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新词,理解生字词语。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孩子们,在你们的心中,太阳是什么样的?每当我们睁开双眼时都能看到美丽的太阳,它温暖着我们的心房。你们见过番茄吗?它长什么样呢?是啊,也是圆圆的红红的,多可爱啊!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番茄太阳"》。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要带上双引号呢?  相似文献   

2.
4月21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走进一年级实验班的课堂,我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新课程带来的阳光气息。我撷取了几缕阳光、摄下了几个镜头……【镜头一】我是一片小落叶——在虚拟的童话情境中还原生活(出示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阅读课教学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师:谁愿意当小落叶?你来!小落叶,你想邀请哪些小伙伴呢?生:我想请小蜻蜓……师:小落叶,你怎么邀请她,想好了吗?生:(飘过去)小蜻蜓,小蜻蜓,我请你到果园里尝尝红红的苹果!师:你真有礼貌,用上“请”字,如果能用上称呼,小蜻蜓会更高兴的。你再来一遍,好吗?生:小蜻蜓姐姐,我请…  相似文献   

3.
明明的妈妈今天又上早班。她将明明从自行车上抱下,就急冲冲地跑到幼儿园对面的点心摊上,买了一包锅贴塞给了明明,自己骑上车就走了。明明习惯地吃着“早点”。我过去一看,又是整整10只锅贴。“明明,你昨天10只锅贴没吃完,我不是同你说叫妈妈少买几只,免得浪费吗?”明明眼巴巴地望着我说:“我是对妈妈说的,我吃不完,少买几只好了。可妈妈说,10只也  相似文献   

4.
我是我爸爸     
一日,我正吃着晚饭,手机响了。“喂,是丁老师吗?”一个稚嫩而刻意压低的声音传来“是呀。你是谁呀?”我知道她肯定是我的一位学生。“我、我、我是婷婷的爸爸,”天哪,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差点喷饭。这孩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明明自己就是当事人,还冒充爸爸打电话给老师。我  相似文献   

5.
师:同学们,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生:欢迎!师:谁愿意说一句欢迎我的话?生:欢迎于老师到我们砀师附小来作课!师:清楚,明白。谁能把话说得更好一些?让我听了更高兴,更激动。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引导:同学们,天上有几个太阳?对呀,天上有一个太阳,那四个太阳是怎么回事呢?(板书:18四个太阳)(学生齐读两遍)面对“四个太阳”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把你的问题记在读书卡上的“我的问题”栏里。然后,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有“四个太阳”的神奇世界,共同解决我们的问题。读书卡课题:四个太阳摇摇摇摇时间:问题提出者我的问题我的想法我的收获过渡:同学们填好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四个太阳是怎么一回事。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郾听课文录音。2郾听完录音,你知道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菲比拿着小精灵送她的小星星出发了,她要找到小星星的主人,好实现自己长大的梦想,她能够如愿以偿吗?我最好还是向别人打听一下,这么飞,我永远也找不到小星星的主人。你有什么事情吗?哦,带着飞天扫帚,还是个小女巫呢!请问有人吗?2嗯,我是个女巫,不过魔法不够强。啊,原来你也是个女巫!小家伙,你有什么事情就快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456水晶球!以前从来没见过水晶球,听说它能够显示人的过去。现在,让我看看这颗小星星的过去吧!水晶球里出现了一个只够一个人居住的星球……我讨厌穿堂风。你没有屏风吗?晚上你得把我保护好,你这地方太冷,我原来…  相似文献   

8.
《心愿》里写了一家法国人。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呢?先看看这家的小女儿。文章开始,写“我”在巴黎的一个街道公园里,坐在长椅上,翻了几页书之后,忽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先生,你是中国人,是吗?”这虽然是个问句,但肯定的成份很大。当“我”叫她猜猜时,“她挺自信”地说:“我说是!”她为什么会那样肯定?原来是她家的好多不说话的中国人帮她认准的。她能一下子认出“我”是中国人,足见她对家里的那些中国泥人观察得细致,看了不知多少遍。她不知听过多少有关中国人可爱可亲的故事。她大声呼喊,急切  相似文献   

9.
每次听于老师讲课总会有很多感触和收获,这次也不例外,于老师讲授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番茄太阳”》,文章以“我”的见闻为主线,叙述了“我”在与盲童明明的相处中,深深体会到她是一个美丽可爱、天真善良的孩子,她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她那善良美好的童心深深感染了“我”,她是温暖我内心的“番茄太阳”。文童语言朴实生动,叙述条理感人。于老师的讲授,不仅仅是让我感受到了“番茄太阳”别样的美丽,更是让我懂得了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探索。  相似文献   

10.
每次听于老师讲课总会有很多感触和收获,这次也不例外,于老师讲授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番茄太阳">,文章以"我"的见闻为主线,叙述了"我"在与盲童明明的相处中,深深体会到她是一个美丽可爱、天真善良的孩子,她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她那善良美好的童心深深感染了"我",她是温暖我内心的"番茄太阳".文章语言朴实生动,叙述条理感人.于老师的讲授,不仅仅是让我感受到了"番茄太阳"别样的美丽,更是让我懂得了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 《“番茄太阳”》是苏教版国标本四下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卫宣利以自己的见闻为主线,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叙述主人公明明的言行举止,尤其是浓墨重彩地多处描绘明明的“笑”,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盲童明明的关爱。因此,本文不失为一篇动人心魄、荡涤性灵的美文。  相似文献   

