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狮子     
大年初六吃了早饭,我坐在椅子上看《雷锋的故事》。正看得人迷的时候,只听街西头,“锵、锵、锵”、“咚、咚、咚”的有锣鼓声,不用说,打狮子的人们来了。 过了一会儿,只见有两头狮子,外形和真狮子一样,身上有红、黄、绿、紫等彩色,来到了镇政府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把狮子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候,镇政府一位领导,闻声出来迎接,放了一挂很长的鞭炮,响声震耳欲聋。狮子左蹿右跳,施展着它的威风。领狮子的是一位壮年男子,他手拿一个圆形宝贝。这两头狮子,争着斗宝。领狮子的人举多高,狮子就蹿多高。领的人上了一个大方桌,…  相似文献   

2.
今年“两会”期间,名演员、全国人大代表赵本山的“限制娱乐新闻恶意炒作”的提案颇受瞩目,一度成为热门的娱乐话题之一。净化化娱乐报道,提升报道品位,还广大受众一片新闻净土,无疑是当前亟待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袁东亮和他的“净土情结”应天常,王学锋一”这里没有“忠义堂"广州人的改革创新精神用“做了再说”或“先生孩子后起名”来形容的确很恰当,可在其背后,能容忍这种“不合规矩”的行为的大环境才更加难能可贵。从一个电视台的台长到一方水上的父母官,能够以极大的魄力...  相似文献   

4.
《凯旋》最新版本“君临天下”中最让人期待的更新估计就是攻城战的开放了,作为一名网游编辑,我费劲艰辛终于在茫茫网游海洋中寻觅到一位曾参加过“君临天下”攻城战的玩家“花儿”。在威逼利诱之下,他终于向我们各位玩家奉上了这篇“攻城战亲身体验”,让我们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5.
提起他,可能很多人都熟悉,熟悉他是一位痴迷于医学、新闻和歌词旋律中的青年军旅作家“医博士”从军1990年12月,在安徽省宿松卫生学校学医3年的张爱勤,像其他男儿样,带着火热的追求跨进了军营,梦想成为军营中的一位‘“白衣天使”。新兵训练结束,他分到通信连当了一名气普通通的通信兵,从医的愿望破灭了。可他坚信:“’力量在自己身上,路就在自己脚下。”张爱勤在默默地求索着,他的业余时间全部扑在医学研究上。两年后,张爱勤以一名战士的身份,参加了在北戴河召开的“全军第三届肾脏病学术交流会”(他是唯一的战士代表)。出…  相似文献   

6.
给孩子留一方文字净土贺罡“人生识字糊涂始”。现在的孩子初读书,便遇到这种情况。不仅许多广告上有什么“一箭倾心”、“咳不容缓”、“衣衣不舍”之类的误导,就连许多专供儿童学习的书也差错百出,让孩子越读越糊涂。前不久,堂弟飞飞过10岁生日,我送他一套成语典...  相似文献   

7.
批评界,谁来保护读者李洁非同志在《中国青年》杂志撰文,批评那些含着大量水份、夸大其辞为某作品高唱赞歌的评论又多,他呼吁批评家以对读者的高度责任心,保持批评界这一方净土,客观公正地行使评论权利。他说;在“炒”风大炽的今天,批评家及其所“外”的大象,显然...  相似文献   

8.
他作为宣传干事,能“放下叉子拿扫帚”,样样拿得起,算得上“多面手”。每当川m德转到形神碎墓时,他总说:“那是叫工作给‘逼’的”。痴迷精神常常是事业有成的前提。一种强烈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使他像饥饿了的火扑在面包上一样,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他的书架上摆放着1000余册藏书,涉及政治、军事、文学、艺术、书法、美术等等。随便抽出一本,里面都有他的批注,密密麻麻,五色杂陈。几年时间,他写下的读书笔记近30万字,积累的各种资料卡片,装了满满一箱。有人形容他像“万能胶”,一旦“粘”上去,很难得下来。星期天,他常在…  相似文献   

9.
函授,有一个弱点,师生无法当面探讨业务,学友不能横向交流心得。为了弥补这个弱点,教务处的老师,总是不满足于看看稿复复信这些日常工作,很想从大量的书稿中发现一些对新闻的执著追求者。寻觅他们新闻学步的轨迹,推广他们自学写作的经验。这种良好的愿望和心情,说得文雅一点,恰如宋词里写的那样:“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元夕》),“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凤栖梧》),寻寻觅觅,总有所获。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寻觅已久的好学员。他叫李进祺,第8届的老学员了。我们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写作非常勤奋,字迹极其工整。1…  相似文献   

