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顺义区档案馆馆藏十分丰富,有建国前档案3800多卷,其中民国时期档案就有3500余卷,保存时间最长的清代档案距今已有240年,是一笔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多年来,这些珍贵久远的档案为编史修志、学术研究、社会利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赵晖 《兰台世界》2008,4(5):66-67
历朝历代编史、修志都离不开档案。我国宋朝是利用档案编史、修志的典范,其成果之多、范围之广是前朝各代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3.
赵晖 《兰台世界》2008,(9):66-67
历朝历代编史、修志都离不开档案.我国宋朝是利用档案编史、修志的典范,其成果之多、范围之广是前朝各代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4.
李晓兰 《兰台世界》2004,(12):44-44
如何看待档案利用问题,是做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建国以来,档案利用高峰大约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拔乱反正的全面展开和编史修志的兴起.使档案馆的利用率直线上升。进入90年代,随着编史修志工作的基本完成,档案利用率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大家都知道,档案馆的基本职能就是保管和利用,保管是基础,利用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5.
赵良  赵红 《兰台内外》2004,(1):40-41
档案资料对编史修志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对档案材料的占有、筛选、甄别,编史修志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该说,档案资料在编史修志上起着重要的支撑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编史修志所需资料是多渠道的,但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是档案资料。这就决定了档案馆藏资料与编史修志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一、利用档案资料编史修志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档案资料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历史活动的真实或曲折的反映。档案资料不仅内容丰富,可靠性强,收藏集中,而且还能为从其它方面搜集资料提供线索。在我国古代,编史修志工作是掌握国家档案图籍的史官的重要任务之一。这  相似文献   

7.
档案编研是利用馆藏档案资源进行编史修志,发挥档案价值功能,践行档案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本文以市场监管部门为例,探讨了新时代行政执法部门档案编研转型路径,并以“精细执法”为目标,从精准选题、精细加工、精彩展示和精心培育四个方面,提出行政执法档案编研转型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8.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编史修志的过程中,档案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该如何更好地利用档案,更好发挥档案的功能,笔者通过在一些县、市进行实地了解,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不管史志与档案工作机构设置如何,这两项工作本身总是密不可分.编史修志离不开档案,善于查找和利用档案是做好史志工作的基础,而反过来史志工作亦可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走出编研工作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东清 《北京档案》1999,(10):31-32
档案的编研工作,是指以档案为主要编纂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史修志,编写辅助性参考资料以及撰写专门著作等工作.档案的编研工作是对档案所含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于九孚 《兰台世界》2002,(11):28-28
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汇编档案文集、出版档案史料,编写参考资料和编史修志、撰写历史论著三个方面。县级档案馆的编研工作对上述三个方面是否都能兼顾,这就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馆藏档案特点来选择编研内容,确定编研重点。我认为,县级档案馆编研工作的主要任务还是汇编档案文集和编写参考资料。因为这两种编研成果能把档案信息更快、更好地传递给社会,直接服务于现实。而编史修志、撰写历史论著虽是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编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它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完成,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当前,而更在于长远。  相似文献   

11.
论述修志与档案的关系,比较前几轮修志与用档特点,结合新时代编(续)修志书与档案利用的新要求,提出推进档案利用现代化以方便修志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城区档案馆馆藏建设与利用工作情况分析毕兰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西城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利用面不断扩大,利用率增长,档案的利用为编史修志、落实政策、工作查考、经济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从历年档案利用状况,看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综合馆档案利用工作已从原来的工作查考;编史修志、文艺创作等传统服务方向转到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来了。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怎样才能使县级馆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4.
档案编研是档案部门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史修志、编写参考资料以及撰写专门著作的工作。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通过对高校档案馆藏的研究,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编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档案开放工作的开展,社会对档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据崇文区档案馆统计,1981年至1985年共接待2,247人次,提供档案5,000卷次,而1987年至1991年共接待7,813人次,提供档案57,976卷次,后五年与前五年相比,接待人次增加3倍,提供卷次增加11倍。并且,利用档案解决问题所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目前,在工作查考、经济建设、编史修志、学术研究以及为公民个人出具婚姻、招工等各种证明方面都涉及到了。这就要求档案馆编制多种检索工具,广泛、全面地储存档  相似文献   

16.
从统计数字看档案的利用规律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统计数字看档案的利用规律和特点崇文区档案馆李静日前,因修志工作需要,笔者查阅厂本馆1973年—1992年的档案借阅利用登记。通过对各年度各类项档案利用数字的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厂本馆近20年来档案利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这些规律和特点,在区县级综合档案...  相似文献   

17.
<正>档案编研工作是整个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是以企业宝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企业各部门利用档案为目的,在充分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汇编和出版档案史料,编制参考资料,并参与编史修志,以及撰写文章和著作,为企业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的一项工作,它是  相似文献   

18.
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内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开发与利用档案的重要手段,早在八十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档案局关于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中规定工作的重点时指出:“工作基础较好的档案馆,要着手进行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研究档案内容,汇编档案史料,参加编史修志,为历史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档案是指利用者为了研究和解决某种问题而使用档案。编研工作是以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满足社会利用档案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制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撰写专门著述。从利用档案和编研工作定义上不难看出,两项工作的根本目的都是为利用者提供最直接的服务,以解决利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利用档案是编研工作的基础,编研工作是利用档案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利用档案是编研工作的基础因为有利用档案者,便有了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档案馆(室)的档案是利用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档案具有史料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对利用者利用馆藏档案目的的分析,从宣传教育、解决待遇、档案证明、编史修志、工作查考、学术研究几方面进一步揭示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真实性、客观性及历史再现性等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