12.
正我点点头。其实我也很想去看一下邮箱。我想起那个奇怪的陌生网友,就是上次骂我小屁孩的那个,他现在的心情好一点没有?我给他扔了一个祝福瓶过去,他是不是又会骂我小屁孩呢?也许,他也会给我一个祝福哦!还有,我爸爸和萧潇的新邮件也该到了。"对了,萧潇现在怎么样了?她返校上课了吗?"韩牧突然想起来问我。  相似文献   

13.
辉煌的太阳     
绿草如茵,蓝天如碧。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女儿,在草地上放风筝。风筝飞得挺高,风筝线就牵在那位年轻妈妈的手中:她已经有些累了,脸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则拍着小手兴冲冲地笑,笑声挺响亮,使人想起了灿烂的阳光。孩子的笑声吸引了我,我就朝小女孩儿望去。啊!小女孩儿竟然是个不幸的盲人。于是,也就在这一刹那,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走近孩子并抱起她,问:“风筝飞得高吗?”“高!”“你能看见吗?”“能!”回答得这么坚定,这么斩钉截铁。我不由得又问了一句:“你告诉叔  相似文献   

14.
《“番茄太阳”》是一篇给人温馨、让人感动的文章。每每阅读,平静的心总会被感动激荡,以至于热泪盈眶。因为教学的缘故,要为“感动”找个理由,于是一次次地将“番茄太阳”诠释为“爱心”——“明明”以她无邪的爱心温暖着作者,感动着周围的每个人。执教之后,每每思索,主人公“明明”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将她的“快乐”升华为“爱心”是不是意义的强加和情感的拔高?  相似文献   

15.
春日的午后,沐浴在柔柔的阳光下,不经意间邂逅了《明天有个新太阳》。伴着沁人心脾的缕缕书香,陶醉在书中动人的小故事里,我的内心溢满欣喜和感动。她没有华丽的言辞,只是用淳朴的语言娓娓道来一个个似曾相识的小故事;她宛如一股微微的春风,轻轻吹去我心头的云翳,也如细细的春雨,慢慢涤荡我灵魂的杂质:她给我平淡近将麻木的教学生涯注入几许生机,带来心灵的颤动。  相似文献   

16.
呼唤     
我总是好奇,明明同住一屋,奶奶为什么每天要呼唤爷爷十几次?是因为奶奶寂寞想找爷爷聊天吗?可是,为什么每次得到爷爷的回应后,她却不再说下去? 我在奶奶家待了一个冬天,却还是没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7.
梅寒 《少年文摘》2011,(7):52-53
是什么让她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也要变得如此小心翼翼?是我在某一天的某一刻曾向她抱怨吗?是我不悦的语气让她敏感的心感觉到什么了吗?小时候,脾气很倔,一件事明明知道是错的,却硬是直着脖子跟她斗。正午的烈日下,我的两条小胳膊抱着一棵粗粗的树,她去拉我,又气又急。我死也不松,直到胳膊上被拉出了血,仍然瞪着眼睛跟她拗。她哭了,很无奈的泪水。  相似文献   

18.
一个老师,一个教室,十多个学生,一个用铁丝围成的篮球网挂在树上,供全校学生使用,你见过这样的学校吗?但这就是现在一些落后地区的真实情况。最近,这样的学校被搬上了银幕,电影名叫《亮子》。"亮子"是这所学校里的一个学生,他的扮演者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暑期里,我有机会前往《亮子》的拍摄现场去探班。  相似文献   

19.
当记忆错位     
春光明媚,奶奶在院子里收拾她和爷爷种的花,我拿起扫帚清扫庭院。奶奶浇着花忽然冲着我说:“振华啊,你不是说一大早就要去接南南回来吗?怎么还没走?”自从爷爷去世后,奶奶就开始这样时而认错人,时而一个人讲过去的事情。我拎着扫帚走到她面前说:“奶奶,你看我是谁?”她认真看了我好一会儿说:“哦,南南。你爸呢?他刚刚不是还在这儿吗...  相似文献   

20.
自信的太阳     
一个女孩儿,平素对自己的一切都显得马马虎虎,漫不经心。她常常衣衫不整,丢三拉四,甚至吊儿郎当,浮皮潦草,学习成绩很差。她的母亲为此也一筹莫展。一天,母亲把女儿带到一位心理学教授面前,说起女儿的情况,“她如今都17岁啦,还这么不懂事,这可叫我如何是好?”教授笑着说:“请允许我单独跟她谈一谈,好吗?也许我能了解她对自己和周围一切漠不关心的秘密所在。”母亲走了,教授仔细观察着女孩儿。这位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少女长得很美,但她的美却被邋遢的外表掩盖了。姑娘成熟了,而心理却很幼稚。教授跟她聊天,她似听非听。教授沉默了一会儿,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