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富于传奇色彩的斯大林,在执政近30年的生涯中,处理过国际、国内的许多大事,先后给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国际友人,以及国内不少的政府官员,乃至私人写过数千封信,同时也收到来自各个方面难以计数的信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病逝后,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私人档案材料.  相似文献   

2.
1989年,苏联开始对党和国家以前的秘密档案进行解密,苏联解体后解密工作进一步加快。被保存下来并允许历史学家们查阅的斯大林档案献,主要是那些还是斯大林生前就送交给各个机密档案馆的献。内容是1944年至1953年各个部门呈交给斯大林的件。几乎达3万多份,其目录1994年由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同编制。斯大林拥有独立于内务人民委员部之外的自己的秘密情报网,其秘密情报员有权查阅任何一家档案馆的材料,并采用其他手段收集重要人物的“专案材料”,这些“专案材料”构成了斯大林的机密私人档案。  相似文献   

3.
1989年,苏联开始对党和国家以前的秘密档案进行解密,苏联解体后解密工作进一步加快。被保存下来并允许历史学家们查阅的斯大林档案文献,主要是那些还是斯大林生前就送交给各个机密档案馆的文献。内容是1944年至1953年各个部门呈交给斯大林的文件,几乎达3万多份,其目录1994年由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和美国匹兹堡欠学共同编制。斯大林拥有独立于内务人民委员部之外的自已的秘密情报网,其秘密情报员有权查阅任何一家档案馆的材料,并采用其他手段收集重要人物的"专案材料",这些"专案材料"构成了斯大林的机密私人档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斯大林的女儿透露,她父亲及最心爱的儿子瓦西里均遇害丧生,当权者甚至消灭证据,禁止调查。她又透露母亲早年死得很突然,外传被丈夫杀死。斯大林千金名斯维特兰娜,六十五岁,为第二任夫人阿利卢耶娃所生。她的生母于1932年离奇毙命,一说自杀,一说被斯大林射杀。斯维特兰娜早年经印度逃亡美国,戈尔巴乔夫时代一度返莫斯科,因过不惯苏联生活,再度赴美定居,近年写回忆录,大爆内幕。新作《给孙女的信》,透露父亲和一名弟弟都死的不明不白。斯大林于1953年去  相似文献   

5.
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将从今年5月开始向全球推出多卷本《共产主义编年史》。该丛书由西方和前苏联学者经过对前苏联国家档案和苏共档案研究后编纂而成。它是一套有关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文献。前两本业已出版。第一本是《1925年—1936年:斯大林给莫洛托夫的信》。此书共收录斯大林写给其朋友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的85封机密信件,这些信件是斯大林个人和政治思想的独特的历史记录,从中可以了解斯大林执政的方式。 第二部是《美国共产主义的秘密世界》,揭示了美国公共生活中最有争议的组织之一——美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学亮 《档案天地》2010,(12):33-37
赫鲁晓夫在俄罗斯历史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位比较值得玩味的政治家。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生前.吹捧斯大林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一直受到斯大林的信任.培养为接班人.可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赫鲁晓夫却大反斯大林.  相似文献   

7.
目前,俄罗斯政界和理论界一反过去的做法,转而开始对斯大林作出高度肯定。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拜谒了斯大林墓,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斯大林在二战中的成就作了充分肯定。曾经预谋暗杀斯大林的哲学家亚·季诺维耶夫幡然醒悟,开始热情赞扬斯大林。2003年3月3日晚,俄共举行纪念斯大林逝  相似文献   

8.
元三 《青年记者》2009,(20):81-82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发动了半流血的政变,将斯大林的接班人马林科夫的左右手莫洛托夫、贝利亚赶下台,后又将贝利亚秘密枪毙。再加上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企图脱离苏联控制的政变,南斯拉夫铁托对苏联所谓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叛离,这些事给毛泽东的思想震动极大。党外民主党派人士如章伯钧、罗隆基、储安平的西方“三权分离”、“两院制”、“多党制”,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的生命在1953年3月5日上午9时50分停止了。关于斯大林死亡的场景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些相当荒诞离奇。其中一种说法(很多人也相信这种说法)是,在斯大林弥留之际,贝利亚就站在他的身边。看到斯大林死去后,贝利亚绕着病床跳起了快步舞,大声喊叫着:“我们自由了,我们自由了!”突然,斯大林睁开了一只眼睛,但已经无法说出话来。由于害怕斯大林会逐渐康复,贝利亚慌忙跪了下去,不停地亲吻这位独裁者的双手。最后,贝利亚确信斯大林已经死亡,他开始搓着双手,心想取代斯大林的绝好机会已经到来了。毕竟,他拥有忠于自己的数千人的内务部队,其中包括克林姆林宫的警卫部队。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的生命在1953年3月5日上午9时50分停止了。关于斯大林死亡的场景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些相当荒诞离奇。其中一种说法(很多人也相信这种说法)是,在斯大林弥留之际,贝利亚就站在他的身边。看到斯大林死去后,贝利亚绕着病床跳起了快步舞,大声喊叫着:“我们自由了,我们自由了!”突然,斯大林睁开了一只眼睛,但已经无法说出话来。由于害怕斯大林会逐渐康复,贝利亚慌忙跪了下去,不停地亲吻这位独裁者的双手。最后,贝利亚确信斯大林已经死亡,他开始搓着双手,心想取代斯大林的绝好机会已经到来了。毕竟,他拥有忠于自己的数千人的内务部队,其中包括克林姆林宫的警卫部队。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私人档案与“绝密的第17项议案“   斯大林最亲密的政治局委员--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都曾经积极参与了斯大林发动的清洗运动,但他们并不担心反映在内务人民委员部--内务部档案馆、政治局秘密档案馆、乌克兰政治局档案馆里的大部文件会被解密公布,倒是处理斯大林的机密私人档案是当务之急.   ……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生日之谜长期以来,1879年12月21日一直被定为斯大林诞辰日。但不久前公布的一份材料表明,斯大林实际出生于1878年俄旧历12月6日(公历18日),即比官方确定的日期还要早一年零3天。斯大林在世时,大批想为领袖树碑立传的历史学家和作家,无一获准接触档案馆中有关斯大林生平的真实文献,其中包括革命前沙皇宪兵队的文件。斯大林去世后,世界各国有关他生平的新著接连问世,先后出版近百部,但这些书仅限国外发行。在前苏联,要想对斯大林的生涯做认真的研究,没有苏共中央的特批是办不到的。但是,苏共领导人当时显然不愿揭开他们垄断苏联特权的全…  相似文献   

