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文坛上流行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娱乐化”的倾向,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一种或浓或淡的感伤与迷茫,似乎每个作家都有浓郁的乡愁。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这种失落的轨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文学的市场化,作家的明星化,文学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2.
十八世纪后期,在欧洲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这便是感伤主义文学,其鼻祖为英国的作家斯泰恩。1768年他出版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也叫《感伤的旅行》),“感伤主义”一词便来源于此。当时古典主义正在消亡,许多作家,诸如英国的汤姆生、法国的卢梭、德国的歌德等竞相仿效,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运用感伤主义的手法。自此,在欧洲文坛上形成了一股潮流。  相似文献   

3.
宋玉开创的“悲秋”、“伤春”的文学主题,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传统。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诗赋多危苦之词、哀怨之情,其对宋玉感伤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是非常显著和深刻的.因此,对两者的渊源关东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感伤主义文学传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从当今文坛重“物”轻“人”的现象谈起,通过对自由、道德的基本内涵、文学的自由与道德关系的探讨,来说明文学的自由要以普遍人性意义上的道德为底线准胂和规范。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坛在突破“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等僵化的文学观念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种多种文学价值观念同时并存的格局。这种格局既给当代文学带来了自由与活力,但同时又使当代文学理论与实践在文学价值观念方面陷入了一种多元混杂的情形。我们认为应在尊重当前多种文学价值观念同时存在的前提下,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学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以建构一种“多元共生一元主导”的文学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学教育(上)》2010,(7):159-159
“我以为,电视剧剧本和小说只是两种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而已,作家当编剧一点都不掉价。”被誉为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的东西,在谈到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现象时如是说。在东西看来,网络、影视等与文学的触碰撞击,不仅是文学与之联姻.更是纯文学发展与纯文学作家生存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感伤"情调作为前期创造社最为彰显的情感氛围,普遍地弥散于其文学创作中。究其成因,就创造社成员受外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而言,由于"感伤"更多地与一种浪漫的诗性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们受浪漫主义的熏陶最为浓重。歌德等德国浪漫派的狂飙精神,卢梭的忏悔意识和自我暴露式的抒情方式,屠格涅夫小说的"零余者"情怀,惠特曼的浪漫情结以及日本文坛的浪漫运动和"私小说"风潮等,都成为创造社成员自觉借鉴的思想资源,并共同促成了创造社文学浪漫感伤的气质风度。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与大江健三郎都是各自民族文学中风格独具之人,都持边缘的文学立场,这一立场的选择都具有方法论的含义:以故乡的山村世界为基点向城市文明辐射,游离甚至背离各自民族的主流文学传统,对人性或灵魂进行探寻,建构理想世界。“边缘”是他们坚守知识者独立的人格与自我,以及文学的自由与人性关怀的支点和舞台。表现了20世纪东方文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居于“边缘”立场的文学建构、文化反思与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文学长期处于一种集体主义或半集体主义的创作状态,受到来自意识形态、批评家和文学思潮、市场三个方面的宰制。在我看来,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20世纪文学的历史已经向我们表明.那些我们今天依然谈论的文学经典无一不是对写作中“个人主义”的极端展示。中国的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萧红,国外的卡夫卡、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他们的写作无疑都是个人主义的重大收获。在今天。我们谈中国经验.也是要找到它和个人之间的现实连接,将它落实到每个作家身上。因为世界的中心就在作家的内心和灵魂中,就在作家充满“个人主义”写作的笔下。  相似文献   

10.
“桂冠诗人”是西方文坛一种渊远流长的荣誉称号,在英国它更成为一项官方的奖励制度,对文学乃至政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于民主化、多元化因素的增强,英国文学界与舆论界对这一制度表现出了复杂的态度,这一制度的改革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