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发展起跳腿力量的方法(一)抗阻训练在起跳腿踏板时的离心收缩过程中,由于肌力不足造成的补偿不仅破坏起跳技术的完整性,还影响随后快速蹬伸动作的质量,甚至造成运动损伤。所以,利用克服自身重力的抗阻训练在发展腿部力量的同时,提高离心收缩时肌肉储存弹性势能的能力,为接下来提高蹬伸能力创造条件。1.单腿蹲动作目的:该动作能够增加伸膝、伸髋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运动中,意识支配的局部不同其发挥的效果也不同。对技术的影响极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跳远运动员应该主要在加强腿部的肌肉力量上狠下功夫,以便能用更大的力量蹬踏板。如过去苏联的资料在谈到起跳时写道:“……起跳时要用力,意识着把踏板踏到土中……”,“起跳时,起跳腿要用力向下‘拍击’”。这都说明意识在起跳腿上进行起跳的。受此观念的影响。多年来,我们在教学训练或编写教材中,一直这样强调着蹬地的作用,而将摆动腿放在了被动从属的地位。日常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3.
伸肌群的退让性收缩能力是体育运动中一切爆发性用力动作获得最佳力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在跳跃起跳中表现的尤为显著。提高起跳腿伸肌的退让性工作能力,是跳跃项目力量训练的共性问题,是跳跃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肌肉力量。它是影响起跳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提高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教练员往往致力于提高运动员下肢的蹬伸力量和蹬伸速度,即下肢工作肌群的克制性收缩能力。无疑,这是十分重要的。竞技比赛中,起跳的完成虽然是瞬间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力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力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起跳腿踏跳过程中所受的垂直冲击力可达本人体重的5.77-7.24倍,踏跳时间为0.150~0.172s;起跳腿肌肉反应特性值为35、72~43.61,并且与起跳过程中垂直速度变化值呈高度正相关;起跳过程中膝关节和髋关节肌肉的退让收缩力量水平均对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的起跳力量较弱,部分运动员的起跳技术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综述分析的方法,对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起跳中的肌肉弹性力量训练实践的科学构想,提出了此类训练的作用和专门化的训练手段,旨在促进青少年跳远起跳中肌肉冲击性的力量训练步入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6.
张万寿 《中华武术》2008,(11):17-18
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是高强度的极限运动,要求助跑的速度、踏跳的力量。转向跳跃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跳远专项力量训练,即根据跳远的技术特点,采用与跳远技术相适应的增强下肢和上肢力量训练手段,增强起跳腿快速起跳能力。而提高快速起跳的关键是加强快速起跳的专项力量训练。