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孝梅 《现代情报》2005,25(4):65-66,69
网络著作权限制制度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著作权人、作品传播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著作权利益关系平衡的保障器,本文从因特网本身的特征出发,从著作权限制制度的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制度、强制许可制度这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郑飞云 《科技广场》2007,1(2):236-239
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作品的出现,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打破了版权领域原有的利益平衡,私权与公众利益的冲突在“虚拟世界”不断深化,尤其是近期出现的“馒头血案”,凸显了冲突的尖锐,迫使我们不得不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利用问题重新作出公平、合理化之规范。面对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我国的著作权立法该如何应对,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规划发展才能平衡著作权人和社会大众的利益与需求,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如何建构令人沉思。本文拟从“馒头血案”出发,在借鉴他国立法的基础上将“合理使用”纳入具体的网络使用方式中作出界定,希冀对审判实践中的著作权纠纷之处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认为,要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需要处理好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处理好著作权人与网站运营商、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平衡,还需要处理好著作权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的版权合理使用与利益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合理使用制度入手,以数字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上的产品属性和外部性理论,对数字图书馆的版权合理使用与利益平衡进行经济分析,提出完善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会理使用制度,构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数字图书馆和读者之问利益平衡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是通过赋予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作品的专有权利而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的进步与繁荣。维护著作权人与传播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是著作权法制度安排的基本出发点。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这一精神并没有发生变化。网络环境下使用、传播作品以及技术措施的保护行为,在处理著作权保护与信息传播的关系上,仍然适用利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版权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环境下,作品被复制侵权变得难以控制。为保持网络版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需要明确作品合理使用的范围,建立网上作品法定许可制度,建立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由于网络传输的特有性质,引起了著作权人、图书馆、读者三者之间利益的变动。我们应该重新调整"合理使用"这架天平,适当放宽对数字化作品使用的限制,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保持作品创作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学位论文资源合理使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君 《现代情报》2006,26(12):123-124,126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是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下学位论文资源及其著作权保护特性的基础上,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学位论文合理使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合理使用是限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基本途径之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有助于维系著作权人和公众利益的平衡,实现社会信息公平.阐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与合理使用的关系,评价我国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理使用的立法现状,并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完善和图书馆的工作对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冬梅 《情报杂志》2002,21(11):55-56
网络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版权制度,版权所有人与使用者之间利益失衡,迫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各自对版权法进行修改,造成版权的普遍扩张和合理使用范围的相对缩小。版权法的基石是利益平衡,要构建数字化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就要处理好版权所有人与使用者、各类版权主体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方式的现实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伟  汪琼 《情报杂志》2004,23(4):72-73
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寻求合理使用,在网络传播的基础上寻求合理控制,做到既保护版权人的合法版权,又维护社会公平获取知识信息的合法权益,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数字图书馆在数字网络环境下,适应现代版权制度的必然趋势。数字图书馆应当研究和适应现代版权制度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正确运用“合理使用”的方式,并推进合理使用制度的发展与进步,努力在公众用户与版权人之间建立新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2.
石刚 《情报科学》2006,24(7):1027-1029,1039
著作权法追求权利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合理使用制度正是实现这一平衡的重要机制。本文分析了数字化发展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挑战,合理使用制度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既要保护数字化作品权利人的专有权,更不能让公众的利益成为保护专有权技术措施的牺牲品。应选择借鉴国外经验以完善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对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剑 《现代情报》2005,25(2):132-133,136
著作权法的精神是,一方面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同时也要鼓励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知识的使用与传播。本文从传统环境下图书馆在知识传播中的地位与著作权的关系入手,进一步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对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影响,井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慧 《情报杂志》2003,22(11):7-9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2001年著作权法修正案新增权利。由于新增权利没有限制,打破了对著作权人利益的保护与对公众使用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利益的平衡。对用户利用新技术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形成了巨大障碍,图书馆网络化服务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和风险,这一切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提出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应给予非赢利性数字图书馆一定范围的合理使用,同时在著作权法修改时应增加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条款。数字图书馆应通过DRM技术和用户教育皋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张曦  罗芳 《科技广场》2007,(10):222-223
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给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从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问题出发,探讨研究如何对这一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月  谢卫东 《情报科学》2004,22(3):366-368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对社会、对权利人、对著作权使用人来讲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人类精神成果的推广和拓展。但是在网络环境和数字化的背景下,随着“盗版”定义的扩展、著作权保护手段的丰富,合理使用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爱霞 《现代情报》2004,24(9):103-105
数字图书馆是社会文明的标志。随着数字图书馆服务技术的提高、服务领域的扩大,信息服务、网络服务大大方便了读者。但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令人难以察觉和控制,渗透在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网络导航、检索、参考咨询、复制以及网络传播等各个环节。如何平衡保护著作权人著作权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爱霞 《现代情报》2004,24(12):76-78
数字图书馆是社会文明的标志。随着数字图书馆服务技术的提高、服务领域的扩大,信息服务、网络服务大大方便了读者。但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令人难以察觉和控制,渗透在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网络导航、检索、参考咨询、复制以及网络传播等各个环节。如何平衡保护著作权人著作权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技术措施是数字时代版权人为保护作品著作权而采用的技术手段。技术措施限制了传统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打破了著作权法所应维护的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我国应在比较借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20.
谷歌公司宣布将扫描全世界的书籍建造电子图书馆以供用户搜索,该行为的合法性被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去年的判决认可。本文通过谷歌图书馆引发的相关案件探讨网络时代文字作品"合理使用"的界限及未经许可在网络节选展示作品的合法性问题,揭示进一步突出的著作权人利益实现难问题,并建议尝试通过建立适当的著作权补偿金制度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