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邓俊青 《职业圈》2013,(20):66-67
随着“微时代”这一特殊时期的到来,“微文化”早已从社会各种传媒方式向我们油田员工辐射而来,在人们脑海里已悄然形成一种不小的“冲击波”。“微文化也称为“快餐文化”,它具有可读性、辐射性、穿透性、腐蚀性,同样容易渗透到我们基层健康的企业文化中去。那么,我们油田基层党支部应该如何去正确认识、细致观察“微文化”在员工中随意流行与自由传播和管理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双语视察”栏目从2006年开办,至今已经走过了2年的历程,这些由在华外友人撰写的小文章,以他们在华所见所闻为切入点,生动具体于反映出东西观念,习俗的异同,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个既有趣又值得沉思的问题。栏目一再连载得益于读者反馈的下面回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角度,从外国友人目光的折射中审视一下自己,更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自身。同时,本栏目采用英汉对照形式。这些原汁原味的英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愿意的理解,也是一本学习现代英语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3.
“双语视窗”栏目从2006年开办至今,已经走过了两年的路程,这些由在华外国友人撰写的小文章,以他们在华所见所闻为切入点,生动具体地反映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个既有趣又值得深思的问题。栏目一再连载得益于读者反馈中的正面回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角度,从外国友人目光的折射中审视一下,更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我们自身。同时,本栏目采用英汉对照形式,这些原汁原味的英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原意的理解,也是一本学习现代英语的鲜活教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有许多经过证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早期在某种特殊才能上的培养,对其智力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双手的灵巧活动,特别是左手,能激发右脑的敏捷思维,对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其独到功能。因此,让孩子学习某种乐器,应该是一种良方。我想就学习小提琴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谈点想法。 左手是持琴的手。我们应该找到最合理、最自然的演奏姿势。人的手臂自然姿势应是顺双肩自然下垂。但非常不幸,左手的第一个动作(“举”起琴)就是违反自然生理状态的。这就给左手演奏动作的自然解放带来了许多麻烦,特别是初学者,如果想把这一切都搞的很自如,就更困难了。  相似文献   

5.
宋代说唱艺术观念尚处在中国古代说唱批评史的早期阶段,多见于宋人的笔记文集,是纪事的附属物.应该说,宋代的说唱艺术观念多属于记述中的即兴批评,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也还缺乏明确、理性的认识.尽管如此,说唱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毕竟在宋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关于说唱的本体观念、创作观念和表演观念.这些观念不仅构成了宋代说唱批评的主体,而且代表了宋代平民艺术的审美观,对宋以后说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双语视窗”栏目从2006年开办至今,已经走过了两年的路程,这些由在华外国友人撰写的小文章,以他们在华所见所闻为切入点,生动具体地反映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个既有趣又值得深思的问题。栏目一再连载得益于读者反馈中的正面回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角度,从外国友人目光的折射中审视一下,更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我们自身。同时,本栏目采用英汉对照形式,这些原汁原味的英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原意的理解,也是一本学习现代英语的鲜活教材。[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姜林 《职业圈》2013,(23):117-117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党内的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残余的封建主义思想观念和腐朽的资本主义意识,在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上或多或少存在吸引力,这些人在遇到某种行为或思想的引诱、冲击,就会发生思想扭曲、观念变形,就会不惜以权谋私、以权谋色.奢侈腐化。  相似文献   

8.
近来,“李子柒”现象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个现象和问题的讨论,也出现了很多争议。那么,其在国内外的成功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文化与受众认知的价值公约数?在当前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中,对以非国有产业化姿态客观介入的这些案例我们怎么看待?从国际传播实践主体看,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这一案例形成的良好效果,对于当前中国国际传播实践有何启示?对于有资本介入的品牌传播行为,国家又应该给予何种程度的关注或支持?就这些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课题组联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了讨论。相关讨论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信号”的作用,如何有效化解信访矛盾,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既是信访部门的职责所在,更是我们每一位信访工作者发挥积极作用的主战场。要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我们必须深入基层,争主动,求实效、重沟通,带着感情做工作,才能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开展学习研究型组织创建。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对我们有用吗?我想答案首先应该是肯定的。俗话说:“开卷有益、学有所成”、“学习使人明智,学习使人进步”。这些前人智慧的总结无不向人阐释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学习,就是有用的。从理性思考的角度来看,“学习有用论”已成为无人反驳的真理。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5日傍晚,黄裳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离世,正在93岁的高龄上。他的离去让很多人忆念他。他给浙江留下了很多人文风景。黄裳先生有多重身份:记者、散文家、翻译家、藏书家和版本学家。黄裳是记者出身,1945年至1956年曾在《文汇报》担任记者、编辑,后在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做编剧,在新闻、戏剧、出版领域均有建树。他和梅兰芳、盖叫天、巴金、黄永玉、施蜇存等名家交往密切,是一个学识渊博又富有情趣的人。  相似文献   