训练过程中的营养强化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跳远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达到训练后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关于跳高的一些基本观念 1.在起跳腿离地之前,摆动腿必须加速向上摆动至水平状,以提供最大的垂直冲量. 2.只有在加大垂直腾起高度基础上,才可能进行过杆动作,没有垂直腾起,一切都是徒劳无用的。 3.鉴手起跳腿在起跳时的动力学特征,运动员进行爆发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种起跳时超负荷用力动作的适应性训练也有助于预防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8.
跳远起跳摆动技术的辅助训练法——弓箭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生中,因为腿步力量不足,踝、膝、髋关节不能积极蹬伸,导致跳远助跑的速度、起跳的高度、起跳的角度不够,从而影响跳远起跳技术的正确性以及跳远运动的成绩。针对上述发现的情况,我们在多年的课余训练实践中,发现跳远起跳摆动的各种专门性训练手段中,采用“弓箭步”训练方法,对提高腿步力量,有效的起跳速度,特别对起跳摆动技术的改进有积极的作用。从“弓箭步”动作形式来看,其动作与跳远起跳摆动技术极为相似;从动作的生理机制来看,弓箭步与跳远起跳摆动技术也相吻合。经常利用“弓箭步”训练可发展学生下肢伸肌群的力量,增强腿部力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试竞技健美操一级运动员完成C组跳与跃中的科萨克跳、屈体分腿跳、剪式变身跳,分析在起跳、腾空、落地阶段中下肢主要发力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变化。方法采用无线表面肌电仪对16名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完成3个难度分别在起跳、腾空、落地阶段中下肢左右腿主要发力的8块肌肉(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等)的表面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科萨克跳在起跳阶段贡献率较高的肌肉是右腿的股直肌、股外侧肌、腓肠肌和左腿的股直肌,腾空阶段贡献率较高的肌肉是左腿的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腓肠肌,落地阶段贡献率较高的肌肉是左腿的股直肌、腓肠肌和右腿股直肌;(2)屈体分腿跳起跳阶段贡献率较大的是右腿的股直肌和腓肠肌,腾空阶段贡献率较大的肌肉是股外侧肌,落地阶段贡献率较大的肌肉是股直肌;(3)剪式变身跳起跳阶段无右腿的肌电图变化,贡献率最高的是左腿腓肠肌,腾空阶段贡献率较高的是右腿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落地阶段贡献率最高的是右腿股直肌。腾空和落地阶段中,右腿肌肉贡献率比左侧同一肌肉贡献率相对较高。结论在完成科萨克跳和屈体分腿跳难度动作起跳阶段时,要求运动员股直肌和腓肠肌有较高的爆发力,腾空和落地阶段中,科萨克跳需要加强左腿肌肉力量;屈体分腿跳在训练中要注意运动员左右腿发力相同,以保证左右腿空中姿态的平衡;在完成剪式变身跳时,主要发力部位从左腿(起跳腿)过渡到右腿(前伸腿)。在训练中要加强主要发力肌肉力量训练,完成难度动作过程中主要发力肌肉与其他肌肉协调配合发力,提高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动作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跳跃运动员腿部力量单腿练习的效果与方法王小健在跳跃项目中,起跳是用单腿完成的。起跳腿的负荷是自身体重的5-7倍(依据大本教材)。显然承受这样的负荷必须进行系统的力量与爆发力的训练,而大多数的腿部力量训练常采用双腿进行(杠铃全、半蹲,半蹲跳等)。笔者根...  相似文献   

