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警示经典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飞速发展:发明了汽车、飞机,登上了月球,跨越了海底……然而,与此同时,人类文明活动也带来了无法逆转的负面效应:大气污染、森林被伐、臭氧层空洞……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在社会重要的话题和要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我们也常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思想。本文收集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经常涉及的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以便给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五部分第三章,讲述了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人口与环境、环境保护等问题,教材在讲了人口与资源危机之后,在第四节对“环境保护”进行了专题叙述。回想起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的怒涛和2000年春沙尘暴的肆虐,无不让人悚然犹在,教训在耳。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想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恶化的危局,使环境保护取得成效,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观念的转变。在进行本节教学时,教师应该进一步搜集近年来环境恶化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4.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物专业师范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教育,是“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本文就如何加强生物专业师范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教育,谈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一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五部分第三章“环境保护”一节在前面讲述了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人口与环境的基础上,简述了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等问题,但内容较浅显。回想1998年三江怒涛和2000年春沙尘暴的肆虐,无不让人悚然犹在。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最关键是人的观念的转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利在当今,功在后世。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教育形势下,学校教育方面一般很少将环保课程当做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授课,而生物课程是与环保最为贴近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是环境保护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水质指标是衡量水中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由于人为因素,地球上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减少污水的排放,对水体进行环境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教学中我们要渗透这一观点,现选几题污水治理的计算,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控制人口、增产粮食、开发资源、治理公害、保护环境等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五大问题都离不开生态学知识。因此.我国政府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现行中小学教材都增添了有关生态知识的章节。那么,生物学教学中生态学如何为“三高”(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服务呢?近年来,我们课题组的主要作法是:一、渗透生态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生态观念1、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又时刻影响着环境,制约着环境的变化。结合教学的有关内容.我们明确告诉学生,任…  相似文献   

9.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笔者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生物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深刻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积极参与相关的实际行动中,文章通过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教材内容与案例选取、教学活动设计与课程计划等角度全面诠释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讲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变异对生物的意义时(初中生物学教材第七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五章),可以适当引申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遗传多样性的内容。在讲解生物的类群和生物的进化时(初中生物学教材第八、九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六、七章)可以适当穿插物种多样性,特别是与进化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另外,当讲到生物与环境、环境保护、保护珍稀生物等章节(初中生物学教材第十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七、八章)时,我们可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联系起来,将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种质资源保存和物种多样性保护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藏传佛教的万物平等思想和藏族圣山圣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中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着手,继承和发扬藏民族传统的保护自然生态的优良传统,促进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促进确立神山圣湖作为当地社区管理的法律地位,结合目前甘孜州人民政府制定的“生态经济第一州”的大政方针,研究相应的即适应神山圣湖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又能够支持神山圣湖周边藏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5.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师范生的环境保护素质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儿童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态度.师专生物课程教学中应加强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立足于课堂教学,开设有针对性的生物实验实践课,开展有意义的生物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环保素质.  相似文献   

16.
本简述了污水、污水净化处理的意义,污水净化生物处理的方法,重点展示污水净化中生物处理在不同生物处理方法联用,扩大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菌种、诱变产生突变菌株、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生物工程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前景,探寻不同水质特点的污水生物处理的有效方法,以利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对环境保护的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杜芳  贺承奎 《湖北教育》2004,(24):40-4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学阶段加强环境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高中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提出了“环境教育等主要渗透在思想政治、劳动技术、生物、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相关的学科中”的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将环境教育、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工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在环境保护中,这是一项全新独特的环保模式。目前,生物工程技术在取代农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生物净化以及废弃物的生物综合利用和培育有利于环境的生物新品种上均具有特有的长处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从《环境保护》一节知识出发,设计两个实验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作为培养解决社会问题能力人才的中小学校 ,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 ,培养他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是我们中小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环境教育也就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绿色学校”是环境教育的升华和提高 ,它能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拓展广阔的空间。我们经过多年的环境教育探索和创建“绿色学校” ,始终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生实施环境教育 :一、以环境调查为依托 ,唤醒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假期 ,我们组织了生物与环境保护兴趣小组多次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