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谈《夷坚志》叙事艺术的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取材、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分析、评价洪迈的笔记小说集《夷坚志》的创作得失,认为它发展了魏晋笔记小说,对《聊斋志异》等明清文言小说有一定影响,但它的艺术成就并没有跨越唐人小说,更远不如《聊斋志异》。然而《夷坚志》不失为中国笔记小说从六朝到清代渐趋成熟的过渡作品。  相似文献   

2.
何婷 《文教资料》2013,(31):46-48
李肇的《国史补》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研究史料。《国史补》在体例上符合笔记的特点,内容上去除了鬼神梦幻、男女猥亵的内容,是纯粹记录朝野轶事及社会风化的笔记小说。由于《国史补》可信度很高,所以被历代学者和著述引用,其创作模式更成为后世笔记小说的典范。这些方面标志着《国史补》确立了纯粹笔记小说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吴死因之争的讨论,认为将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八《吴少师》中之吴少师断言为吴并不准确。并由此个案之争,阐述了在对笔记小说的史料价值引起足够的重视的同时,更应对其所载内容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在笔记小说的发展史上,纪昀明确揭示了关乎笔记小说的创作理论,即“著书者之笔”。“著书者之笔”是纪昀笔记小说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儒家经义为内涵,以史法为尺度,以诸子体裁为创例,以简淡诙谐为归趣,排斥二度虚构,与蒲松龄的“才子之笔”势成峙立。纪昀将其灌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实践中,为中国小说史贡献了一部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成功之作——《阅微草堂笔记》。该文比较详细地剖析了“著书者之笔”的基本内涵及其与纪昀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以及所呈现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夷坚志》是宋人洪迈的一部重要的笔记小说,其中涉及到了宋代少年儿童的诸多社会问题,尤以宋代少年犯罪最为突出。分析研究宋代少年犯罪的一些类型及其原因,对更有效地保护少年、惩治少年犯罪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同俭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3):65-67,74
谈歌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家园笔记》是由他多年创作的若干短篇笔记小说撮录连缀而成。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历史与现实穿插交织的 手法,借历史来观照反思针砭现实,启发当代人去寻找丢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洪迈编纂的《夷坚志》是一部重要作品,过去研究比较薄弱,张祝平对之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探讨,《夷坚志论稿》是近年《夷坚志》和言小说研究新的收获。此书史料内容相当丰富,提出不少学术新见,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也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全面客观地阐述了笔记小说观念。刘知几提出了“偏记小说”的概念,揭示了笔记小说可与正史参行的“自成一家”的真实地位,明显提升了笔记小说的史学价值;《史通》中有关“偏记小说”的分类和列举,则清晰可见刘知几的笔记小说分类观念较之于《隋书&;#183;经籍志》有了进步,为史家重新认识笔记小说的学术地位,审视笔记小说的社会功能,利用笔记小说丰富正统史学,乃至效仿撰作笔记小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刘知几以史眼判断笔记小说的价值,强调笔记小说惩恶劝善、可供教化的社会功用,表达了正统史学对笔记小说价值认同的程度,进而为笔记小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之,刘知几《史通》的笔记小说观念,对中唐以后笔记小说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鲁智深形象源流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唯一有着两个名号的英雄:鲁达和鲁智深。鲁氏僧、俗两形象是来自两个不同的素材系统,、而俗人鲁达形象很可能是较晚进入《水浒》文本的。这一莽和尚形象的塑造,最初大概受“杨家将”人物杨五郎的启迪,并借鉴参考了“董西厢”、“王西厢”中法聪、惠明等形象。宋洪迈《夷坚志》也为花和尚的故事提供了不少素材。鲁智深出奇寻沽、大闹禅室、醉打山门、倒拔垂杨等情节,都与《夷坚志》有着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史传的孳生和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说新语》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时期,其文体的复杂性带有中国早期笔记小说的共同点,它“亦史亦文”的文体特点自有其渊源和发展过程,而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可以清楚见证中国小说形成和演变的痕迹,从而为早期笔记小说的文体定位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上古文学只有口头形式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歌谣的文体属性为诗,是没有异议的,而神话传说在文体方面却陷于无所归属的状态,原因就是通行的观点认为必先有文字,然后才有散文,故我国最早的散文是商代的甲骨文。这种看法显然割裂了口头文学阶段与书面文学阶段的联系。事实上散文也有过口头形态,古代神话传说就代表着口头文学时期散文的最高成就。甲骨文时期,还有铸于铜器、书于简帛的散文,散文已经脱离了萌芽状态。只有字句而不成篇章的甲骨文只是当时散文的一种特殊类型,根据其主要特点及内容可以称之为占卜文。  相似文献   

12.
唐传奇中的婚恋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唐代社会的婚恋状况,反映了唐人的爱情理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唐代婚恋观带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情可以被张扬到极致,但它终究要回归礼,即情之张扬与礼之束缚相和谐。  相似文献   

13.
庞金殿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80-82,86
志怪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形成并兴盛繁荣,它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有重要地位和价值。而一些中国文学史教材中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特征却重视不够,论述有失偏颇。本文结合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作品,从三方面简要论述了志怪小说的主要艺术特征,并对其进行辨证,说明志怪小说的艺术特征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言笔记体小说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方面已臻成熟,它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童话中,“灰姑娘”的身影总是在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中,以不一样的名字和身份出现。在我国,灰姑娘的故事是来自于唐朝段成式所撰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中的《叶限》故事,而著名的《格林童话》中也有一个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虽然这两个故事相差千年的时间,但是故事情节却非常的相似。将两个没有事实联系可考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相似背后的差异,这差异所反映的就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在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中西对待传统文化上存在的区别,借鉴西方正确的方式,用之于我们,必然会对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石公圯上授书时之所以不以孟子所谓“折枝”之类考验张良 ,而选择“堕履” ,履的至轻至贱显然是首要原因。但是 ,黄石公之履又使人自然而然想到西周初年召公赐姜尚之履、《周易·履卦》以及道佛二教中的“遗履仙登”、“只履西归”等文化现象 ,通过探究“履”在上述现象中的诸多文化意蕴 ,结合圯上授书的历史背景 ,可以看出 :在燕齐神仙方术之说大兴的秦汉时代 ,“半人半神”的黄石公借履试探张良 ,又不仅仅因为履是至轻至贱之物。说黄石公之履在时人眼里是他“高士”身份的象征 ,是张良封疆称侯的先兆 ,意味着以柔克刚、谦退守礼的修身平天下之术 ,也并非全是凭空臆测。  相似文献   

16.
植物象征意义的产生与宗教信仰、宗教传说及植物崇拜、植物特点、民间传说有关。植物喻人、植物代言是俄汉语言共同的文化特点。汉民族把植物与性别相联系,而俄罗斯民族则多把植物与神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黎族民间童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显示了黎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和民族性格.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就四种类型(创世通话、自然童话、爱情童话和风俗童话)对黎族民间童话进行了分析.并和相似的其它民族的民间童话做了初步比较,最后从地域、民族和艺术等方面归纳了黎族民间童话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的中国原创童话不仅数量上呈现出兴盛局面,而且在童话美学品质与创作风格上也进入了超越和多元的阶段.本文从长篇童话著作、中短篇童话集和单篇创作几部分入手,对2004年童话创作做出全景式的解读和分析,认为其总体上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幻想激情以及祛除浮躁的写作姿态和深度努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详细总结了童话创作在这一年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安徒生科学童话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安徒生创作的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内容的童话,分析了其特点及其成功的原因,认为安徒生的科学童话和其他内容的童话一样,充满诗情画意,幽默风趣,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