11.
<正> 在田径跳跃项目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常常遇到运动员起跳时跳不起来。腿部力量差固然是跳不起来的重要因素,但有的运动员腿部力量并非差,而就是跳不起来。我认为,这主要与起跳时蹬接配合失调有关,即起跳腿蹬伸时机不对。蹬伸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起跳效果。运动员做起跳动作时,起跳腿与摆动腿是同步进行的。当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屈膝向上加速摆动。起跳腿具有较大的着地角和较小的两大腿间的夹角,从图1②和图2②可见着地瞬间两腿的剪绞动作是积极的。这时摆动腿在做加速  相似文献   

12.
    
G823.03 9703701跳跃运动员起跳过程的肌肉工作方式与专项力量训练-The jumper's takeoff muscular action andits specific strength training[刊,中,I]/王兴林//中国体育科技.-1997.-33(4).-60-62表1(BJ)跳跃//起跳//肌肉收缩//方法//力量训练//专项力量本文对跳跃运动员起跳过程的肌肉工作方式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探讨,观点新颖,对跳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进行了再认识,并介绍了  相似文献   

13.
<正> 前言起跳效果取决于起跳的速度,力量。起跳的速度、力量取决于起跳相应工作肌群收缩的力学效果。显然,提高肌肉收缩的速度力量,是提高运动成绩最主要的途径。径赛和跳跃运动员尤其要提高工作肌群的相对肌肉力量。近年来,国外体育科研人员和教练员十分重视与运动有最直接关系的神经肌肉组织的生理生化研究,十分重视提高肌肉速度力量和肌肉质量的研究与实验。本研究通过教育学的对比实验,以训练中下肢工作肌群神经肌肉组织机能状态的变化,以及运动中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支撑运动器官与地面相互作用的效果为内容,进行综合研究,旨在探讨跳跃训练中“退让”与“克制”两类练习对跳跃成绩和工作肌机能状态所产生的影响差异,确定下肢肌群退让与超等长收缩训练的典型练习——跳深练习的训练价值,及其对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广州体育学院田径队5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2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三维摄影对实验前后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摆动的角速度、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最大角速度及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增加值等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论跳高运动员起跳腿肌肉的工作能力及其训练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跳高运动起跳动作的技术方法及跳高起跳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在对起跳腿踏跳过程中肌肉的抗拉伸能力和由退让向克制的转换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7种快速超等长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魏文仪  王琨  伍勰  施宝兴 《体育科学》2003,23(1):127-132
本研究根据跳远项目的专项特点,设计研制一种能够模拟不同助跑速度,反映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起跳腿专项力量训练和专项能力测试的设备。通过对优秀跳远运动员在不同控制速度下(6m/s、7m/s、8m/s、9m/s;9人,72人次)和全程助跑跳远(9人)起跳测试结果的生物力学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起跳过程中,随控制速度的增加,表现出起跳腿各关节肌群的工作能力增大,起跳腿髋、膝、踝关节肌群表现出较长的伸肌力矩时相和较大的伸肌力矩值;起跳腿各关节肌群快速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及离心与向心收缩的转换能力对起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研制设备,能够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助跑速度)跳远运动员进行起跳腿专项能力测试与评定,并可成为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视频拍摄和解析、实地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董子昂进行研究。认为,(1)其技术特点为:助跑最后2步步长稳定、步速快且保持能力强和质心不断升高;起跳过程中H0与H1较高,起跳着地时已获得向上的垂直速度,起跳时间短;起跳腿着地膝角较大,腿部肌肉弹性和超等长收缩能力出色;摆动腿摆动速度快。(2)其技术不足为:助跑速度、节奏和点位不稳定;起跳腿支撑能力差;起跳阶段速度转化率低,垂直速度慢、腾起角小和质心垂直工作距离短;过杆经济性差。(3)其失败跳次成因为:助跑速度过快超出自身可控范围;助跑节奏和助跑点位发生改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降低;摆动腿摆速降低,离地时刻折叠程度和制动高度不充分;起跳腿蹬伸幅度小,离地时髋关节和膝关节未充分伸展。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提出建议:(1)助跑阶段训练中,在提高助跑速度前应先评定运动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在提高助跑速度的同时注重助跑节奏、助跑点位及助跑稳定性;关注髋关节在助跑过程中的相对位置。(2)起跳阶段训练中,除训练运动员起跳腿支撑能力和蹬伸能力、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和高摆制动...  相似文献   

18.
摆动腿在跳远起跳过程中,直接影响着起跳腿工作效果,因此分析研究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从动作形式上来看,一般把起跳脚着板,到起跳脚离板瞬间称为起跳阶段,但是从起跳肌肉工作,起跳的发力以及动作的连续性和运动员跳跃的心理因素等方面来  相似文献   

19.
苏斌 《体育教学》2005,(5):44-44
根据背越式跳高起跳动作技术结构和肌肉用力特点,设计俯角斜板背越式跳高起跳专门练习手段,其目的是有效改进摆动腿“扒、蹬、送、摆”技术以及快速起跳时摆动腿有效与起跳时起跳腿快速出腿技术和快速有力支撑蹬伸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动作运动学与肌电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以快速力量为代表的跳远起跳技术动作作为研究动作,利用先进的运动生物力学设备进行同步实验,获取运动员起跳过程中的运动学和肌电学指标参数,运用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理论进行分析,以探讨起跳动作神经肌肉工作的专项特征,将有助于推动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由粗犷型向集约型的转化,提高运动训练过程的科学化水平,为我国竞技体育训练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