13.
散木 《兰台内外》2013,(6):14-15
周恩来率团出席葬礼 1953年3月5日晚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郊外昆采沃的别墅中去世,享年74岁。斯大林去世六个小时之后,苏联的广播电台和主要报纸《真理报》公布了该消息。此后,苏联方面宣布全国默哀八天,停止工作,并定于3月9日安葬斯大林。斯大林的遗体先是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宫,然后停灵于工会大厦圆柱大厅,接受人们的瞻仰。苏共中央还决定,瞻仰结束后将斯大林的遗体安葬在红场的列宁墓旁边。苏联领导人组成了悼念和安葬斯大林的治丧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联共(布)中央1938年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讲到《真理报》时说:“它是遵照列宁的指示,由斯大林、奥里明斯基和波利塔也夫发起创办的。”根据1946年俄文版《斯大林全集》翻译的中文版第2卷383页,有一条注释说:“《真理报》是根据列宁的指示和斯大林的倡议创办的。斯大林作为党的中央委员领导拟定《真理报》编辑方针的工作。”1947年《斯大林传略》出版,其中说:“《真理报》是‘根据斯大林的倡议’出版的,他‘为报纸规定了方  相似文献   

15.
特别推荐     
傅纳敏一纸情报,促使斯大林1944年,斯大林欲调集百万远东红军给德寇狠狠一击,但又担心日本关东军乘机偷“咬”屁股,决心迟迟难下。先就学于延安抗大,后被派往莫斯科间谍学校学习回国的傅纳敏临危受命,几经周折,终于获悉日军此时既没有进攻苏联的打算,也没有进攻苏联的能力。斯大林断然下令,百万远东红军拔枪西向,所向披靡,红旗随即插到了德国国会大厦。此前,傅还查出了日军在哈尔滨市郊平房戒备森严且神秘兮兮的秘密情报,使“731细菌部队”的罪恶行径大白于断然调集百万大军杀向德寇曾被大陆大批特批,连儿子都撰文批判的胡适,其形象曾一度被…  相似文献   

16.
1907年3月19日,斯大林的第 一个妻子斯瓦尼泽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雅科夫。斯大林当时正关在巴库的牢房里,雅科夫生下后不到8个月,妈妈就染上伤寒病去世了。此后,雅科夫就由姨妈亚历山德拉抚养,直到1921年才回到莫斯科的父亲身边。雅科夫在莫斯科上中学,后来又转到列宁格勒,一边在电站工作,一边在工农速成班学习,后来考进一所学院,想成为机械工程师。就在这时他违背父愿结了婚。  相似文献   

17.
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斯大林是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者,在他领导下的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犯了很多错误。在“重评斯大林”风盛行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站在历史的视角下来评价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本文旨在从政治;经济、科学社会主义及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影响等方面重新审视斯大林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18.
谈雪 《大观周刊》2011,(26):114-114,80
苏联解体后,与俄罗斯的兴衰荣辱相伴的是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态度的转变。2009年,围绕斯大林问题的争论再次成为俄罗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对斯大林作出客观评价,直接与俄罗斯国家如何摆脱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解决今天面临的现实问题相关。同样的,如今处于历史上最大转型期,面对从来有过的战略机遇期,如何看待在转变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反复,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态度的转变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反斯大林,列维坦的事迹也跟着在苏联报刊上消失了。近几年,勃列日涅夫出于他政治上的需要,部分地恢复了斯大林的名誉。苏联报刊这才又开始忆起与斯大林名字紧密相联的列维坦来。本文就是列维坦在苏联《电视与广播》杂志记者访问他时,发表的谈话。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13,(12):126-129
大元帅斯大林(修订版) [俄]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著 何宏江等,译 2013年11月出版/198.00元 ISBN978-7-5097-5218-0 本书是迄今为止比较全面、客观地记述斯大林的一本著作,同以往的或是过分美化或是故意诋毁斯大林的图书有明显的不同。该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详细描述了斯大林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人民英勇战斗,取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