10.
金波 《出版广角》2013,(18):44-45
我们要爱护这片净土,要在这里多播种优质的种子,要勤奋地耕耘,特别是要把这片净土、沃土管理好。加强对少儿出版的管理和市场整治,这对我们进一步提高少儿出版物的质量,营造少儿阅读的良好环境是一个有利的举措,我是非常拥护的。结合这些年的创作,我有三点感受:第一,爱护好这片净土。我们搞儿童出版和儿童创作的人都说这是一片净土。所谓净土我想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采访难。难在哪儿?首先难在入门。这个“门”,是采访对象的心灵之“门”,也是采访对象的自卫之“门”。记者职业特点决定了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随机性。与采访对象的多数情况是各为一方,从未谋面,自我介绍,握手相识,然后便相向而坐,“舌耕”开始,你急不可待地“取”,他慢若抽丝地“予”;你要求对方一下子打开心灵之门任你“探囊”,他却抱怨对你毫不了解,“顾左右而言它”;你费尽唇舌,他也急得冒出汗来……这是一幅多么不谐和的场面!入门的“钥匙”到底在哪儿?其实不用四处寻觅,就在你身上,具体地说就是你的口。记…  相似文献   

12.
36岁的阳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叶祥东,中等身材,憨厚中透出机灵。他一心扑在新闻事业上。白天,忙于采访,晚上埋头写稿。即便是因病住院期间,他的床头也离不开书、纸、笔。叶祥东信奉“脚板底下出新闻”。为了采访方便,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哪里有新闻线索,他的“新闻采访车”就出现在哪里。一天,他听说排市后山有个养山鸡专业户的事迹感人,连忙骑车去采访,返回时一只轮胎破了,便推车走了10多公里,到家后连夜赶写稿子,很快见了报。叶祥东说:“搞新闻的人,不仅要练好脚功和手功,还要练好耳功和眼功,善于从‘寻常’中抓住‘…  相似文献   

13.
慎用概括新闻作品是事实的客观反映,所写其人其事,都应有准确的事实根据。但在一些新闻稿件中,却经常可以看到主观臆断色彩很强的概括性字句。诸如:“几年来,他一贯兢兢业业地工作,从不迟到、早退。“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赞扬声。”“十多年来,他寝室的灯都是亮到是晚十二点以后……”看到这些概括,读者倘若马虎一点,也就默认了(但决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倘若认真一点,这些概括就经不起推敲了:难道他“几年来”从未迟到、早退过一次?难道“他走到哪里”,都只听到赞扬没听到一点非议?“一片赞扬声”又是个什么概念?“…  相似文献   

14.
张琪玉 《中国索引》2003,1(4):45-45
尽管人人都可以在因特网上“遨游”、“冲浪”,但真正免费、不设任何限制地供你“享用”的信息资源,实在很难寻觅。上网要花很多时间,但往往所获甚少。“网民”明明知道许多网站藏有宝贵的、他所急需的资源,却往往访问被拒绝,白费时间和力气。  相似文献   

15.
曹辉  林寅  樊友维 《新闻天地》2008,(10):39-42
他是中国“知道分子”的代表,他苦学中文饱读诗书却考取哲学硕士,最终以美术为自已的学术方向,成为一名美术教授。有人称他为“电视布道者”,试探出中国文人价值最大化的另一出口。他把自己形容成喜欢寻觅“野食”的“杂食动物”。他不喜欢“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传统式文人生活。他勇敢地从体制内迈向体制外,成为一个以自身能量试探文人价值的知识分子。他叫王鲁湘,1956年4月22日生于湖南涟源。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国内绝大多数纸质媒体而言,“走向市场”已不再仅仅是上级主管部门吹响的号角和发出的动员令。这些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已经情愿或不情愿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完全扑人了市场的海洋。他们在其中击水,与对手搏击,都在艰难的生存挣扎中试图尽快到达一方踏踏实实的彼岸。报业市场呈现出一片新秩序出现之前的热闹竞争场面。  相似文献   

17.
“文革文物”指反映“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物品。为有助于读者对“文革”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研究,图书馆应重视“文革文物”的寻觅和收藏。  相似文献   

18.
“我就是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这是青年画家、国防科工委继续教育中心干鳞波的艺术追求。他的山水写意画先后20余次在军内外获奖,并多次在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展出。他将全部的身心献给了大自然,献给了使他灵感勃发的这片土地上的山山水水……1964年6月,于鳞波出生在素有“国画2岁’的河南西平县玉皇庙乡。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给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他说他忘不了那一片土地,那一片让人心酸又让人挚爱的土地。春天,在一片绿得使人心醉的草地上,用跑了调的声音牵走懒洋洋的太阳;夏天,在潺潺流动的小溪边,看…  相似文献   

19.
我忧我思     
我将一缕情思寄与陶潜,那是一叶扁舟,渡我入桃源。撷一片落英,纵它随水漂去。那里有心灵的净土,无世俗之烦忧,如“花落家童未扫”般静谧。我将一缕忧愁寄与明佛,那是一树菩提,明镜照彼心,本来无一物,  相似文献   

20.
在SARS向一座又一座城市蔓延时,在外界强烈的怀疑目光中,上海保持着一方“净土”。它能否坚持到最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