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9年9月,《齐鲁晚报》创办了一个专门刊登普通读者作品的图片专版:"拍客"版,并在该版推出"拎机一动"专栏。把普通人用相机、手机记录的身边点滴趣味奉献给广大读者,是这个版面的最大特点。有趣的画面配以诙谐的标题,使这个图片版充满了生活味、人情味、幽默味,深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2.
一版用大图片,已成为许多报纸的时尚,《金华日报》也一样,自2003年改版以来,十分重视新闻图片的运用,尤其在头版中间--金华人认为金华地方特产火腿最好的地方,俗称"火腿心"位置安排大图片,让其发挥特有的作用.那么,摄影记者该如何去抓拍"火腿心"用的图片?版面编辑、新闻中心主任及报社领导又该如何编辑、配置这一图片呢?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一些报纸纷纷推出图片专版,以更多的形象新闻吸引读者的眼球,提升报纸的竞争力。其中有些报纸图片版办得很有特点,颇受读者青睐;但也有些图片版在选择、运用图片时缺乏章法,没有起到图片新闻以及图片版的应有作用。本期刊登的这篇文章,也许能对报纸图片版的编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家报纸用半个版的版面刊出一幅反映城市新貌的图片,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大,但内容不太新鲜。无独有偶,不久前,也见一家报纸将一幅抢修供电线路的图片放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但其题材并不重大。此种现象,值得研究。近几年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已成为办报人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报社重视图片新闻,新闻图片的采用量越来越多,刊发的位置越来越突出,放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一幅图片占半个版乃至一个版的情况也有所见。这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认为图片可有可无,或用作插图等轻视图片的现象,无疑将起一定作用。但是,时下也有…  相似文献   

5.
报纸已进入了“读图”时代。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省级晚报———钱江晚报,从上到下重视图片,致力做亮图片这一报纸的“眼睛”。从2000年10月以来,针对加强摄影采访和图片使用,编委会进行了一系列为新闻摄影同行关注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头版图片用大用足;摄影专版增加到每周5个版,并安排在前8版新闻版的重要版面上;制定并实施了《图片运用标准纲要》,对32个版中各版做出了必须重视图片运用的具体规定;同时,编委会还专门配备了新闻摄影采访车;开设了新闻摄影“110”热线电话等。采取这些措施,使钱江晚报的新闻图片更具新…  相似文献   

6.
刘尊利  赵伟 《记者摇篮》2006,(10):20-21
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和编委会十分重视国际新闻的宣传报道。从1999年辽宁日报扩版为16个版面至今,每天都有一个整版的国际新闻。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面的内容(包括图片和文字)全部来自新华社通稿,不使用网络等其他新闻渠道。多年来,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图片赢得了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在沈阳,众多阅报栏前阅读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的读者可以说是最多的。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连续多年荣获国家级或省级的“优秀版面奖”,每月都有一个被辽宁日报编委会评定为“名牌版面”;辽宁日报国际新闻版有3位编辑先后被中国时事学会评为…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报的“外包装”,不外乎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画版、做题、图片。另外,现代电脑技术的运用也将使报纸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上有所突破。画版:即进行版式设计,确定每篇文章、每个标题、每张图片,甚至一个小报花在版面中的位置。就象画  相似文献   

8.
正《江城晚报》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张地市级都市类报纸,开设的《图说天下》版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却已经成为《江城晚报》时事电讯类的明星版面,每日一版,深受本地读者的喜爱,这个版面逐渐从内版被移到了尾版上。在时事电讯类版面上开设图片版,这并不新鲜,但是《江城晚报·图说天下》版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编辑方法,积累了一些时事电讯图片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来党报的头版图片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总编室似乎总在抱怨,摄影部拿不出好照片;摄影部也在抱怨,人手有限、能上一版图片新闻的线索简直少之又少。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党报头版提供优质图片成为笔者几年来一直苦思冥想并大胆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张克非 《新闻传播》2005,(11):65-66
《牡丹江晨报》是一张8开32版的都市类报纸,由于主编对图片的重视,几年来图片在报纸上一直很抢眼。遇到重大事件,编辑部有一种共识:让摄影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2005年6月10日,宁安市沙兰镇发生200年一遇的洪灾。编辑部闻讯后立即派车让笔者和一位文字记者同往。由于我们两人是全国各家媒体中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记者,笔者拍摄的照片在本报第一时间刊出后,新华社以通稿的形式向国内外发布。沙兰洪灾期间本报的新闻图片多次以一版组图的形式刊发。  相似文献   