12.
明弘正间审美主义倾向之流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文学自永乐年间始为重事功、重义理的台阁体文学所擅坛 ,经洪、宣、正、景、天、成诸代 ,至弘、正间才有所变化 ,其中一重要的原因即审美主义要素的大幅度增长 ,遂取代了尚质论文学观的地位 ,也只有在这一背景之下 ,才有了我们今天把握到的明中后期文学的一个差异性面貌。鉴于长期以来 ,文学史与文论史界疏于对这一变化状态及其复杂性等的研究 ,本文试图在此有限的篇幅中 ,经过具体考察 ,对相关问题作些开掘。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conserve the archeological site of Olynthos, a systematic study of materials preceded. The analysis of mortar samples taken from the remains of ancient Olynthos (400 BC) showed that different qualities of mortars were used for different purposes. Almost impermeable mortars were found in contact with draining canals. This was the initiative to start a combined analysis of mortars by determining 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find the textural features and the alterations of the structu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resistance to weathering.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relation of findings from the above-referred examinations. The use of reactive siliceous materials in combination with lime as well as the excellent gradation of aggregates used seems to be the secrets of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ancient mortars.  相似文献   

14.
郭之鲲 《文化交流》2012,(11):71-73
法国巴黎,游人如织。在供奉法国先哲的先贤祠,2012年6月29日起至9月30日,《卢梭与艺术》展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慕名而来,排队等待入馆参观。《卢梭与艺术》展通过卢梭绘画、信件、书籍、雕刻及生前用品等来展示卢梭与艺术的联系,从而使人们纵览这位思想巨人的生平全貌。此外,法德公共电视频道ARTE也以《忏悔录》一书为主线,遍访日内瓦、尚贝里、巴黎、蒙莫朗西、  相似文献   

15.
法国人丹纳强调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对艺术的影响 ,其《艺术哲学》在讨论“艺术品的产生”一章中 ,通过经验证据和推理证据 ,试图论证“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① 丹纳的主张 ,随着近代中国西方化的过程 ,为 2 0世纪的中国理论家所完全接受。的确 ,《诗序》云“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 ,所言治世、乱世、亡国的时代特征对音乐的影响 ,以及《孟子·万章下》所谓“知其人”与“论其世” ,都是说明文化现象与时代和人的心理变化的联系。虽然文化是一个包含广泛的概念 ,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泰州学派平民主义思想的概念结构作了重点阐析 ,尤其注意到了贯穿其中的社会反思性要素 ,及在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变异。通过这些 ,可以窥视到晚明社会变动在儒学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复杂印记 ,及理学作为一种较为确定的理论形态在应对底层社会问题时可能运行的边际。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Historical evidence on the use of mortars to meet several needs has existed for millennia. With reference to the characteristic historical periods of the city of Rhodes, mortar sampling was performed on historical constructions, masonry and architectural surfaces.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different mortar technologies are investigated aiming to answer questions regarding their finality, i.e. whether their differences arise mainly from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of construction or from the purposes they had to serve, imparting to the mortars the properties required by their function in the structure. Mineralogical, chemica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characteristic samples after gradation. The exponentially declining function of the ratio CO2/H2O structurally bound to the CO2 content shows a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he kinetics governing the various mechanisms of carbonation of the binder or the formation of hydraulic components during setting, hardening and ageing of the mortars. The grouping of mortars in well-distinct ‘hydraulic levels’ is ascribed to the physico-chemical cohesion and adhesion bonds developed at the matrix and matrix/aggregate interfaces, respectively, allowing for the mortars to either bear continuous stresses and strains as joint mortars or provide compact impermeable renderings which harden even more on contact with water. Hence, parameters determin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resulting mortar/matrix types concern the raw materials employed as binding materials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