专家的心腹大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计算机病毒迅速产生,采用传统的病毒代码分析已经不能有效地对付新病毒了.通过扫描病毒行为特征代码来检测病毒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发现新病毒,是反病毒技术的一种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分类、特性、表现形式和病毒的检测方法,阐述了图书馆网络管理系统计算机病毒防护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许玉娟 《华章》2008,(7):145-146
当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接入互连网,使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传播非常迅速.因此,计算机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查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特点以及一些防治病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析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病毒采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明,对信息安全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系列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便有效地抵御病毒入侵,减少因病毒侵害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孟敬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11):150-152
计算机病毒是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防御方法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模型进行了总结,探讨和研究了局域网、广域网和电子邮件病毒的特征和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萍 《天中学刊》1999,14(5):60-61
所谓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给计算机带来破坏的一种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有害序.它能通过磁盘或计算机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染,破坏计算机的正常运行.这种传染就像生物病毒传染一样,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伏性,人们不易觉察,等到条件成熟(如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或配置),病毒便发作,从而给整个计算机系统或网络造成紊乱甚至瘫痪.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尤其是INTERNET与普通计算机用户的普遍联系,计算机病毒的侵袭不再有国界,不仅数量与日俱增,而且传播途径之多和传播速度之快往往令人始料…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病毒一般有文件型计算机病毒、引导型计算机病毒和复合型计算机病毒物质几种类型,通过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识别、防范的方法,可找到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清除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目前,病毒/恶意软件已成为困扰内网计算机系统安全和计算机应用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的防范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概念入手,分析其特点及传播途径,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英 《成才之路》2009,(21):82-82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御技术也在不断拓展。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同时随着网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邮件成为人们相互交流最常使用的工具.于是它也成为电子邮件型病毒的重要载体。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危害极大的邮件型病毒,因此,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史上,病毒的出现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计算机病毒技术不断提高,因此,研究未来病毒的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开发反病毒技术,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保障计算机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北京供电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网络防病毒安全的实际需求,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传播途径以及感染的原因等性质特点,指出了系统当前存在的病毒威胁和病毒防治的误区,给出了北京供电局计算机网络系统防病毒解决方案,评价并介绍了Norton AntiVirus企业版防病毒产品的性能特点,为企业实施病毒防治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