11.
地市级党报的时事版稿件与上级党报的稿源大致相同,都是采用新华社电讯稿和图片,但地市报时事版的效果一般远不如大报,也不如都市类报纸的时事版出彩。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地市报的时事版水平能否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2.
陈全义 《传媒》2016,(1):32-35
2015年12月23日,济南某报头版一幅题目为《燕翅山告急》的大照片闹出乌龙,图片竟然是2010年湖南的一个天坑事件! 2015年最后两个月,对报界来说,注定是一段黑色的时光.  相似文献   

13.
让报纸更精彩——9月夜班一点感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值完9月最后一个夜班,静下来想一想这个月的报纸,大事很多,妥善安排为要。但使报纸精彩的,有一点值得说说:新闻图片功不可没。彩报靠图片出“彩”;即使是黑白的,用好了新闻图片,也能使版面生色。有时图片替代文字,更显作用。回顾9月中的几个最佳版面,新闻图片用得好是一大要素。比如9月6日第一版,7件大事,5张图片,安排大方得体。重大新闻、图片准确到位,其他新闻也兼顾得比较好。比如9月12日体育新闻版,尽管是黑白的,但给人印象很深。这个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栏目如“名将心声”、“田坛新星录”等特色鲜明。大小七张图片都在动态之中,主照…  相似文献   

14.
新书点评     
《中国丝绸通史》 (赵丰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全书计170万字,收录珍贵历史资料图片计1358幅,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丝绸发展历史的巨著,填补了我国在该专门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今年,伴随湖北日报全新改版,经济版出现了一个新的栏目:《影像点评》,其表现形式为:新闻图片+图片说明+记点评+网友跟帖(见封二),半年的实践表明:这一体裁是搞活经济报道的成功模式,其成功主要体现在通过三方面互动,使经济新闻图片深起来、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使广大读者能够生动、直观、全面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河北省邯郸市图书馆专门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图片展活动。此次展览共制作展版2块,展出图片24幅,所展图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为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丁开 《新闻知识》2005,(8):49-51
一、读图时代人类化心理潜能的释放 北京青年报2000年新增一个“读图时代”版。而在其他出版物上,“读图时代”也在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语。“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在早餐读报时,  相似文献   

18.
7月15日,某报在A19版刊登一篇题为《日本调查船非法在我东海调查资源我海军出动舰艇维护主权》的报道,并配了我海军舰艇巡视东海的图片,该消息转载于《中国日报》。同日,宁波某报在A9版也刊登了一篇题为《日本觊觎东海能源我军舰捍卫主权拦截日调查船》的报道,同样配有军舰图片,该报道转载于《扬子晚报》。我外交部当天就这条不确凿消息给予否认。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笔者曾围绕体现“图文并重”的要求提出“宜图则图,宜文则文”。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和考察,我认为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思考。实施“图文并重”,给报纸版面增强了视觉上的美感、立体感,给报纸宣传增添了活力,提高了新闻性、贴近性、可读性和可信度。在图片使用上,目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仍比较明显,还有“盲区”。报纸与报纸相比差距大,版面与版面内容不同的版面差距也很大。在图片使用上,目前也有一个“误区”,就是一些报纸一味地追求图片的“大”和“多”。大到一幅图片占一个整版,多到让人感到该报纸成了专业性的“摄影…  相似文献   

20.
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社会进入读图时代,报纸头版图片成为读者的重要"视点"。尤其是都市晚报类报纸,更是将头版图片作为制胜的法宝。本文以2007年~2011年的《潍坊晚报》头版图片为样本,通过分析总结了《潍坊晚报》头版图片在数量、尺寸、来源、主题内容、种类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