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星堆青铜艺术的人物造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物造型的丰富多姿是三星堆遗址商代青铜艺术最显著的文化特征,它与黄河流域殷商和西周初期的青铜艺术以动物纹样为特征①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在世界青铜艺术宝库中也独树一帜,极富个性,引起国内外艺术史论者们的关注。今《三星堆祭祀坑》②发掘报告出版发行了,公布的发掘资料有利于研究,笔者愿据此作一点抛砖引玉的工作,以供进一步讨论。 《三星堆祭祀坑》发掘报告所列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各种人物造型据笔者统计共133件③,有全身像、头像、面像、肢体残件等。艺术手法有青铜的圆雕、浮雕,黄金、玉石的接刻画等。是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2.
三星堆假面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向 《寻根》2000,(6):20-27
三星堆遗址商代青铜艺术最显著的文化特征是其人物造型的丰富多瓷,它与黄河流域殷商和西周初期的青铜艺术以动物纹样为特征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在世界青铜艺术宝库中也是独树一帜极富个性的,引起国内  相似文献   

3.
林河 《寻根》2001,(2):61-63
“虎食人卣”是商代青铜艺术中的精品,出土于洞庭湖畔的湖南宁乡县。造型是一只张着大口的猛虎搂抱着一位少女,好像要吞吃那少女的模样。一些学认定是“虎在吃人”,于是,这件青铜器便被命名为“虎食人卣”。  相似文献   

4.
四川盐源位于金沙江流域雅砻江下游,近年来这里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颇富艺术价值。盐源青铜艺术具有显的特征,形成了纹饰上的抽象性和造型上的写实性两大风格,体现出笮人的化特点和艺术眼界。  相似文献   

5.
曾光 《世界文化》2008,(6):51-51
宁静的尼日尔河,蜿蜒数千公里,从容不迫地流淌在西部非洲。她不仅灌溉着这里广袤的土地,而且世世代代哺育着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非洲人引以为自豪的马里、松加依和贝宁王国文明。而作为贝宁王国文明象征的青铜文化,则是非洲文化艺术园地中绽开的璀璨花朵。  相似文献   

6.
陈亮 《寻根》2020,(2):73-81
古滇国青铜器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和高超的制作工艺,为我们展现了战国秦汉时期滇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以滇青铜文化为代表的高度发达、技艺精湛的青铜文明,它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旺盛的活力,在世界的青铜文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夏商周是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武器在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北方草原地区出土的青铜武器多具独特的风格,与中原青铜武器在不同程度上互有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绚丽多彩青铜文化多元一体的宏观格局。  相似文献   

8.
啸声 《寻根》2008,(3):114-117
中国艺术作为世界上一种独立的美学体系和表现体系,具备数千年的优秀传统。从商周青铜到秦俑汉石,从南北朝石窟的佛教艺术到唐宋五代的山水绘画,特别是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兴起,到明清之际登峰造极……都使这一中国传统在历史演变中,  相似文献   

9.
时逢中华人民共和国51周年国庆前夕.在北京中国妇女活动中心的好苑建国商务酒店的阳光厅中,一个小巧别致的“中韩插花艺术交流展”开幕了。这是一个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北京花卉协会和韩国世界华艺作家亲善协会共同举办的花卉艺术展览。出席该展开幕式中国方面的有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兼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董俊新先生,有北京花卉协会副会长单昭祥  相似文献   

