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该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科技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与"211  相似文献   

2.
<正>"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启动的又一国家重大工程。作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融合体,"2 0 1 1计划"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创新方式,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教三十条"和"2011创新计划"适时颁布实施。这也旨在促进高等教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高校科技的协同创新,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人们  相似文献   

4.
《教书育人》2013,(15):13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后,中国高等教育战线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提出,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引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科发展的目标应从追随别人的问题、别人的发展,更多地转向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国家所关心和急需的重大问题上来。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份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词汇非"协同创新"莫属。自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以来,这个词汇在高等教育界已深入人心。今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当前,各高校正围绕贯彻  相似文献   

6.
以协同创新促进大学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学科发展的目标应从追随别人的问题、别人的发展,更多地转向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国家所关心和急需的重大问题上来。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份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词汇非"协同创新"莫属。自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以来,这个词汇在高等教育界已深入人心。今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当前,各高校正围绕贯彻  相似文献   

7.
高校     
教育部推出"2011计划"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教育部、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公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以部署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根据《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我国将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学术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育部、财政部认真贯彻讲话精神,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我们认为,实施"2011计划"是当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年初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把该计划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整体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坚持多元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在国家竞争力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新兴产业中发挥协调创新的作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三个重大战略工程,高校应结合发展需要和实际条件对生源选拔进行改革,为人才培养夯实生源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崭新模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协同创新,关键在于改革体制机制。一、推动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我国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建国初期"零起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期待通过建设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积极联合海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与资源,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北京  相似文献   

15.
试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绩效评估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锋 《高教探索》2013,(1):8-9,12
为了进一步实施好本科教学工程,高校绩效评估将从传统的单一评估模式走向加强院校自我评估、院校分类评估、专业认证评估、国际评估和广泛的社会监督等多元化的评估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绩效实现也必将从院校孤军奋战走向政府、社会、市场和高校自身的全面协同发展的道路.这是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环境下的巨大改变,这一改变将迎来新的院校发展景象,最终不断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由于评估模式和环境的改变,亟待需要对新时期的高校绩效评估目标进行探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评估的目的.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讨论高校绩效评估目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协同创新背景:从"加速度"走向"协同度"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协同创新"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路径选择和期待,这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寻求突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国内     
《教育与职业》2012,(16):12+14+16+18
宏观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定新规"不搞层层发动,不搞全面开花,不搞临时拼凑,坚决防止盲目申报、劳民伤财和不正之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提出要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  相似文献   

17.
"2011计划"的实施给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背景,构建了本科应用型、研究生创新型和创新创业型三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三个协同"、"三个联合"和"三个联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文决定实施《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2011计划")。这是国家继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等教育》2012,(11):24-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协同创新的定义、本质、优点和关键因素,解读"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根据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的现状,找出高等学校推进协同创新的途径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