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蒸汽增效剂在单家寺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蒸汽增效剂在单家寺油田现场试验实施10井次后的生产数据表明,累产油6970t,较注增效剂前周期同比增加1592.8t,平均油汽比达到0.32,较注增效剂前周期的平均油汽比0.21提高了0.11。  相似文献   

2.
滨南油区稠油于1984年投入注汽开发,在用湿蒸汽发生器投产时间长,配套完善程度差,能源消耗大。并且由于注汽工程技术的限制,特、超稠油资源尽管十分丰富,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建成产能。为增加稠油动用储量,节能降耗,提出了一套注汽设备技术改造的综合技术,详细地阐述了亚临界注汽技术、变频改造技术、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自动吹灰技术、硅酸铝针刺毡整体喷涂保温技术的工艺原理,并对技术应用的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注汽开采过程中井筒内湿蒸汽和声波有机结合提高产量的方法,解决了热力开采过程中油井产量低的问题。这种方法在重油开采领域是一个崭新的工艺。 在常规蒸汽热采过程中,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造成径向和纵向深度地层处存在高渗透带含水分布的不均匀,注汽时蒸汽的推进面极易造成蒸汽向高渗透条带流  相似文献   

4.
热采技术近年采得到了很大发展,从普通热采发展到今天的亚临界热采,所注蒸汽已接近临界点,温度是370℃,压力是24.7MPa。注蒸汽所用的井口,必须具有承受该温度和压力的能力,为此,研制了高温高压井口。该井口常温下,耐压35MPa;在370℃下,耐压24.7MPa,它与普通的热采井口相比,在选材和结构上都有改进,连接强度高,密封可靠,并且符合API 6A的要求,完全能够满足亚临界注汽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油开发中心稠油热采实际情况,在结合常规注汽锅炉特点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成为亚临界注汽锅炉.现场应用表明,该次改造能够满足油井注汽需要,同时施工简便、成本较低,提高了注汽锅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潭口稠油由于粘度大、流动性差,常规开采不能正常生产.自2006年4月底采用热蒸汽吞吐方式生产,效果比较好.通过对潭口稠油热吞吐效果的分析,了解目前稠油开发的工艺特点,研究在不同的注汽强度、干度、压力、注汽速度、焖井时同等工艺参数下,对稠油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筛选,找出适合潭口稠油生产的工艺参数,用于指导今后的稠油生产.  相似文献   

7.
选用PE2040,对江汉油田原油进行了降粘测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E2040对江汉油田原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在25℃,PE2040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0.5%,水油比为30:70,降粘率可达72.82%;适度酸化,有利于提高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渗流力学等学科知识,从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出发,针对注蒸汽过程中油层热损失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给出了较详尽的求解过程和分析解,提出了合理控制加热时间和加热带面积以减少油层热损失的技术方向,为稠油油藏热采方案的编制和动态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对原油粘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能超声进行了稠油超声波降粘试验研究,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时间、环境温度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测量了超声波处理后原油粘度的恢复情况,分析了超声波降粘的主要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原油的粘度,降粘幅度可达50%以上;环境温度对原油降粘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超声波处理时间越长,降粘率越大;超声波处理后原油的粘度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恢复后的粘度仍低于处理前的粘度。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以泄油面积大、具有较强的注采能力和良好的开发效益而在热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总结水平井注汽、产液及含水变化规律的同时.利用数模及矿场试验等方法,对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地质、注汽、完井方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借助于监测手段研究了水平井的压力场、温度场和饱和度场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表明水平井技术适合于特稠油油藏的开发,同时也为同类稠油油藏热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王庄油田属强水敏性稠油油藏,水敏指数0.7-0.9,强水敏是制约谊油藏能否热采开发的关键。针对储层中的膨胀性粘土,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激光拉曼等测试技术,开展了粘土膨胀特性研究;利用高温物理模拟开展了热采过程中储层矿物溶解、粘土矿物转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粘土含量高、储层微孔隙发育是储层强水敏的主要因素,热采过程中提高蒸汽干度有利于降低水敏对储层的影响,油藏采用注蒸汽热采方式开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特超稠油开采工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湿蒸汽驱动喷射泵举升特超稠油技术,该技术采用湿饱和水蒸汽代替普通动力液,驱动喷射泵工作.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优选了耐高温、高压的喷射泵密封材料,研制了适合湿蒸汽驱动的喷射泵.开展了举升特超稠油的现场试验.现场试验表明,研制的喷射泵以及配套工艺流程可以满足举井特超稠油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原油破乳和稠油化学降粘没有本质的区别,原油破乳是破坏掉乳化层后,形成油和水的不稳定混合液,而化学降粘是在破坏掉油包水型后,形成以水作连续相的水包油型乳状液.室内实验证实,混合时间大于3h,DEAW-25破乳剂降粘率在93%以上.现场选取不能正常生产的稠油井实施破乳剂井筒降粘,获得成功.随后在河口采油厂的太平油田、罗36块等稠油区块应用破乳剂实施井筒降粘26井次,保障了这批稠油井的正常生产,并有利于集油站原油脱水.  相似文献   

14.
在坨一联投产成功由本公司设计由万达委托制造的蒸汽原油静态混掺装置,成功解决了该站含聚原油加热系统利用高附加值蒸汽作为热源时导致间接换热设备换热效率大幅下降而无法满足生产要求的问题.该装置的成功应用有效降低了该站站场管理的难度及劳动强度,同时还提高了热源的有效利用率,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为油田含聚原油加热系统设备的选择及应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孤岛油田注聚区聚合物溶液粘度不稳定问题,应用室内实验方法重点对氧、温度、离子浓度和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因素,研制了复合型聚合物增粘稳粘剂,并在矿场展开了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增粘稳粘剂对于稳定地下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提高地下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保留率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乐安油田草104块属胜利油区敏感性超稠油油藏,30多年来,由于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稠、出砂,虽进行了多项攻关试验,但仍未实现有效开发。2003-2006年,在深化油藏认识和先进技术综合配套集成的基础上,着重从特超稠油全程油层保护、压裂防砂和提高注汽质量等主导工艺技术入手,逐步配套完善了草104块敏感性特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技术系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埕南油田属典型稠油出砂油藏,油田的开发面对油稠、出砂及部分油井因管外窜槽高含水的难题,导致区块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较低。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2001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即油井出砂预测的研究及封隔高压一次性充填防砂技术的应用,井筒空心杆掺水乳化降粘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以及笼统封堵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场应用见到了良好效果:先后共实施防砂25井次,空心杆掺水降粘工艺22井次,封堵工艺5井次,累计增油37588t。  相似文献   

18.
蒸汽在箱式干法脱硫过程中作用十分重要,它既保证了脱硫反应的温度和脱硫剂的湿度,同时也保证了脱硫再生反应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胜坨油田T82沙一段位于王庄东南部,北临郑41块。2005年针对部分井注汽压力高、干度低的问题,开展了药剂的室内评价和筛选,确定了适合T82沙一段强水敏油藏的高温防膨剂和薄膜扩展剂,对井口高温伴注工艺的参数选择、加入时机等进行单井优化,并在现场进行了井口高温伴注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桩西地区馆陶组稠油油藏勘探程度低,开发动用状况差,油藏地质条件优越。文中根据桩西馆陶组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油藏特点,分析开发的潜力所在,提出应用水平井和蒸汽吞吐方式,分类开发的设想及初步设计方案,为下步提高开发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