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成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  相似文献   

2.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3.
刘佳 《考试周刊》2011,(69):163-164
历史是中学生必修课。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教师必须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时必须具有的思考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思辨能力。这就要使学生完成从单纯的掌握历史知识信息向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转化,这些能力具体化为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5.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能力对学生不作要求).学生平时注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考试时就能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明确要求,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近年来的考试在这方面也有明确导向.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这些学科能力归结到一点,即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以及由此形成智慧.  相似文献   

7.
李旭东 《考试周刊》2009,(43):168-168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应变能力的培养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和复杂性特点,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三大步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几种记忆方法和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相似文献   

9.
张罕 《教师》2011,(9):30-30
教材中的插图可以把真实的事物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好地感知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概念;还可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图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蒋贵员 《中学文科》2009,(18):63-64
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历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直接反映。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应变的能力,其内涵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有所知,具有再认识再现历史知识获取信息处理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第三层次“还有什么”则要求学生“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1.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之一,它可以将学科知识互相渗透,加强前后知识的连系、贯通;利用分散记忆、趣味记忆、规律记忆、对比推理记忆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要学好考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学中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历史理论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挖掘隐性历史知识及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2.
学习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只让学生记住几个时间和几个事件,而是使学生获得对历史发展观的思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完成从单纯地掌握历史知识信息向增强历史思维能力转化。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时必须具有的思考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包括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13.
任何学科都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需要记忆,历史学科对记忆能力的要求尤其显著.记忆能力是人的知识和经验的获得、保存、回忆的能力,记忆能力的获得是把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随时"提取"的过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以理解为基础,突出运用浓缩记忆、词头记忆、比较记忆、图示记忆、规律记忆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时必须具有的思考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思辨能力。这就要使学生完成从单纯的掌握历史知识信息向这方面的转化,这些能力具体化为记忆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四个方面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记忆能力的提高: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记忆方法,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4.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是中学生的必考科目,近年来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归结为一点即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记忆、理解、联想、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陈伟 《文教资料》2006,(5):71-72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引用成语典故和历史对联,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活泼,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发展记忆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20.
柯健 《海南教育》2013,(10):48-48
<正>目前,各地的教育教学都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好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历史课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课程,而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认识甚至理解一些重大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从历史中感悟现实。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快速记忆、分析概括和历史思维等几方面能力。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