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诉讼时效制度对于物上请求权的适用问题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尚无定论,各国立法对物上请求权的法律性质的界定及诉讼时效制度是否适用于该权利保护的观点各不相同,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应适用于物上请求权。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现行民事立法未明确规定诉讼时效的客体,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诸多困惑。在分析了国外的立法模式的基础上,明确地指出诉讼时效的客体应仅限于请求权,同时强调并非所有的请求权均能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现行民事立法未明确规定诉讼时效的客体,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诸多困惑.在分析了国外的立法模式的基础上,明确地指出诉讼时效的客体应仅限于请求权,同时强调并非所有的请求权均能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关于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学者论点不一,各国民法典规定各异。界定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需要借助于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和本质。诉讼时效之存在乃是保护大多数权利人排除外来之“干扰因素”,是继请求权之后对原权利的第二层保护。第一救济层次的请求权对于原权利之保护是否有自足性是判断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标准,由此来判定具体的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5.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从各国或地区的立法来看存在差异,中国民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研究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正确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债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人身权请求权、知识产权请求权等方面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关于无效合同应否适用诉讼时效这一问题,现行法律法规尚无明确规定,导致该问题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不同法院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也不尽一致。具体来说,在这一问题下又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涉及确认合同无效、无效合同产生的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涉及合同确认无效后产生的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问题。无论要解决哪一方面的问题,都应以立法的价值选择和司法现状为考量的依据,不应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7.
专利权权属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在未有立法规定的情况下,法官和学者见仁见智,司法实践当中判例学说并不统一。诉讼时效作为一种权利限制制度,其立法目的在于保护不特定第三人信赖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以时效制度的立法目的审视上述问题,专利权具有强烈的法定主义的特征,本身权属的变动通过登记公示大众,不会给第三人造成误认。因此,专利权属纠纷并无适用诉讼时效的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8.
分析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发生、特点及确认方法,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尝试探讨更具合理性、实用性的请求权选择方式,即从责任方与赔偿范围、举证责任的负担、诉讼时效等方面考虑如何选择适宜的请求权。  相似文献   

9.
诉讼时效发端于罗马法,是一项沿革久远的民事法律制度,诉讼时效的核心是诉讼时效效力.关于我国大陆诉讼时效效力问题,胜诉权消灭说有其理论和实务上的缺陷.抗辩权发生说在我国未来民法典选择中具有合理性.诉讼时效效力是一个复合结构,其实质是两大效力层次的依次展开.第一个层次为诉讼时效发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当事人取得时效抗辩权,第二个层次为诉讼时效援引的结果,就是权利的消灭.实质上,各国的立法均遵循此规律,诉讼时效效力完全可以统一到这两大效力层次上.  相似文献   

10.
诉讼时效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同于除斥期间.我国现行民法对诉讼时效的各项内容有必要作进一步补充.其中,诉讼时效的开始以“权利主体能够行使请求权时”为起算点更为适宜;其中止情形应作扩大解释;诉讼时效多次中断的有效性不符合民事立法的真正目的,对中断次数应加以限制;诉讼时效延长的法定情形太笼统,不利于司法公正,应对“法院认为”的情形作出具体规定;诉讼时效纵容了侵权人的行为,这也正是其“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