10.
提到日前举办于铸造美术馆的《向生活伸出艺术的触角》展,孙大为就是一个字——“玩”。所以,在这个展览中你会看到大约80件的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有绘画,有装置,有行为艺术。在孙大为的脑海里,艺术是“玩”出来的。这个漂洋过海的中国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昆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名列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榜首,非常有利于中国人民重新认识昆剧,有利于昆剧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社会的保护、支持。最近文化部推出的十年规划,就是保护、支持的新举措。这个蓝图.要靠方方面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对于昆剧来说.联合国的承认只是“借东风”而已,最要紧的还是靠自身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不断深入地征服人民,征服社会。所以,这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昆剧界的责任。对此,我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安,古称长安,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大约110万年前,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兰田猿人就生活在此;6000多年前,中国母系社会的半坡村氏族成员也在这儿生息繁衍。“长安自古帝王都”。在中国历史上,西安曾经是十二个封建王朝建都的地方。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珍宝,特别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文化艺术成果灿烂辉煌,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丰镐”(丰京、镐京)与青铜文化,展示了古代西安作为国都的一千多年辉煌历史就是从这时开始的。西周遗物特别丰…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下半年,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成功征集到一对青铜羽人划舟船纹羊角钮钟,经专家现场查看,该钟表面纹饰符合汉代风格,通体为青铜铸造,保存完整,锈色纯正,有轻微锈蚀但无修补,为同时代同器形中的上品。钮钟上小下大,呈宝塔状,较一般钮钟体型略大。钟高40厘米,底部直径27厘米,羊角钮钟顶有两只酷似羊角的钮,两羊角间的间距12厘米,钟面扁平宽阔,钟胸不甚突出。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永恒的,艺术没有时间性,然而,艺术审美的标准却不断地在变化;艺术是相通的,艺术不分地域,然而,艺术的具体载体即表现形式却有着此地、彼地的特色。在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交流和融合,而不是抉择。“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博采众长,才能独树一帜,攀登到艺术的高峰。2002年8月22日至9月1日,在中国福建惠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正是这一理念的积极体现。该届艺术节的主题“传统艺术与当代实验”,旨在使中国艺术借助传统走向现代,脱离艺术地区化、局部化的藩篱,在文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可谓中国艺术界、尤其当代艺术意气风发的一年,不论艺术展览抑或艺术市场方面,中国在国际艺坛都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艺术市场的持续升温,国际目光纷纷转向亚洲并延伸至中东。曾有国际艺术媒体指出,“很显然,当今世界的重要艺术影响来自广泛的亚太地区——从土耳其到汤加。这片区域的国家包括印度、俄罗斯、中国、日本、澳洲、巴基斯坦、韩国、印尼和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等,都为世界提供了令人眩目的、意料之外的艺术。”身陷中国当代艺术的迷雾之中,除了令人眩目、出乎意料的不断攀升的价格之外,更多的是市场背后的戏剧性及不可思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唐诗与音乐     
中国的唐代,是世界公认的人类诗歌艺术光辉灿烂的时代,素有“大唐诗国”之誉。其实,还应该为它加上一个头衔:“大唐乐国”。以兼容并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十部乐”为代表的宫廷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高峰,宫廷尚乐,也带动了全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一个被人们忽视了的有趣现象是,唐代的诗和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中国书法,既是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民族艺术奇葩。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承载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明,体现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创造精神。中国书法很早即随汉字的传播,进入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汉字文化圈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东方哲学和东方艺术的最高境界,成为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6月7~9日,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的现场人山人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收藏家及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劳动者,云集其绿园城堡和军械库,在“赶”这两年一次的世界当代艺术大“庙会”。此期间,笔者遇到的中国艺术界同仁比在北京任何一场艺术活动开幕式都要多得多。地中海的阳光倾泻在威尼斯这座日渐下沉的岛市,而艺术此时则成为一道多出的风景。各国艺术劳动者混迹于熙熙攘攘的游客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无形文化财”,指的是在戏剧、音乐、工艺技术等“无形”文化方面,对日本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事物。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和重要“无形文化财”之一的日本舞台戏剧艺术“能”,不仅在日本国内受到重视,且其优秀性亦为世界广泛公认。本文拟从其起源、舞台、装扮、表现手法和曲目等5方面,展示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青铜高台立人像,是三星堆出土最引人注目的文物之一.它光华熠熠、体势巍峨,它蕴意奇诡、气韵磅礴,在考古家而言,它在中国古物中真是前所未见.它在意外中重新面世后,已经过去了近20年光景,却依然还是一个没有完全开解的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